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財務長Shanna:別在能冒險的年紀,選擇安逸

當時剛好有兩位IBM學長在念HKUST,百般思考之後,Shanna覺得自己雖然工作很忙,但或許可以試試part-time MBA,「沒想到錄取後才是辛苦的開始,我當時轉調到北京工作,每週五晚上趕飛機飛香港上課,週日晚上再趕著飛回北京,甚至後來工作太忙,我比同學晚了半年畢業,但我很慶幸當時的毅力與堅持,現在回想起一切都值得。」

矽谷科技業產品經理與你分享》明明都叫PM,Product Manager和Program Manager有什麼不同?

擁有工科背景的學生念了MBA,如果想留在美國,大多會希望成為科技業的PM,不過這個PM是Product Manager或Program Manager?你知道之間的差異嗎?PM又特別看重什麼能力?我特別約了曾是Facebook資料科學家、Visa產品經理,現為Paypal資深產品經理的USC Marshall MBA校友Nicolas來聊聊。

Chicago Booth MBA Johnny:待在BCG,管理顧問是讓我一輩子不會膩的工作

Johnny 申請當年是台灣的風雲人物,因為他以一個土生土長台灣男生的身分,難得的拿到了很多個 M7的錄取通知,接著暑期實習到了前三大管顧公司之一的 BCG工作,又拿到 return offer,就是大家口中的「人生勝利組」。更棒的是,在 MBA第二年又交到了那麼棒的女朋友(也是我們學生),根本就愛情事業兩得意!以下就是 Johnny 怎麼從 “nerdy” 的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到 “nerdy” 的 BCG的過程,管顧業除了實事求是之外,其實還要懂得說服客戶接受他們或許不想接受的事實,以下是 Johnny 的分享

INSEAD MBA Jamie:除了學習、找工作,也要have fun

認識 Jamie 很久,她其實不是一般人心目中「典型」的 MBA 畢業生,她笑起來有點靦腆,在一大群人裡面也不是講話最大聲的那個(我就是),所以我記得當時和她在腦力激盪essay的過程中,知道她自己一個人曾經「搭便車環台灣島」,我下巴差點沒掉下來。

在職涯的十字路口徘徊?台積電前HR主管:勇於面對挑戰,找到核心能力

人生有時要不排斥任何挑戰的機會,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Wharton校友Arthur在策略及人資管理領域擁有豐富經歷,跨足製造、科技及服務業。他認為不該為職涯設限,機會出現要勇於挑戰,「即使有些事看起來對工作申請或短期目標沒有用,可是你永遠不知道將來何時會用上,重點在於你要不斷的學習。」

Harvard MBA Joey:24歲進入哈佛,我需要比別人花更多力氣才能生存下去

24歲,沒什麼工作經驗的人進到哈佛MBA,Joey 說和他一樣年輕的哈佛同儕,聚在一起聊天的第一句話不是問之前待過的產業或公司而是:「說說你的故事吧!(What’s your story?)」,畢竟年紀輕卻能夠打敗眾人進到哈佛,除非有非常顯赫的家世背景,否則一定是有特別的故事,足以讓Adcom認為,他能在頂尖的商學院裡立足。

給年輕人的忠告,超重要教戰守則》坦然接受自己有所不能,才有快速成長的機會

台灣學生常被教育「不能輸在起跑點」,使得許多人無法坦然接受自己有所不能,遇到挫折直覺就是先怪罪他人,從不審視自己,自然也無法持續成長囉!BCG的Cynthia分享,若想快速成長,錯誤、挫折是再普通不過的事,重點是如何從中記取經驗並再站起來。新的一年,我們一起學習接受自己的缺失,勇於犯錯。

38歲轉職,挑戰Google 0.1%錄取率》履歷強調優勢,面試誠實為上

38歲第一次轉職就挑戰世界級難度的 Google,回頭看看自己的工作經驗,不能說有明確的規劃,只能說跟大家走了一條很不同的路。我不想給大家錯誤的結論,認為好像只要有目標,不斷努力就能夠上 Google,除了該做的東西之外還有很多不能控制的變數,而成功機率的高低就是在你能把運氣的比例降低到多少。

MBA一定要到歐美念嗎?NUS MBA Sherman:瞭解自我優勢,在新加坡放眼全球!

Sherman選擇NUS的主因之一「新加坡專業人士多,競爭力強,不少公司會將亞太總部設立在此。NUS有龐大的校友資源,很多新加坡公司的高階主管都是NUS校友,這部分在開始找工作時確實有很大的幫助,可以很容易約到不少校友聊聊,他們也很樂意推薦工作給後輩。」

科技業PM的世界舞台》從職涯變動看到出路,MBA讓她勇於接受挑戰

美國科技業對PM的需求越來越高,不少MBA學生也將此視為職涯目標,不過想當PM,MBA學歷可不可以加分?我的Wharton學妹Lily認為,MBA的訓練可以讓PM看得更全面,而不是只重視產品;此外她因為在美國念書、就業,培養了更積極的社交能力,且與不同族群維持良好關係,也讓她獲取職場訊息的管道更為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