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人都想找到人生的熱情所在,這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若能把握每次機會嘗試各種挑戰,或許你會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核心能力。

我在Wharton的學長Arthur就是最好的例子。曾待過台積電、台哥大、商周集團的他,從不排斥任何學習或磨練自己的機會,積極培養不同技能,現在除了資深顧問的身分,還身兼快閃singer(在愛樂擔任男高音超過10年以上,101合唱快閃族成員)/gamer(熱愛電競遊戲,常陪兒子打game),多重身份讓我甘拜下風。

要當領導者不能只有一種專業,決心申請MBA增廣見聞

Arthur大學畢業後曾在工商時報擔任記者,長期觀察產業發展及訪問專業經理人,讓他逐漸對企管產生興趣,轉戰汽車產業。

他在任職汽車產業期間,曾在企劃、行銷及人資等單位擔任主管,備受公司賞識。有天在開產銷會議時,他看著前方一排的副總,心想「我知道公司很重視我,遲早我也會坐到那個位置,不過這是我要的樣子嗎?」

Arthur說:「當一個領導者,只憑一種專業就要帶人,是很危險的事。」他知道自己的優勢在組織與行銷,財務方面的知識卻很薄弱,憑著當時想接觸更多知識、增加國際經驗的企圖心,加上身旁讀過Wharton友人的慫恿,以35歲的「大齡」順利申請上Wharton,也是當年台灣傅爾柏萊特(Fulbright)獎學金得主。(想知道大齡申請秘訣?點此閱讀

擁有一個台灣MBA和多年工作經驗的Arthur,剛進入Wharton,還是不免有些看人的刻板印象。他記得當年有個身高190公分的同學,興趣是打獵、釣魚,會計能力非常差,他心想「這種人怎麼可以進Wharton呢?」沒想到這個壯漢同學擁有過人的記憶力,一個800人的班級,他能記得至少600人的名字,也能跟每個人聊得上幾句,讓Arthur學習到尊重多元能力的價值。

為了加深體驗國際經驗,Arthur努力跳脫舒適圈,在二年級的分組課刻意選擇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文化上會物以類聚,不管是華人或拉丁美洲學生都一樣,但我還是盡力接觸不同的人,因為這機會過了就沒了。」真的!像我常常跟MBA在校生提醒的,這機會過了就沒了!我超想回MBA的,大家真的要把握在學校的時間,跟不同國家背景的人交往、學習。

台灣MBA vs.美國MBA,教授實務經驗差很多 

我常告訴學生要累積幾年工作經驗,再申請MBAArthur更進一步表示,有足夠工作、決策經驗的人,上起MBA的課會學到更多,不僅能很快進入話題,也比較能分辨教授或同學分享的資訊是否為真。

在台灣、美國都念過MBAArthur說,台灣MBA的教授,有些實務經驗不夠,加上學生也沒什麼產業經驗,難有更多交流。美國MBA的產學結合很密切,教授很多都待過管顧業,而且Wharton的教授,在引導學生學習上,也做得很好,這部分是台灣還比不上的。

Arthur也另外點出台灣EMBA的問題,就是高階主管的觀念都已經定型得差不多,反而成為阻礙學習的主因。就我了解,Wharton EMBA課程,由教授講課的比重,相較MBA高,因為不能只是讓具有多年工作經驗、可能已有定見的學生自己講,寧可讓學生與教授之間有更多思考的碰撞,由此可知,MBA前的工作經驗,是有一個最佳區間的,一般我們認為是4-6年。

Arthur(右)勇於嘗試新事物,因而找到自己的核心能力。
Arthur(右)勇於嘗試新事物,因而找到自己的核心能力。

發揮MBA勇於挑戰的精神,跨足各大產業

受到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影響,Arthur 99年從Wharton畢業後,沒有選擇在美國找工作,而返台就業。他被台積電網羅,擔任人資主管,雖然管的是人,卻因為企業文化、理念的關係,反而讓他徹底實踐MBA實事求是、追根究柢的精神。

他說:「在台積電的人都很重視數字跟精確性,雖然HR會在數字和情感之間擺盪,最後為了符合企業文化,還是得用數字呈現報告。」Arthur隨後加入台哥大掌管人資部門,也曾帶領行銷團隊進行顧客情報及關係管理,運用MBA所訓練的判斷能力,加以驗證工程師所分析的各類數據。

一般人工作越久越不敢輕易轉換跑道,但Arthur發揮MBA勇於挑戰的精神,跨足製造、科技及服務業。他表示雖然擅長人資領域,也鍾情於行銷工作,即使並非每份工作都能與行銷相連結,「但是每一個領域的工作,都還是要有全面管理的概念,否則就像閉門造車,沒辦法結合其他領域的知識,所以每一份工作學到的東西都還是會派上用場的。」

Arthur來說,人資與行銷都與人的心理有關,經過多年工作經歷,也讓他找到自己善於分析人類行為的核心能力。他說:「有很多事情看起來對你的工作申請或短期目標沒有用,可是你永遠不知道將來何時會用上,重點在於你要不斷的學習。」

我們聊著聊著,講起我自己的工作背景,我很榮幸的跟Arthur一樣,待過背景大不相同的行業(顧問、金融、傳產),也都從中找到人生價值。或許正因為我們相信凡事沒有絕對,每個機會都珍貴,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找到熱情所在,所以希望讀者也別躲在自己設下的框架中,把握每次冒險的機會吧!

看完這篇文章,你覺得哪個朋友也應該看看這篇呢? 用三秒鐘的時間分享給他/她吧!

 

如果您確定想申請MBA,想跟Sabina聊更多,歡迎填寫免費評估表格,將會有專人與您聯繫喔!

想和Sabina有更多即時互動與問答嗎?歡迎關注Sabina姐分享MBA大小事,登愣 粉絲團

本文同步刊載於風傳媒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