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EP6:MBA,然後呢? 然後工程師就變成管理顧問了!- Chicago Booth 校友 Jimmy Feng

MBA 或許帶來了更多選擇,相對的也有丟不掉的包袱,面對不同選擇時,該怎麼分析及決定?這一集,我們找來理工背景出身、曾是工程師的 Chicago Booth 校友 Jimmy,聊聊他從工程師轉職到顧問公司,在人人稱羨的管顧業工作數年後,是如何獨排眾議,就為追隨自己在科技業的偶像而轉戰企業?一起來聽聽他怎麼說!

「MBA各國學生都有,為什麼大多在讀美國case?」Ross MBA Christina:美國同學的反饋,讓我感受強大的包容力!

Ross向來以團結而出名,在校生Christina分享,不只台灣學生樂於互助,美國學生也展現極大的包容力,建議教授能在課堂中加入美國以外的企業case,Christina說:「其實這個同學從小到大都在美國,未來工作也可能在美國,念不念其他國家公司的case根本沒差,可是他願意替國際學生著想,我覺得很難得!」
cbs-j-term-cosmo-mba-value

疫情返台思考下一步,決定投入申請!CBS MBA Cosmo:入學後對 MBA 價值的體會更深了!

MBA是個什麼機會都有、什麼都可能發生的地方,而Cosmo在順利錄取CBS的J-term後,也有這樣的體會。原本的他預計念完MBA後,就回到台灣的製藥公司幫忙,現在的他說:「我是到了CBS後才更加瞭解什麼是『MBA 價值』,我認識了更多人、更多產業,大家都很樂於助人,也讓我想試看看不同產業。」

畢業後維繫友情好難?Kellogg MBA Elyse:主動聯絡才發現,同學的感情都沒變!

其實MBA畢業後的每一年,每個人對於工作的定義也逐漸改變,有人希望達到工作、生活平衡,也有人組了家庭後,工作考量都是以小孩成長為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樣的生活後,就要想辦法去達成目標,而MBA是路徑之一;念了MBA不表示什麼事都做得到,不過卻能給我們多一些選擇的機會,慢慢邁向自己想要的生活。

比較中國、美國職場文化差異 他說:美國人做事像醫生問診

曾在中國電子製造業工作6年的Kellogg在校生Joseph,今年夏天在美國電子製造業的產品行銷部門實習,他比較中國及美國職場經驗,認為美國人做事重視邏輯、框架,就像醫生問診,先找出問題點,再用框架去解釋。不過在中國做事,常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因素,而且很重視人情關係,常常是先做再說,出了問題再來救火。

Harvard MBA Chris:到哈佛短短一年,卻讓我的想法徹底改變

我當年錄取華頓的時候,很高興地跑去跟我阿嬤說:「阿嬤阿嬤,我錄取華頓商學院了!」阿嬤回:「黑係蝦米?!哈佛嗎?」唉...阿嬤,不是哈佛,是跟哈佛一樣厲害的華頓啦(苦笑)。這是哈佛厲害的地方,一所連老人家都知道的名校,雖然我當年沒有上哈佛,但我很高興協助我的學生Chris進入這個殿堂。

在職涯的十字路口徘徊?台積電前HR主管:勇於面對挑戰,找到核心能力

人生有時要不排斥任何挑戰的機會,才有可能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Wharton校友Arthur在策略及人資管理領域擁有豐富經歷,跨足製造、科技及服務業。他認為不該為職涯設限,機會出現要勇於挑戰,「即使有些事看起來對工作申請或短期目標沒有用,可是你永遠不知道將來何時會用上,重點在於你要不斷的學習。」

成功不該由別人評斷!哈佛商學院學生定義人生的三大要素

想像十年後,當你必須描述這十年的經歷時,你會說些什麼呢?在領導課上,我們讀了校友的十年、二十年回顧,才發現多數人都有一定程度的不滿、後悔與困頓。當我動筆寫自己的十年回顧時,才驚覺原來我幾乎從沒認真思考過「我想過什麼樣的人生」這麼重要的問題!

Wharton MBA Glen: 勇於創新、接受挑戰,工作經驗兩年也能上頂尖商學院

熊大出現了!!很多女生看到這張照片會少女心爆發,也很想跟熊大合照一張;看到熊大你會想到什麼?當然是風靡全台灣的通訊軟體Line!待過Line, 在Google, Intel實習過,這些都是鼎鼎有名的公司,上個禮拜剛飛抵Philadelphia,即將開始兩年的Wharton MBA生活,他是我的優秀學弟- Glen。

美國科技業競爭白熱化,Wharton助我增長找工作能力

轉眼間Glen進入Wharton也快滿一年了,他在還沒進入MBA前,對職涯就有確切目標,擔任科技業的產品經理,儘管美國PM職缺熱門,競爭激烈,都沒有改變他的心意。為了這個目標,他善用學校資源,不只參加startup trek,接下來還要選修Wharton West課程,西進科技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