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Page 7

Michigan Ross MBA Essay Analysis 2024-25 密西根大學商學院

其實 Ross 是一所喜歡台灣學生的學校,相較其他 top 15 商學院,Ross 的平均台灣錄取者數目多一些,原因是校友非常挺台灣申請者,學校常舉辦單獨的招生說明會,近三年也都贊助台灣 MBA 高峰論壇。建議申請者要上網做足功課,越瞭解學校,越能寫出好essay,也越能在面試時,讓校友感受你對學校的熱愛。

Wharton MBA Essay Analysis 2024-25 華頓商學院

我的母校Wharton的essay題目出爐,學校希望看到你過去的經驗,如何造就未來目標。我和智夢 CEO、華頓校友的 Eric,常常在我們提供的 Interview Intensive Package 裡,跟學生討論自己過去的經驗,能總結為哪兩三句,成為好的「自我介紹」,重點要精準、讓人有記憶點的自介。

NYU Stern MBA Essay Analysis 2024-25 史登商學院

NYU Stern的essay也需要腦力激盪,2021年畢業的,從台灣去Stern的都是我的學生,每個人特質截然不同;有人用照片表現她如何宣揚台灣土地人情,有人討論創業過程,有人寫各種社團活動及代表的個性⋯。我建議申請者不要過度在意「學校到底想看什麼?」這個問題,而是拿出自己最有特色的六個面向/活動,全力以赴!

Kellogg MBA Essay Analysis 2024-25 西北大學凱洛商學院

Kellogg 今年的題目跟過去不太一樣,第一題是 behavioral essay,第二題是 contribution essay,加上一個繳交申請文件後的即時錄影題。如果參考 Kellogg 幾年前的題目,以及我的學生們(Kellogg 校友們)的口頭禪,建議大家在構思 essay 的時候,可以記得 “Think bravely” 這兩個關鍵字。

Yale SOM MBA Essay Analysis 2024-25 耶魯大學商學院

Yale SOM向來是培育公營、私營部門領袖的搖籃,今年的 essay 題目有點不一樣,但是跟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的大哉問很像,常常讓學生要花更多時間思考。其實 Yale 這樣的題目除了看你的領導者特質,也想看你處理危機的能力,甚至是你的熱情所在。

Podcast EP 34:MBA,然後呢?然後就 location,location,location 了! -CBS 校友 Jeffrey Wu (下集)

上一集,我們邀請 CBS 校友、WeMo 共同創辦人暨副董事長的 Jeffrey Wu 來聊聊當初如何決定回到台灣,並在台灣創業。這一集,Jeffrey 要與我們分享更多他的創業心情、家人為他帶來的支持,以及他長期擔任 CBS 校友面試官,希望看到的申請者特質,一起來閱讀及聆聽他的分享。

GMAT 成績對申請 MBA 到底有多重要?

因為每年舉辦 MBA 高峰論壇,我看過上千位的申請者,好多人問我這個問題 - GMAT 成績要多少才可以申請某某商學院?對台灣人(或亞洲人)而言,考試太重要了,畢竟我們大學以前的一生都在搞這東西;再者,對我們而言,考試太簡單了,畢竟我們有世界級的補教業,我們通常可以做出或者上網下載到最精良的考試技巧整理大全,我們甚至可以準確預測 GMAT 什麼時候換題(GMAT 考試約每個月換題一次),並且發明所謂的「機經」,在甫換題時蒐集各種題目,在快換題前背下所有答案應考。

美國景氣差,找實習變得困難!CBS MBA Vincent:運用過往人脈及工作經歷,讓我獲得 TikTok 實習機會!

2024年美國景氣不見好轉,也多少影響了 MBA 在校生找實習,有些學生跟我反應,今年找管顧業的實習並不容易,不過我最近跟 CBS 在校生 Vincent 聊天時,得知他運用過去的工作經驗及人脈,找到了在 TikTok 紐約辦公室的實習機會。

UC Berkeley Haas MBA Essay Analysis 2024-25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哈斯商學院

Berkeley Haas 今年的 essay 題目有些變動,想申請這間學校,不妨看看學校列出的理想學生三個特質,當你在思考什麼是 “leadership”時,這些特質是重要的。Haas 也多了一些對題目的解釋、提醒,希望大家起跑點一樣,不希望有些人明明很優秀,但是放錯重點。

Podcast EP 33:MBA,然後呢?然後就讓城市生活更美好了! -CBS 校友 Jeffrey Wu (上集)

到歐美攻讀 MBA,畢業後留在當地工作幾年後,大部分的校友都會開始思考,下一步是不是要回亞洲? 這一集,我們邀請 CBS 校友、WeMo 共同創辦人暨副董事長的 Jeffrey Wu來聊聊當初在美國流浪14年的他,如何決定回到台灣,並在台灣創業?而創業這8年多的時間,他又有什麼樣深刻的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