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申請陪伴」專欄,我會定期陪著目標想在今年申請 MBA 的你,想想現在要調整的心態、要做 research 的地方、要執行的細節、要準備的文件;希望在這專欄裡的每篇文章,都能讓你更清楚,申請過程中會遇到、需注意的事項,幫助你順利錄取歐美頂尖商學院。
你會不會登上時代雜誌封面,就看這三個同心圓了!
當顧問十二年了,常常遇到的場景是這樣:我幫學生做免費評估,針對學經歷討論 MBA 落點,我通常會問正準備申請 MBA 的人,為什麼想申請?那個學生回答:「我想要做管理顧問。」我再問他為什麼想做管顧,他說他聽朋友說過工作內容,聽起來「滿有趣的」,我問他哪裡有趣,感覺他沒有太多想法,停頓了很久。(推薦閱讀:問自己五個問題,搞清楚可以申請到什麼樣的MBA?-MBA落點分析)
其實這種情況不少見,對於只是在諮詢階段的學生,我也都會很「手下留情」,但是和我合作過的學生、經歷過模擬面試的學生就知道,如果只是因為想做管顧、想出國工作、想與世界菁英為伍,就要申請MBA,那就算我現在手下留情(我不會,我會一直逼問你),到面試也會被打槍的!
為什麼?因為做管顧、想出國工作、想與世界菁英為伍,這些都是 “what”,不是 “how” 或 “why”。
申請MBA,先找心中的三個同心圓(或許做每件事情都是)
一旦我和當初諮詢的學生,開始合作,我會反過來問 – 我不會只問他 MBA 畢業後想要做什麼,我會問:你在乎什麼?你人生理想要完成什麼?很多人是「想要改變世界」- 哪個部分的世界?環保?教育?政治?或者有些人想要「幫助別人」- 幫助哪種人?窮人?開發中國家的人?這些都是好的問題、好的方向;這些是同心圓最核心的 “why”。你甚至可以思考,你為什麼要改變教育,幫助窮人,因為那是未來你在受阻時,讓你繼續前進的動力。(延伸閱讀:為什麼要念MBA ?這會是你最初、最重要也可能是難回答的題目)
知道要改變教育,那要怎麼改變?這時候我們討論 “how”,改變教育需要工具,因為有策略的進行才事半功倍;改變教育需要人脈,希望連結西方的教育思想到亞洲的教育體制;改變教育需要先有影響力,因為政府體制下的教育最難改,有影響力就或許可以影響政府。這是同心圓中間那層 “how”。
一旦想清楚大方向(why),以及所需要的能力(how),就可以往下走。
再來才是聊到,或許歐美 MBA 是其中一個途徑,可以讓你建立東西方人脈,或許管顧業也是其中一個途徑,我會先和學生解釋管顧這份工作是什麼,我自己做過 IT consulting,帶過超多學生在 MBA 前、MBA 畢業後,進入管顧產業,「MBA,然後呢?」podcast 也訪問過管顧界大老,所以我會分享這些例子,讓學生知道,企業客戶有什麼疑難雜症,管理顧問怎麼抽絲剝繭、做分析、給建議,所以管顧業可以訓練他,做任何事情可以有策略導向,或許做到管顧業的高層,就能有政府影響力,進而投入教育業,這是釐清同心圓的最外層 – “what”。(延伸閱讀:什麼是管理顧問?)
我發現,大概八成以上的學生,都有 “what”,或許有 “how”,但很少人有 “why”;我也發現,每年申請上 Harvard, Stanford, Wharton 這些頂尖商學院的學生,幾乎都有 “why”,或許比較模糊,但是他們從大學以來,一直都有一個核心思想,做許多事情也是圍繞這個核心。也難怪 Stanford 萬年不變的第一題 essay 是“what matters most to you, and why?”(推薦閱讀:Stanford GSB MBA Essay Analysis 2024-25史丹佛商學院)
請你好好享受申請MBA的過程
我之所以熱愛 MBA 顧問這份工作,是因為每年可以參與很多學生自我探索的過程,從修改 essay、履歷表,到構思推薦信,但那些都只是工具,現在 AI 這麼發達,chatGPT 也做得到了,但是多數的時間,我和學生用在討論每件事情的3個同心圓,我念過 Wharton MBA,我與數百個頂尖 MBA 校友及在校生,深聊過他們的 “why”,所以我可以與你分享,什麼是 MBA 可以給你的;我待過顧問業、金融業、傳統產業,專訪過這些產業的優秀校友,可以告訴你產業裡的不同職位,分別讓你如何成長,所以我們也討論產業趨勢、世界/國家的經濟局勢,因為唯有把自己放在國際舞台、擁有國際視野,才能申請到頂尖的商學院。(推薦閱讀:Sabina 顧問十年回顧:本世紀最重要的能力 – storytelling、問對的問題,請你享受這段 MBA 的申請過程!)
我曾經有學生,本來完全不知道家族企業在做什麼,因為申請 MBA,和爸媽討論家族企業的願景,進而喜歡上家族企業在做的事,發現家族企業可以幫助自己完成心中的那個 “why”,甚至可以更早完成,不用等到自己做到哪個其他企業的高階經理人,因為已經有爸媽幾十年來奠定的基礎,加上自己在 MBA 獲得的視野、解決問題的能力,幫助家族企業帶往下一個目標;他畢業後,實際上進入家族企業,爸媽還請我吃飯,他們說從來不知道自己孩子,也就是我學生,願意接掌家族企業,甚至是這麼有動力跟目標。(延伸閱讀:家族企業二代,你超需要MBA人脈!哈佛家族企業社,培養財富再造的經營法則)
許多申請者,把 essay 當成一個考題,試圖想找「正確的答案」,「因為大家都寫管顧業,那我要不要寫別的比較特別?」「現在是不是一定要寫創業,才能申請的上?」我認為,一旦你沒有在享受申請 MBA 的過程,你寫不出心裡的聲音,你的 essay 無法讓學校更了解你,Adcom 只會看到你在寫「你認為他們想看的東西」,這其中的差異,如果我看得出來,Adcom 也可以。前幾年我出差去 Wharton, Harvard, Columbia 校園,與學校的職涯中心以及 Adcom,聊國際學生的就業趨勢,校方不約而同地提到,對於申請者寫他們認為學校想看的東西,「他們(校方)都看得出來」(“We could tell those applicants.”) 就算 essay 能過關,但是到了面試,絕對「問」得出來。(同場加映:Who is Adcom? – 帶你透視選學生的幕後「黑手」!)
盡早問自己 3 個同心圓
很多成功錄取頂尖 MBA 的學生,都是在大學或更早,就開始有一個「初衷」,像我前面舉的例子,如果你很早就知道自己想改變教育,你選的社團、參加商業競賽做專案的發想、進入的公司,甚至申請 MBA 之前創的業,都可能圍繞著這個初衷,不管是增強自己某方面的能力,還是達到某階段性任務,你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大喊著「因為我最終想要改變教育」,這是學校欣賞的,甚至不用每個相關經歷都「成功」,如果因為想改變教育,而進入一個 Edutech 新創,但公司後來募資不順,後來換到另一個科技公司,為了學習前一份工作學習不到的能力,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故事;頂尖商學院欣賞有核心價值的申請者,因為你是未來可能出現在 Forbes, Times 雜誌封面的那種領導者。(一定要看:從美國隊長偷學MBA錄取最重要的關鍵:領導力)
現在出這個難題,試著問自己 “why”, “how”,最後才問 “what” 吧!接下來我會告訴你,這3個同心圓,怎麼組織成你的 essay 架構,see you next time!
Sabina 姐一定要推薦你看:為什麼要念MBA?這會是你最初、最重要也可能是難回答的題目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分享給更多人知道喔!
想和Sabina有更多即時互動與問答嗎?歡迎關注Sabina姐分享MBA大小事,登愣 粉絲團
圖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