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問我到底什麼樣的 profile 可以被 top 15 商學院的Adcom青睞,【錄取生申請心得】這系列的文章就是為了回答這問題而寫的,案例裡的學生大方分享他們是如何努力來達成 MBA dream。想像一下,這些已經被錄取的 MBA 學生,一年前也和現在的你一樣坐在電腦前搜尋資訊!
【背景介紹】
Johnson, admitted by Kellogg
台灣大學 國企系
現任工作:Garena 產品發行部門 副理 (Associate Manager, Game Publishing)
工作經驗:5年
來看看即將成為頂尖商學院 Kellogg 新生的他,這一路上的心路歷程、酸甜苦辣。
在遊戲產業的他,這回升級打怪挑戰 MBA!
Johnson 任職於遊戲產業,由於公司主管們跟 Stanford GSB 的淵源頗深,也有合作一些認證課程,因此讓他很早就領悟到,其實遊戲產業跟 MBA 也可以是有關連的,在工作5年後決定走上申請之路。
遊戲產業的背景,或許算是 MBA 申請者中的小眾,但也不是沒有,重點還是必須對最重要的核心-why MBA 有很深刻的了解。對此 Johnson 自我分析,公司是台灣遊戲產業的龍頭,但隨著市場趨勢及人員配置,要往上升的職位有限,「我雖然在工作期間有外派上海的經驗,公司也有外派墨西哥或新加坡的機會,不過跟實際上到美國念書,有3年的時間(OPT)可以工作,還是有些差別。」
Johnson 接著說:「更重要的一點,是我想要挑戰自己的極限,看看能不能到 Apple、Google 這種最頂尖的科技公司工作,這些公司在亞洲區找的職缺,大多是工程師,我是讀商的,希望能去美國試看看。」
中文表達言之有物,改用英文面試流暢度大打折扣
其實第一次在喝一杯見到 Johnson 時,我就感覺到他是難得有「M7 氣場」的亞洲男生。在我們聊了一陣子後,發現他在工作上有很多特別的故事,雖然講起來很複雜,但其實有方法可以簡化,也因此從他在跟我討論 essay 時,我就會提前告訴他一些面試可以講的重點。
Johnson 表示,剛開始寫 essay 時,很容易用一般敘事的方法,寫完整個故事,但讀起來就會很無聊,「Sabina 你會去點出故事的核心跟關鍵點,然後刺激我去思考,還有你送我的那本書『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也幫助了我思考更多 why MBA。」(推薦閱讀:這輩子不該只重名利,MBA開課教你找到人生最重要的價值)
提到面試的準備,Johnson 直言這也是跟我合作的最大原因之一,「因為坊間還沒看到這麼有系統的練習面試方法,我是土生土長的台灣男生,英文口說也沒有特別厲害,所以需要 IIP 課程來幫助我。」(延伸閱讀:MBA面試問些什麼題目?事前該如何準備?別錯過這篇不藏私的面試技巧分享!)
Johnson 在中文表達上,絕對是言之有物,他自評「如果用中文表達,可以達到百分之百,用英文可能就打八折,再加上面試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再打八折,我就在想要怎麼練習,至少把這兩段折損最小化。」
好在 Johnson 很早就開始跟 Wharton 校友、智夢教育 CEO-Eric 做模擬面試,試著將兩三個可以展現最大個人亮點的經歷融會貫通,成為能夠運用在不同題型上的故事,並透過不斷的練習、反覆拷問自己,深化印象。(推薦閱讀:2024錄取生分享會》MBA 面試不是要討對方喜歡,學習用精準語言,表達「我是誰」!)
Kellogg 校風 chill,符合人設
回想起當初選校,Johnson 表示一開始用刪去法的方式選擇,在 MBA 畢業生熱衷的三大產業管顧、金融跟科技業中,知道自己不會想去金融業,所以刪掉了一些學校。他笑說:「其實我一開始沒聽過 Kellogg,是在 A2GMAT 補習時才認識這間學校,慢慢了解後,發現 Kellogg 的行銷很強,管顧資源也很多,就越來越覺得適合我。」(來聽聽 Kellogg 學姊鄒開蓮 Rose 跟我們錄的 podcast:Podcast EP 24:MBA然後呢?然後就勇敢說 Yes了!-Kellogg 校友 Rose Tsou(上集))
Johnson 坦言,在申請期間有參加幾所學校在台灣舉辦的說明會,但沒有進一步主動聯繫學長姐或招生官安排 coffee chat,「我的心態傾向是,希望呈現最真實的我,如果學校覺得我夠資格、符合學校的特質,那就是我的,我相信這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因此沒有太過於強求什麼。」就說 Johnson 是有 M7 氣場的男生,可以這麼有自信地說出這番選校理論。
Johnson 說,其實從後續入學前認識的學長姐及學校活動也感覺到,Kellogg 比較不像其他頂尖 MBA 一樣,人人都是 type A,一心想著要競爭,沒有太過逼迫人的感覺,很 chill,很符合他要的校園生活。(延伸閱讀:畢業後不可能留在美國當顧問?Kellogg MBA Tiffany:管顧業職缺多,國際學生別小看自己!)
申請 MBA 像去西天取經,撐下去才看得到結果
即將進入理想學校就讀,Johnson 形容這段申請的過程,就像去西天取經,撐過一關關的考驗,才能看到結果。他說:「其實我覺得 GMAT/GRE 這種測驗,或者是學校的 essay、video essay 等等,都像是在篩選掉那些還不確定自己目標的人,因為如果你沒有很強大的信念,在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可能會放棄。」
確實如此,雖然我和 Eric 看起來就是常常向學生問很多問題,一副要把大家考倒的樣子,但實際上這些問題都是進入 MBA 後會遇到的。提前開始思考,反而讓很多學生在進入 MBA 後,不會受到這麼大的衝擊。
Johnson 也想以自己的經歷鼓勵有相似背景的申請者,「遊戲產業的申請者背景比較特殊,但也不用畫地自限、缺乏自信,覺得申請不上 M7,要相信我們的經歷,反而能為 MBA 群體帶來更多不同的觀點。」(延伸閱讀:申請過程經歷許多自我懷疑 Kellogg MBA Yvonne:如果不是申請MBA,我沒有機會更認識自己!)
他補充,MBA 的時間和金錢成本都不小,建議申請者想清楚畢業後的目標,「先問自己,到底喜不喜歡現在的工作?未來還想繼續待在這一行嗎?或是想轉換跑道?那念 MBA 能帶來什麼樣的幫助?一定要想清楚再投入。」
確實如此,這也就是為什麼我跟學生們在整個申請過程中,會來回好幾次討論 why MBA ,因為這是能陪伴著他們一路走下去的重要初衷。很開心有機會陪著 Johnson 申請到理想學校,希望他能繼續保持著 M7 氣場,到了 MBA 也繼續為亞洲男生爭光!
常見問題 FAQ
非傳統產業的背景適合申請 MBA 嗎?
當然可以!MBA 廣納不同領域的人才,雖然遊戲產業在申請者中屬於小眾,但重點在於你能否清楚說明自己的工作價值與未來目標。
延伸閱讀:
- 醫學背景申請MBA,經歷遭到挑戰?Duke Fuqua MBA Renee:勇敢踏出舒適圈,相信自己也有好故事!
- 工程師念 MBA,薪資漲幅有限?USC Marshall MBA Yi-Lin:希望透過 MBA 轉職、換產業,把工程能力當作加分武器!
如果英文口說不強,還能申請 M7 嗎?
可以,只是更需要提早準備與有系統的練習。Johnson 就提到自己用中文能表達得很好,但英文表達有會大打折扣,因此他選擇 IIP 模擬面試課程,並提早開始練習,將自己最具亮點的故事練到能靈活運用。
延伸閱讀:
Kellogg MBA 的校風適合什麼樣的人?
Kellogg 強調團結合作與人際連結,而且氣氛很歡樂,加上 Kellogg 的台灣校友圈非常活躍,適合重視與同儕相互支持、成長,願意為社群付出的申請者。
如果你確定想申請MBA,想跟Sabina聊更多,歡迎填寫免費評估表格,將會有專人與你聯繫喔!
想和Sabina有更多即時互動與問答嗎?歡迎關注Sabina姐分享MBA大小事,登愣 粉絲團或【Sabina姐分享MBA大小事 】LinkedIn專頁
對申請美國Top 30大學有興趣?歡迎關注RocketAdmit網站、RocketAdmit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