歡迎來到「申請陪伴」專欄,我會定期陪著想在今年申請MBA的你,想想現在要調整的心態、要研究的地方、要執行的細節、要準備的文件;希望在這專欄裡的每篇文章,都能讓你更清楚申請過程中會遇到、需注意的事項,幫助你順利進入理想的商學院。


了解申請MBA的時程表之後,你可能已經開始準備GMAT和TOEFL了,但你可能覺得自己工作很忙,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考到理想的成績,所以你想問:

(推薦閱讀:看完這個時程表,你還覺得4月申請MBA太早嗎?

「到底R1或R2申請有差嗎?」

大部分商學院的申請,都分三個階段(Round 1-3),當然也有像INSEAD以及NYU Stern分四個階段(Round 1-4),也有像CBS/Duke Fuqua有Early decision/early action round (ED/EA),這幾個截止日期,到底有什麼不同?
(一定要看:A2-補教名師教你申請MBA,GMAT如何考高分

Early Decision/Early Action Round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近年我們有高達21個台灣學生申請到CBS,是史無前例,但希望不要後無來者的記錄,而這21個學生,全數都是在Early decision round(ED)申請的,也就是說他們早在10月初以前就繳交了申請文件,所有top MBA裡面,也只有針對CBS,我會建議所有國際學生都不要輕易嘗試在ED之後的Regular round(4月截止)申請,而CBS也是採取特別的rolling basis(先到先審)制度,一但開放申請後,在ED截止日之前繳交的申請資料,都會在一個月左右就發放面試邀請,兩週內完成面試,大約面試後兩週就發放錄取/拒絕通知。(也推薦:哥倫比亞商學院在找這五種特質的學生,你符合嗎?

錄取CBS的學生需要在一定日期以前繳交$6000美元的押金,所以很多學生會問:「那我如果申請上其他更想要去的學校怎麼辦?」當然,你就要放棄那$6000美元,不過我覺得也還算值得,因為你在紐約讀CBS的生活費,應該會比你在其他學校的生活費,高出$6000美元以上,所以總花費來說,你不會比去CBS的花費多的。

Duke University’s Fuqua School of Business

Fuqua的Early action round(EA)不像CBS的ED,也就是說你申請Fuqua的R1/R2還是有機會被錄取,在Fuqua的EA 被錄取的申請者也是要付押金,不過比較便宜-$3000美元,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Fuqua Adcom一個可以用來測試申請者對於Fuqua的喜愛程度,如果你明明知道R1/R2也會有機會,但是還願意申請EA並且錄取後付訂金的人,應該最後真的會來念Fuqua,而我在之前討論Adcom是什麼樣背景的文章裡提到,Adcom對於錄取生最後會不會真的來念,是很在乎的,所以EA的申請者有那麼一點優勢。(延伸閱讀:Who is Adcom?-帶你透視選學生的幕後「黑手」!

除了CBS/Fuqua這兩個例外,其他top MBA的申請時間潛原則如下:

1) 最後一輪(R3 or R4)不要輕易嘗試

幾乎所有的top MBA都會在R1和R2就發放將近九成的錄取通知,而很多身為國際學生的申請者也知道申請簽證是需要時間的,所以最後一輪通常很難被錄取;除了簽證的關係,就算是當地的學生申請當地的商學院,還是不會輕易嘗試最後一輪,原因是每個學校在擬定錄取策略時,就有對於想要收的學生背景、未來職涯規劃有擬定大概的比例,也就又是說,最後一輪通常是讓學校最後檢視,例如是金融業的學生還沒收滿,還是非營利組織背景的學生還不夠,所以就算你是該產業很傑出的申請者,只要學校覺得該產業今年已經收足夠或者太多學生,那麼你被錄取的機會還是很渺茫。

2) R1或R2還是有些許差別

事實上早一點申請或晚一點,只要你不是最後一輪申請,在錄取機率上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從2015年開始的兩個申請季度看來,我已經改口建議學生拼R1繳交申請文件,原因是我在R1看到一些學生的申請結果,有點在我的意料之外,不過是「好的」意料之外!

有些人會問:「如果我的背景很一般,是不是早一點在R1申請,就不會遇到R2時學校已經收滿這個背景的人數,達到比例上限不再收了?」第一,沒有什麼叫做「背景一般」,你說很多人是金融業、顧問業的,但每年top MBA還是錄取很多這樣背景的人,就算你真的「背景一般」,學校也不會因為你申請R1就去猜想接下來還有多少像你一樣背景的人,學校還是有可能把你放候補名單(wait list)或者不錄取你,跟時間先後沒有太大關係。

3) 怎麼決定R1或R2申請?只要準備好了,R1申請比較好

為什麼說錄取率沒太大差別,還要鼓勵你R1就申請呢?因為獎學金是會發完的,R2錄取者的獎學金pool自然比R1的小;宿舍也是會被搶光的,R1錄取者比R2錄取者有多出兩三個月的時間,先把便宜的宿舍搶掉;R1被放在候補名單,也比R2被放在候補名單有一點優勢,因為R2的候補人選,很多時候會被延到R3一起審查,對國際學生來說,R3還是太趕了一些。

另一個R1就開始申請至少一些學校的原因是,你不會在R2感覺背水一戰,想像你今年五六月就開始準備申請,一直到了隔年的一月,才繳交所有學校的R2 application,你要一直等到二月才陸續有面試通知,到三月底才陸續有錄取通知;相較於例如五六月就申請CBS的學生,十月左右就知道明年一定可以出去念書,或者九月申請R1其他學校的申請者,也是年底就知道結果,就算是不好的結果,全部R1都槓龜,也可以選擇R2申請稍微後面的safe school(安全學校),這兩種情況,心態上是不同的,R1只要有哪怕是一個錄取通知,R2的申請文件、面試時都可以比較有自信。

R1申請還有一個小小的好處是,如果今年沒申請上,打算隔年當re-applicant,通常re-applicant需要隔年的R1就再申請一次,如果你前一年的R2申請,隔年R1當re-applicant,到時候你的中間間隔只有不到一年,你的re-applicant essay也比較難寫出一個完整的經驗,告訴學校你這不到一年的時間在哪方面有所成長。

老話一句:及早開始準備  

人就是很會拖,相信我,我有帶過一兩百個學生申請top MBA的經驗,拖到R2、拖到隔年才申請的大有人在,不要因為R1比較好而急著申請,如果沒考到最好的分數、完成最好的essay,不要貿然申請,但只要你準備好了,把目標放在R1申請至少一半的學校,絕對是有很多好處的。

接下來,我也會定期告訴你怎麼準備申請MBA,see you next time!

如果你確定想申請MBA,想跟Sabina聊更多,歡迎填寫免費評估表格,將會有專人與你聯繫喔!

想和Sabina有更多即時互動與問答嗎?歡迎關注Sabina姐分享MBA大小事,登愣 粉絲團或【Sabina姐分享MBA大小事 】LinkedIn專頁

對申請美國Top 30大學有興趣?歡迎關注RocketAdmit網站RocketAdmit粉絲團

本文同步刊載於關鍵評論網

圖片:來源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