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聽說 Wharton 2006年畢業的學長 Cedric 才剛完成在 Intel 的重大專案後,停不下腳步的他今年選擇換部門、接受更多挑戰,也讓我好奇他現在的工作內容及做出這個選擇的原因,所以約了時間跟他線上聊聊。(延伸閱讀:推動專案遭遇兩難 Wharton MBA Cedric:朝目標前進的路上,有時候你要退兩步,才能往前一步!

完成階段性任務,換部門迎接新挑戰

Cedric 先前是 Intel 的 Global Partner Enablement 部門一員,為了給合作夥伴及經銷商更優質的服務,Intel 近年開始推動會員制度的整合與會員網站的升級,會員可以在平台上尋找生意夥伴或線上學習 Intel 產品,藉此累積紅利點數並享有兌換樣機、參加客戶專屬活動等服務,而 Cedric 負責其中針對企業用戶線上推廣客戶產品的 Solutions Marketplace ,必須與多方人員合作,確保合作夥伴滿意 Intel 提供的超值服務。(想瞭解更多Cedric的職涯故事,點此閱讀)

Cedric 在完成這個專案後,公司的其他部門問他有沒有興趣再接下其他挑戰,他說:「其實我一開始對這個轉換興趣不濃,但是我開始思考,前一個專案從無到有做得很有成就感,但繼續做同件事,能有什麼更重大的進展嗎?換個新部門重新開始,是不是能做更大的事?我跟新部門主管談了一下,感覺不錯,決定試一試。」

Cedric 現在是 Intel 個人電腦產品部門的 Technical Program Manager,負責數個與 PC 相關的計畫,其中一個專案是筆電面板的認證計畫,主要是制定筆電面板的技術品質標準、測試面板廠商及 OEM 送來的面板,經過 Intel 認證的面板,才能被納入 Intel 的行銷推廣計畫,與市場上其他的筆電做出區隔。同時,這種技術認證加上行銷計畫的策略,有助於 Intel 推動整體個人電腦產品品質的提升,擴大個人電腦的市場。

Cedric 表示,技術專案屬於中長期的計畫,認證過的面板可能要一年以後才會上市,但是可以增大 Intel 技術長期對市場的影響力,推動筆電的技術升級,從長期來看是很有意義的專案,「對 OEM 來說,除了要參與 Intel 行銷計畫的商業動力外,也希望能參考 Intel 提供的第三方認證來挑選面板,具有一定程度的公正性,所以廠商對我們的認證報告有相當程度的認可。」

從前端轉往後端,學習新的技術知識,磨練 Program Management 技巧

這樣的 career change 不可謂不大,以 Cedric 台大資訊加上華頓MBA的「軟」背景,去接面板技術認證這麼「硬」的工作,做得來嗎?MBA 的訓練能帶來什麼價值呢?(推薦閱讀:2018台灣MBA高峰論壇》企業優秀人才多,他們用MBA所學的軟實力脫穎而出!

在接下這個新挑戰之前,Cedric 也曾思考過這個新工作本身的價值,以及自己本身的專業能如何在新工作上發揮。他運用在 Intel 工作近9年累積的人脈,做了些市場調查,發現很多客戶都覺得專案內容很有價值,因此讓他更有信心這個專案有「市場需求」。

同時,他也跟數個新團隊的同事做了訪談,了解團隊成員的專業背景以及這個專案與產品行銷部門的工作模式。他發現新同事各個都是有很強面板技術背景的資深工程師,經常與遠在美國總部的產品行銷部門合作,但是總存在一個「gap」,讓行銷部門還未正式把面板認證納入全球的計畫內,導致通過認證的面板數量無法提升。

為什麼一個由專家制定的規格,遲遲不能被接受呢?Cedric 認為「這片『失落的拼圖』就是 Program Management。」而把 Program Management 的軟專業跟面板標準這樣的硬專業結合,就是一個MBA 可以貢獻價值的地方。(延伸閱讀:2017台灣MBA高峰論壇》嚮往進入企業工作?你得具備更好的軟技能

「Program」這個詞,對於以中文為基礎的台灣學生來說是相對陌生的,原因可能在於在中文裡沒有「一個詞」可能完整的來翻譯它,所以在思考上比較不容易理解,可是在美國,從政府到企業 Program 卻是一個非常普遍被使用的概念,大大小小的 Program 俯拾皆是。

在台灣政府或企業中,其實也存在大大小小的 Program,只是它們大多叫做「計畫」或是「專案」,甚至全民健保都是一種 Program,名詞的不同讓人從中文去理解的時候,會感覺這些都是不同的東西,而忽略了它們都有共同的「Program」本質。

Cedric 在 Intel 任職9年多來,管理過業務開發 Program 也管理過行銷 Program,這一次的新工作,讓他更進一步跨足到了技術的 Program,以一個 Program Management 專家的角色與面板技術專家的合作,推升面板認證計畫到下一個層次。

Cedric 說其實一個 Program 就是一個具體而微的公司,從這個角度去理解的話,MBA 的訓練就可以派上很大的用場。以面板計畫為例,「產品研發」就是由面板專家制定的技術標準,「營收利潤」有形的是測試過的面板數量,無形的是影響到的未來面板開發的趨勢;內部的「客戶」是總部的行銷部門,外部的「客戶」就是OEM,「投資人」就是給予預算的部門主管。所以成立新 Program 就像是在企業內部創立一個小公司,可以享受到從無到有的過程。

Cedric 笑說,以前最不想做的就是工程師,現在的身份雖然不是工程師,但是跟 PMRD 及工程師更靠近,「現在每天都在吸收面板跟相關技術的新知識,非常充實!」那麼,下一步會怎麼走呢?「一直以來走的都是IC (independent contributor)的路子,像 Intel 內部有許多其他資深 IC 一樣,他們都是各領域的專家(SME, Subject Matter Expert)。之後,隨著底下負責的計畫的發展,有可能做『橫向』的擴充,不過工作模式會需要改變,跟以往 IC 單打獨鬥、獨立工作的情況,會不太一樣了。」

我們也分析了,如果當個擁有專業能力、可獨立作業的人,就可以享受自由等好處,而且 Intel 也有很多非主管層級的資深工程師,「不過時間是現實的,人的一天就只有24小時,如果你希望做更多事,勢必得往帶團隊的方向走。」

500大企業文化、歷史悠久,每個人可選擇自己要的生活

 Cedric 的分享,就能感受到 Intel 願意給員工自由發揮的空間,他認為像是 IntelHP 等科技業的硬體公司,公司夠大,可以讓員工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加上工作步調穩定、升遷固定、薪資也不錯,很容易達到 work-life balance

Cedric 表示,大的科技公司歷史悠久,也有很豐富的內部文化,會把每個同事訓練、提升到一定的水準,「只要熟悉公司的做事文化,就能在這樣的體制內享受你想過的生活,你可能想過穩定、不用太多壓力的生活,或者你想要挑戰管理職也可以,可能比管顧業、金融業的 up or out 文化更適合你。」

這確實也是我聽到很多 MBA 校友在工作好一陣子後,決定加入企業的原因之一,因為人生每個階段的優先順序都不太一樣,如果希望 work-life balance,多點時間陪陪家人甚至是發展副業等,都會考慮進入企業工作。(同場加映:想進科技業嗎?除了Google等大企業,新創公司或許也是好選擇

Cedric 說:「對啊,在企業工作的職涯歷程會很長久,我的很多同事,都是一待就2030年,只要你能向公司證明自己的價值,公司就會有你的位置。」

很開心得知 Cedric 的現況,也為他接下的新挑戰感到興奮,我們說好了,未來有空要帶著孩子一起出門,來場大人品酒、小孩玩在一塊的 playgroup

如果你確定想申請MBA,想跟Sabina聊更多,歡迎填寫免費評估表格,將會有專人與你聯繫喔!

想和Sabina有更多即時互動與問答嗎?歡迎關注Sabina姐分享MBA大小事,登愣 粉絲團或【Sabina姐分享MBA大小事 】LinkedIn專頁

對申請美國Top 30大學有興趣?歡迎關注RocketAdmit網站RocketAdmit粉絲團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