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職場實況與學校理論產生差異時…UCLA Anderson MBA Warren:擁有這幾點,能讓你更容易說服他人!
UCLA Anderson畢業的Warren表示,Top MBA的職涯中心都有很不錯的資源,這也是很多人選擇念MBA,而非MS的原因;此外就是Top MBA校友的email回覆率、所在的產業及公司等等,都能作為選校的參考指標之一。為什麼校友的力量如此重要?因為你可以透過這些人,深度瞭解要面試的公司資訊,並將自己的經歷與公司所需的技能做連結。
MBA跨世代對談》創業不會有準備好的一天,每一步都要盡力把路走得更寬!
3月的 LEAP workshop,找來剛結束VC實習的Kellogg在校生Gino ,與中歐CEIBS校友、蜂行資本創辦人之一的Yan來聊聊美國、台灣的 VC 現況及創業心態。從兩人的對談中,可以聽到許多 MBA 在校生對於下一步的掙扎,還有 MBA 校友回顧過去的寶貴建議。
協助專業社交網絡平台LinkedIn拓展中國市場! Insead MBA Sasha:挑戰中國市場,每天的生活像1.5倍快轉
LinkedIn成長如此迅速,想必在北京辦公室工作的步調一定很快,在公司擔任marketing solutions 產品線的 Client Solutions Manager (類似客戶經理的角色) 的 Sasha 表示,她的工作內容是負責增長大客戶在LinkedIn上的行銷预算投資,從提案到執行還有客戶教育全部包辦,每天要跟多方的負責窗口聯繫,「Sabina,我現在的生活像是被快轉了1.5倍,人生中還沒有一個月做過這麼多deck!」
Columbia MBA JL:這就是我夢想中的紐約客生活
畢業後,因為父親從事金融業,因此多少耳濡目染,覺得金融業腳步很快,應該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於是先後到了一個基金公司和外資券商做業務,做到第二年開始有自己專屬的業務範圍了,但剛好因為公司人事調動,有些同事想出來創業做有機品貿易,自己也想去試試看,於是離開公司。
想把 MBA 當跳板,轉換職涯跑道?Wharton MBA PJ:MBA 不是齊頭式平等,有確切目標才可能被記得!
最近花了一些時間跟畢業幾年的 MBA 校友討論 MBA 價值,聽到了許多不同說法,像是我的 Wharton 學弟 PJ 對於 MBA 就有很不一樣的見解,他認為 MBA 就像一個超大的菜單,在同學這麼多的情況下,如果你的工作經歷很普通、又沒有確切目標,其實不太會有人記得你。
調整社交心態,順利轉戰管顧業 Kellogg MBA Satrina:感謝學長姐為我找出盲點,讓我克服社交恐懼
很多人申請 MBA,就是希望能獲得轉職的機會,而我常常說轉職又分為3項:地點、產業及職能,要同時完成其中兩項就已經不容易了,但是 Kellogg 2022年畢業的 Satrina 一口氣完成轉職的三項,現在任職於麥肯錫匹茲堡辦公室,所以我找了時間跟她聊聊,也聽她分享自己如何面對社交恐懼。
MBA 畢業後少了學習動力?Duke Fuqua MBA Stacey:因為這個 side project,讓我再次找到熱情!
在 MBA 時,可能是受到同儕或環境影響,你會覺得凡事都有可能,也勇於接受挑戰。那麼畢業之後呢?回到職場工作,你還能保有 MBA 時期的動力嗎?最近跟 Duke Fuqua 2019年畢業的學生 Stacey 聊到這個話題,來看看她畢業後的經歷。
MBA 生活不能錯過什麼?海外工作要注意哪些事?來看看 MBA 校友群無私分享!
去年底在 R1 申請告一段落,開始練習面試之際,我發起了一場線上版的 MBA Drink,邀請在各地工作的 MBA 校友們一起上線聚聚,也給學生們一些申請、職涯建議。很開心看到這場聚會,共有15個 MBA 校友從紐約、西雅圖、波士頓、倫敦、新加坡、上海等地加入,與我23個正在準備申請的學生分享他們過來人的經驗。
在企業工作享受資源、擁有發展空間,Wharton MBA Cedric: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
Wharton校友Cedric在Intel工作約9年,近日轉換新部門,接下新挑戰,他認為像是 Intel、HP 等科技業的硬體公司,公司夠大,能讓員工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加上工作步調穩定、升遷固定、薪資也不錯,很容易達到work-life bal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