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春假剛過,臉書不斷被在國外讀書的學生們用精彩的旅行照片洗板,很好奇我在Wharton的學弟Glen今年參加什麼有趣的活動,趕緊約個時間skype聊一下。沒想到他報名的trek都被排到候補,最後決定跟朋友去加勒比海搭郵輪,還去台灣邦交國聖克里斯多福觀光,意外嘗到台灣味十足的排骨飯跟珍奶,真是服了他!

趁著春假放鬆一下心情很不錯,但我認識的Glen一向很認真,想必在經歷找實習的過程後,對未來職涯有更清楚的藍圖,希望透過他的分享讓讀者對美國科技業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想知道更多Glen的背景故事?點此閱讀

PM職缺熱門、競爭激烈,why PM

Glen從還沒進入MBA前,對職涯就已經有確切目標-科技業的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儘管美國PM職缺熱門,競爭激烈,都沒有改變他的心意,當然我們當時討論申請 essay 就有聊過,但我還是忍不住職業病上身,想再問他:「why PM?」

MBA前任職於LineGlen說,擔任PM要與各部門接觸,想像自己就是產品的CEO,什麼事情都要懂,跟之前在Line的經驗可以相連結,也可以把擔任PM的經驗當成未來自行創業的練習。

其實PM職缺難找的原因,不只是想競爭PM的人多,也因為PM需要長期與其他部門合作,通常不是短短的幾個月實習就可以上手,一些知名科技公司相對較少開放實習職缺。另一個原因則是像GoogleFacebook等大公司要求PM必須具備一定的技術背景,大學主修必須與資訊科學有關,若非相關背景出身,能夠找的公司又更有限。

Glen苦笑著說:「讀MBA前,都覺得科技業會願意協助國際學生辦理工作簽證,實際找過一輪後,發現國際學生真的很辛苦,滿難找的。」

雖然未來以科技業為目標的學生越來越多,學校受到地點影響的程度日漸減少,但是Glen表示,Wharton目前提供科技公司的實習職缺還是以大公司為主,若要找中小型新創公司的機會,最好還是得到西岸。

發人省思的Startup trek

Glen 2月參加學校舉辦的Startup trek,到舊金山參觀10間新創公司,從知名的dropbox到工程師界最有名的github都看過了,當中也不乏許多專營虛擬實境(VR,Virtual Reality)的公司。

因為時間緊湊,沒辦法在各家公司停留較長的時間,但是Glen抓緊機會觀察,「大部分公司確實像我們在媒體上看到的,環境開放、辦公室漂亮,員工自由且福利好,因為新創公司的工作環境真的滿重要的,會影響到員工的工作表現。」

其中Glen認為最鋪張奢華的是Dropbox總部,他說:「Dropbox的設備比Google誇張,餐廳也很高級,聽說之前還找米其林主廚坐鎮,可是對比他們現在的發展,因為策略轉型出現問題,已經開始走得很辛苦。」這也讓他反思,若公司太重視員工福利跟辦公室環境,讓員工沉浸在玩樂或過於自由的氣氛之下,那工作成效會不會反而打了折扣呢?

雖然沒有親眼看見Glen口中的奢華到底是什麼模樣,但是我覺得在MBA期間舉辦的各種trek,真的可以讓你把平日所學的知識及產業趨勢,應用在每次參訪當中,讓學生眼見為憑、親身體驗,反而能激發更多不同的想法。

選修Wharton West課程,西進科技重鎮

那一趟Startup trekGlen感受到在西岸找科技業工作的便利性,因此決定選修Wharton West課程,希望與美國新創、科技圈有更多連結。Glen表示,探聽到的小道消息都指出,要選修這個課程,需要看GPA的高低或是否有科技業背景,「不過今年很多有科技背景的人也沒有申請上,所以我覺得申請這個計畫的essay所強調的,不在於你過去的背景,而是你有多想去西岸學習的心;所以,Sabina教過的,寫essay要掏心掏肺,一直問自己why的能力,居然又派上用場啦!」

Glen找出當時申請MBAessay稍作修改,同樣提到短期、長期目標,將這些目標與為何想去舊金山連結。聽到這我就忍不住驕傲了一下,很高興我跟學生一起腦力激盪出來的essay,可以幫助他們奠定自己的風格跟職涯路。(延伸閱讀:想出國唸書或找工作,你得先問自己「為什麼」

除了essay之外,Glen也寫到對班級的貢獻以及社團經驗,他說:「因為這個計畫是個7080人的團體,學校會希望這個團體的感情很緊密,所以很在乎申請者對這個社群的貢獻。」

Wharton讓我成為更會找工作的人

隨著Glen在Wharton快滿一年了,不論是學校生活或找實習過程都有許多收穫,他說:「我覺得Wharton帶給我最大的幫助,是讓我成為更會找工作的人。」以過去在台灣準備工作面試為例,他頂多花個3、5天準備,「但是美國非常競爭,絕對不可能用在台灣的心態去面試。」除了自己很積極,Glen也妥善利用Wharton職涯中心提供的資源,例如修改履歷、面試及buddy program等,並且建議學弟妹未來絕對不要錯過這些有用的資源。

「本來很期待能在Wharton的課堂上學到能增進技能的東西,但是我覺得教授教的內容沒有這麼獨特或發人省思。」他的話鋒一轉,提到個案分析(case study)課程,基本上就是讓同學各自發表看法,教授不會評斷對錯,「一堂課下來,就是聽到很多想法,不夠深入,也不知道對錯,覺得有點可惜。」

Case method授課方法本來就有贊同、反對的不同說法,但我認為這類課程其實就像真實世界中的公司,每個員工都各有意見,加上商業沒有正確答案,所以了解別人的想法,反倒是這類課程的中心思維。雖然如此,我也可以體會Glen說的,教授帶領討論、適時下結論的的功力,還是很重要。(什麼是case method?點此了解更多)

雖然學校課程沒有完全滿足Glen的期待,但他還是覺得課堂上能討論UberNetflix等最新的商業範例,可以幫助學生與社會接軌。加上他選修了一些講求技術的課程,確實學到了未來工作中會使用到的技能。

每次跟正在念MBA的學生聊天,都覺得他們在短時間內成長了好多,也讓我懷念起自己在MBA兩年那種「加速成長」的感覺,希望他們畢業後能持續衝衝衝,早日找到自己的舞台!

看完這篇文章,你覺得哪個朋友也應該看看這篇呢? 用三秒鐘的時間分享給他/她吧!

 

如果你確定想申請MBA,想跟Sabina聊更多,歡迎填寫免費評估表格,將會有專人與你聯繫喔!

想和Sabina有更多即時互動與問答嗎?歡迎關注Sabina姐分享MBA大小事,登愣 粉絲團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