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美國科技業的就業市場景氣不太好,可是很開心得知我的學生們還是都找到不錯的實習及正職工作,所以最近也約了 UCLA Anderson 的二年級生 TC 聊聊他在 Samsung Research America 實習的所見所聞。
在 Samsung Research America 的 MBA 實習經驗
TC 今年暑假到了 Samsung Research America 的 Emerging Technology Group 實習,所待的組別是 Open Innovation,跟成員們專注在還沒被 Samsung 產品化的新技術,思考如何把這些技術帶回 Samsung,轉化成未來可能出現在電視、手機、或其他裝置的產品。
TC 負責的工作內容主要是 partnership,每天與新創公司接觸,了解他們的技術,討論合作的可能性。如果在他們討論之後,覺得技術還不夠成熟,短期內難以商品化,也會把這些新創介紹給 Samsung 的 CVC(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建立長期追蹤的關係。(延伸閱讀:2018台灣MBA高峰論壇》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業,你要有快速失敗的能力!)
TC 笑說:「Sabina,人生真的很有趣,記得當初在寫 MBA 申請 essay 的時候,我寫到希望去新創公司做策略。沒想到現在的我,就是專門在跟新創公司討論技術、策略的。」
當 TC 跟我討論到 Samsung 最新推出的一款螢幕,主打不用戴 3D 眼鏡就能肉眼看到 3D 影像,我最近剛好跟 Eric 也去看了其他科技大廠最新上市的 AI 眼鏡,真的只能驚呼現在的科技好發達!接著 TC 就在另一邊的螢幕,跟我展示他平常會在辦公室研究的各種 AI 眼鏡。
為什麼 PhD 為主的研究團隊會錄取 MBA 學生?
聽到這,我好奇的問 TC,這份實習是怎麼找到的?他表示,Samsung Research America 一年大約招募200個 暑期實習生,但因為是研究中心,所以大多找的是 PhD 或是Master 學生,據他了解今年只有3個是 MBA。
TC 說,他現在的職缺本來也只找 PhD 學生,是他自己在 LinkedIn 上投遞履歷,才得到面試機會。「因為我有光電碩士的背景,所以符合資格,加上面試考的都是產品、display 與 AI 的產品趨勢,跟我進來後負責的工作內容也很像。」
TC 接著跟我分享,自己找新技術的工作型態,大致分為「解題」-Samsung 韓國總部提出產品研發的難題,他在美國尋找有沒有公司能提供解法;以及「尋寶」-主動參加各種會議、論壇,透過人脈與觀察,找到可能應用在 Samsung 產品的創新技術。(延伸閱讀:想進科技業嗎?除了Google等大企業,新創公司或許也是好選擇)
TC 說:「這工作真的滿酷的,每週平均有三、四家新創來向我們 pitch,辦公室也會舉辦大型活動,把 Stanford 等校的頂尖 AI 教授、新創創辦人與 Samsung 高層聚在一起,討論最新趨勢。我能在現場旁聽、吸收最新技術觀點,真的像打開一個知識寶庫。」(推薦閱讀:AI 是未來的商業語言!盤點歐美那些把 AI 放進核心課程的 MBA!)
而這份實習工作,也讓 TC 有種回到台灣當工程師的感覺,因為合作的人都是有技術相關背景的人,所以溝通時要多講些技術面的話,但是面對老闆時,又要轉成「行銷腦」,加上要寫產品的 PRD (Product Requirement Document),定義產品的使用者、需求與細節,所以工作某種程度其實跟 Product Manager 很像。
MBA 校友人脈的力量
「對了,Sabina,我一直忘了要謝謝你介紹也在 Samsung 工作的 NYU Stern 校友 Kevin 給我,後來我們聊得滿開心的,也才發現我們兩個的辦公室只差一層樓。」TC 表示,能在剛進入 Samsung 實習時,就得到一些 MBA 前輩的分享與反饋,讓他對於實習工作更有方向。
TC 笑說:「而且 Sabina 你知道嗎?我跟校友聊完幾天後,他跟我說有個 Chicago Booth MBA 的校友收到 Samsung 的面試,希望介紹我們兩個聊聊。我一看對方申請的職缺,竟然是我們團隊!我就趕緊跟對方約個 coffee chat,把我剛進公司幾天的所見所聞都跟他分享。」(推薦閱讀:在美國找工作好難?UCLA Anderson 提供的資源、同儕的支持,讓她們放膽去闖!)
聽到 MBA 台灣社群能這樣一直介紹不同的人認識,彼此互相幫助,真的很開心!我也問了 TC 之後找正職的規劃,他說 Samsung 目前還沒確認正職的缺額,但主管有繼續提供 fall quarter 的實習機會,讓自己延續暑期實習的專案!也希望藉由這個機會可以多 connect 灣區科技業或新創圈的台灣人或 MBA 校友,探索各種職涯可能。(延伸閱讀:想有效建立人脈?先檢視自己是否擁有正確心態!)
MBA 生活帶來的眼界
當然,MBA 的生活不是只有實習,TC 也跟我聊到在學校的交友趣事,他說身邊滿多中國朋友,也對於他們的背景大開眼界。他表示,之前剛搬到美國時,就跟同學討論到要買車,他自己是相中方便載物的二手日系休旅車,「沒想到這個中國同學要買的是法拉利,我馬上介紹另一個要開麥拉倫的朋友給他們認識,我整個晚餐時間就聽他們在那討論名車,他們的想法跟我們一般人真的太不同!」(延伸閱讀:投資銀行職缺都在美國東部?UCLA Anderson MBA Isaac:學校因為地利之便,也是大銀行的重點目標!)
這也讓我想到我在念 Wharton 的時候,常常課堂中在討論某個企業是否要進軍某個新市場時,就會有同學一派輕鬆的說「我來打電話問一下我叔叔,當初他為什麼決定攻下這個市場。」MBA 同學真的都臥虎藏龍,TC 也笑著說:「對!我們在討論暑假要去哪裡旅行時,這些同學在跟家人商量要在美國哪一州買工廠,超扯的!」(推薦閱讀:從《被動等待》到《主動社交》,商學院學生融入西方文化的重要關鍵)
很開心能跟 TC 聊聊 MBA 一年級的生活以及實習狀況,希望他的正職工作會盡快有更確定的消息,也要繼續好好享受 MBA 最後一年的生活!
如果你確定想申請MBA,想跟Sabina聊更多,歡迎填寫免費評估表格,將會有專人與你聯繫喔!
想和Sabina有更多即時互動與問答嗎?歡迎關注Sabina姐分享MBA大小事,登愣 粉絲團或【Sabina姐分享MBA大小事 】LinkedIn專頁
對申請美國Top 30大學有興趣?歡迎關注RocketAdmit網站、RocketAdmit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