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景氣變差,工作難找? Chicago Booth Adcom Kate:掌握我們所傳授的技能,轉職不成問題!
疫情過後,美國迎來另一波的經濟不景氣,不僅科技業在裁員,管顧業也出現希望新員工晚一點到職的消息。Booth adcom Kate 提到,儘管景氣再差,可是如果學生懂得 Booth 所傳授的 framework,累積一些可轉換的技能,是很有機會轉換職涯跑道的。
GMAT 新制即將登場!來看看 A2GMAT 分析應考趨勢及備考心態!
GMAT 向來是 MBA 申請者的大魔王,2023年又推出新制 GMAT Focus Edition,預計在11月7日起開始測驗,我趁著新制考試開始前,約了A2GMAT 的 A2、Kory 聊聊新、舊制測驗的不同,以及學生該用什麼心態備戰。由於新制刪掉一些台灣學生不擅長的項目,要拿高分預估會容易許多。
計畫在R2交出所有學校的申請,但也考慮拚看看R1嗎?R1優勢一次說給你聽!
近年我們曾有高達21個台灣學生申請到CBS,是史無前例,但希望不要後無來者的記錄,而這21個學生,全數都是在Early decision round(ED)申請的,也就是說他們10月初以前就繳交了申請文件,所有top MBA裡面,也只有針對CBS,我會建議所有國際學生都不要輕易嘗試在ED之後的Regular round(4月截止)申請,而CBS也是採取特別的rolling basis(先到先審)制度,一但開放申請後,在ED截止日之前繳交的申請資料,都會在一個月左右就發放面試邀請,兩週內完成面試,大約面試後兩週就發放錄取/拒絕通知。
2022-2023申請回顧:大膽選校,獲得多間夢想名校錄取並非不可能!
很開心今年又有學生,不只錄取難進的 Harvard,還同時錄取我的母校 Wharton,大家不要以為申請上 Harvard, 就也會錄取 Stanford, Wharton, Kellogg 等名校,其實每年 HSW 重榜的人數少之又少,我覺得可以從中看到一些趨勢,更重要的是,鼓勵大家大膽選校!
面對 MBA 面試:相信自己,You are good enough!
練習面試很重要,只是練習到一個段落,我都會和學生說:「深呼吸,聽到問題後,要停頓、思考,再回答,你不可能每個問題都練習過,試著和面試官有個對話,不是只有你問我答。」在面試中擁有自信,是極度困難的,但是我深信:你可以不確定自己能不能被錄取,但是你要對自己「已經做的功課」充滿自信。
美國就業市場超前部署!來聽聽管顧業、金融業的 MBA 學生怎麼說!
這陣子跟不少 MBA 在校生、剛畢業的學生討論了美國就業市場的狀況,在 A2GMAT 的邀請之下,我跟今年錄取 HBS 的學生 Annie 共同舉辦了一場線上分享會,邀請我的學生們,在美國管顧業實習的 William 及在美國金融業工作的 Annie 上線聊聊,這篇文章節錄了分享會的精華,希望能讀者們更進一步瞭解美國就業市場。
Sabina 顧問十年回顧:本世紀最重要的能力 – storytelling、問對的問題,請你享受這段 MBA 的申請過程!
幾乎每年都寫申請回顧文的我,想在今年的十年回顧中,寫下一些過往與現在的對比及觀察。我很榮幸,這十年陪著上百位申請者,申請、進入頂尖商學院,對於申請流程、說故事,我每年都在學習,面對同樣產業的學生,我還是會對於挖掘到他獨特的故事而高興,想鼓勵首次申請 MBA 的申請者,be open minded,享受申請過程!
MBA跟EMBA有什麼差別?哪一個才適合我?
面對不一樣經歷的學生,我通常會提出最適合他們的選擇,像是這幾年曾陪伴幾個工作資歷較長的學生申請到頂尖商學院的EMBA學程。大部分的商學院都提供MBA、EMBA的學程,兩種學程的相似之處在於授課老師及上課的地點都差不多,但是在上課內容、學程長度及學費各方面可能有些差異,快來看看兩種學程要找什麼樣的學生吧!
認識校友好處多多,但你一定要問「好的問題」
我們談過怎麼參加招生說明會,也簡短談過怎麼發問,為什麼還要聊怎麼認識校友呢?好問題,有時候會有不同學校的MBA校友和我抱怨,info session、coffee chat和MBA高峰論壇等等活動,都不乏有一些申請者問「白目」的問題,做「白目」的事情,你聽了可能很生氣:「我又沒念過MBA,我怎麼知道什麼問題不白目?」喔no no no,我們其實不是要求你問多「MBA」的問題,我接下來會舉一些例子。
問自己五個問題,搞清楚可以申請到什麼樣的MBA?
假設你決定今年要申請 MBA 了,你有了幾年工作經驗,考了一次的 GMAT,正在前往大家說的 700 分的路上,把大學成績單翻出來,發現 GPA 有點低,整理從以前到現在做過的課外活動,好像有點少,目前有一些工作機會,要不要現在轉換跑道?這些問題,都是為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