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申請陪伴」專欄,在這個專欄,我會陪著有意在今年申請MBA的你,想想現在要調整的心態、要做研究的地方、要執行的細節、要準備的文件;希望這專欄的每篇文章,都能讓你更清楚申請過程中會遇到、需注意的事項,幫助你順利進入理想的商學院。

之前我們談過怎麼參加招生說明會,也簡短談過怎麼發問,為什麼還要聊怎麼認識校友呢?好問題,有時候會有不同學校的 MBA 校友和我抱怨,info session、coffee chat 和 MBA 高峰論壇等等活動,都不乏有一些申請者問「白目」的問題,做「白目」的事情,你聽了可能很生氣:

「我又沒念過 MBA,我怎麼知道什麼問題不白目?」喔 no no no,我們其實不是要求你問多「MBA」的問題,我接下來會舉一些例子。

為什麼要認識校友?

學校網站上有很多資訊,但是網路資訊是死的,很多學生在看了一堆學校網站後,常常還是問我到底這些學校哪裡不同?認識校友的好處,就是讓你知道一些看再多網站都不一定會知道的—學校的文化是什麼?什麼樣的人適合這個學校?

例如,你認識一個顧問業出身、MBA 畢業後轉到科技業的校友,而你自己想找科技業的工作,你可以問他 MBA 對他的幫助,或者學校提供了什麼樣實際的資源,你如果自己是顧問業出身想要轉職,也可以問他建議。簡單來說,認識校友就是讓你得到「更活的資訊」。

其實校友真的是 MBA 最珍貴的寶藏,就像我們今年開始做的 Podcast-「MBA,然後呢?」,也是在透過各種跟校友聊天的過程,瞭解他們面臨不同職涯的選擇時,當下的情景與作出選擇的種種考量,相信這些資訊,對正在申請 MBA 的你也有幫助。

認識校友的7個管道 – 7 ways to meet MBA alumni

1. Info session:可以參考先前的文章:「參加MBA招生說明會,千萬要注意這5件事 – MBA info session

2. Coffee chat:這是指比較非正式的校友分享會,通常 Adcom 不會出席,很多 coffee chat 是學生自辦、非官方的活動,也不一定會列在學校網站,建議可以多追蹤各校的社群媒體帳號,我的粉專也會不定期幫在校生分享活動訊息。
3. Forum/Conference:比較有名的論壇有 台灣MBA高峰論壇、MBA Tour、QS MBA等,這種論壇會找一些學校一起合辦,找一些各校校友來分享,除了可以參加一些講座,也可以到學校攤位認識 Adcom 或者校友。
4. 大學:你的大學母校,或許有很多人已經念了 MBA,你可以聯絡大學同學、學長姊,運用這個校友網絡來找正在就讀 MBA 的學生或已經畢業的校友,就算不能見面,也可以用 Skype 問一些問題。
5. 顧問:我自己因為每年幫很多學生申請上頂尖商學院,當年這些學生也有被我更早期的學生幫忙過,自然也很樂意分享申請及就讀 MBA 的經驗。
6. 補習班:像A2這樣熱心的老師,也很樂意介紹自己以前的學生給申請者認識。
7. 網路:如果你在一些線上論壇,或是像 LinkedIn、PTT 這樣的平台看到有人有相關申請的心得,也可以寄 email 去介紹自己,認識校友。

認識了校友,要怎麼問問題?問什麼樣的問題?

你決定要念MBA,一定問過自己為什麼,一旦到了選校這個階段,你應該已經是知道所有關於學校的資源,所以請你抱持這種想法,問校友關於學校、關於他自己職涯規劃的問題,希望從他的經驗裡面學到東西。

很多申請者想的很短程,心裡只想著怎麼「寫好 essay」,問的問題就會是「你看過今年的題目嗎?你覺得我應該怎麼寫 xxx essay?」我說過很白目的申請者,更扯,到了一個學校的 coffee chat,問校友說:「你覺得我為什麼要念你們學校?」嗯,是你要說服我還是我要說服你?

我說過,問問題之前自己先做功課,問校友更是這樣,不要問大哉問,例如「你們學校有什麼好?」「MBA 好玩嗎?」問任何問題,都可以先說自己的想法,例如「我知道你們學校的 xxx 課程很有名,可以幫助我找科技業相關的工作,請問你有上過這堂課嗎?推薦嗎?」或是「我剛剛聽你說你本來想找 A 產業的工作,後來做了 B 產業的實習,請問這中間的轉折是什麼?因為我自己也對 B 產業有興趣,你可以建議我怎麼準備嗎?」

人與人交往是互相的

我覺得做人都是互相的,有時候很目的導向的申請者,反而會給人不好的印象,例如我有認識申請上 A、B 兩校,最後選擇 A 校的學生,當時同時受兩校的校友很多幫忙,但是因為沒有選擇 B 校,就不和 B 校友打聲招呼,這樣觀感不太好。

其實你就寫個 email 說很謝謝校友們的幫忙,最後你選擇了別的學校,不過還是希望和他們保持聯絡,說實在的,MBA 校友都見怪不怪,他們自己也經歷過這個拿到很多錄取通知,卻只能選一校的過程,只要你說聲謝謝,他們不會因此不高興,反而覺得你很優秀才會錄取很多學校,以後職場上大家還是可以多聯絡。

我也聽過 info session 前夕,有參加者打給主辦的校友問路的(扯!)我也有聽過,想要申請某個學校,居然寄信給校友問了18個問題,難道素未謀面的校友,要花2個小時回答嗎?請記得,校友沒有義務幫你,就算你申請上,他們還是沒有義務,他們只是熱情的想要分享他們的經驗,省你一些時間,所以,問「好的問題」、多說「謝謝」、成為一個別人會願意幫忙的人,祝你從校友身上獲益良多,對你的選校、職涯規劃都有幫助!(推薦閱讀:如何成為別人樂意幫助的人?這4點建議一定要注意!

接下來我會陸續在這個專欄告訴你怎麼準備申請MBA,see you next time!

 

本文同步刊載於關鍵評論網商業週刊

圖片:來源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