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問我到底什麼樣的 profile 可以被 top 15 商學院的Adcom青睞,【錄取生申請心得】這系列的文章就是為了回答這問題而寫的,案例裡的學生大方分享他們是如何努力來達成 MBA dream。想像一下,這些已經被錄取的 MBA 學生,一年前也和現在的你一樣坐在電腦前搜尋資訊!
【背景介紹】
Catherine, admitted by Yale(獎學金)、Duke(獎學金)
台灣大學 會計系
現任工作:Sisley Paris 電商經理
工作經驗:6年
來看看即將成為頂尖商學院 Yale 新生的她,這一路上的心路歷程、酸甜苦辣。
這一次重返校園,她想要學以致用
Catherine 早在2022年就知道自己未來會出國念 MBA,報名了 GMAT 補習班,開始過著上班、下班回家念書的生活,卻因為一直沒有考到理想成績,把申請的事一延再延,延到爸媽看不下去出聲催促,她才在2024年申請。
Catherine 回憶,一開始沒有明確出國的的年份,所以就慢慢來,「我幾乎長時間都是下班就回家念書,也沒有跟朋友出去玩,一年過一年,說真的如果沒有我爸媽的督促,我可能還繼續拖下去。」
我還記得 Catherine 也常來參加我定期舉辦的「跟姐喝一杯」,當時的她在 GMAT 考到理想成績後,就一邊準備 essay 一邊考托福,但托福遲遲考不到理想成績,眼看著 R2 的截止日要到了,所以很焦慮,我鼓勵她如果成績考得還可以,先試著申請看看。Catherine 笑說:「Sabina,記得你當時跟我說,MBA 就是把你現有的東西包裝成最好的樣子,沒有人是完全做好準備才申請的,讓我比較沒那麼焦慮,而且現在想起來也是滿有道理的。」(推薦閱讀:截止日期的最後關頭,想要申請MBA?你不能再拖了)
Catherine 想要出國讀書的念頭從大學就有了,所以她想把握這次回到校園的機會,探索更多人生的可能性,選擇一個自己真正感興趣,也能為未來職涯加分的學校;另一方面則是未來希望創業,期待透過 MBA 找創業主題、認識志同道合的夥伴。(延伸閱讀:申請MBA枯燥又乏味?看過這七大好處,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有趣收穫)
練習面試抓不到重點,反覆練習找到平衡
Catherine 回想當初第一次跟 Wharton 校友、智夢 CEO-Eric 練面試時,面對 behavioral questions 雖然用了 SOAR 公式,但還是常常講得太過冗長,讓人抓不到重點,在 Eric 每次不同的建議及反覆練習之下,才抓到一個平衡點。
其實學生在剛開始練面試時,常常會講了很多籠統的說法卻不自知,像是有人會說「想去 MBA 是因為學校有 action learning,可以讓他連結真實世界」、「想透過 MBA,做更多有影響力的事」,這種任誰來講都行得通的說法,在 Eric 耳裡就是個 big No-No。(好文必讀:A2GMAT x Sabina 2025錄取生分享會:面試不一定決定你是否錄取,但可以看出要刷掉哪些人)
MBA 面試的每一句話,應該都要能結合你的未來目標,想做什麼專案、得到什麼技能,而 Eric 的任務就是提供學生方向,選到更切合個人特質的題材,讓學生在面試過程中,自己講起來很有自信,也能讓別人信服。
Catherine 經過數次的面試練習,期間還曾因為被問倒,而萌生明年再試一次申請的心情,好在她即時跟我聊聊,再次穩定心情。Catherine 表示,在正式面試前,還是很焦慮自己會做不好,「沒想到 Eric 跟我說『你準備好了!我每年跟學生面試超過100次,我說你準備好了,你就是可以上場了。』這段話起了很大的作用。」(推薦閱讀:面對 MBA 面試:相信自己,You are good enough!)
選校大抉擇,痛苦一個月
Catherine 先後拿到 Duke、Yale 的錄取通知,且都獲得獎學金,但太多選擇在手上時,她又開始苦惱。她笑說:「一開始覺得 Yale 面試表現沒這麼好,可能沒希望了。所以當 Duke 錄取我時,我就覺得自己是 Duke 學生了,還去參加了學校的錄取生活動,沒想到之後又收到 Yale 的錄取。」
Catherine 先比較了兩所學校的就業報告等資訊,發現旗鼓相當,還是無法做出決定,於是問我意見,我介紹了這兩校的在校生、校友給她,希望她能從跟他們的對談中,得到更多方向。(延伸閱讀:拿到錄取通知卻不知如何選校?看完這5點,幫你找到答案)
Catherine 說:「Sabina,我本來很怕 Yale MBA 的那種菁英式教育,結果跟妳學生、 Yale 學姊聊天時,發現她好親切,她還馬上介紹自己的新加坡室友給我,聊完之後就覺得這所學校學生很互助,感情也很緊密,讓我大開眼界,突破了很多刻板印象。」 (推薦閱讀:美國景氣差,管顧業實習難找 Yale SOM Christine:即時變通、改變策略,展現自我獨特性就有望獲得青睞!)
Catherine 後來也帶著這甜蜜的選校煩惱,到我舉辦的活動中,跟戰友們、A2GMAT 的 A2 聊聊,「我覺得在這個過程中能跟大家聊一聊,聽聽不同意見,對我來說很重要。」而痛苦了快一個月的選校決定,最後也有了定案。
申請 MBA 不要有刻板印象,多參加活動、多請教校友
即將前往 Yale 的 Catherine,回想這段申請過程,認為每一次參加學校活動、跟在校生、校友聊天,都有很多的獲得,也因此打破了很多刻板印象,建議未來的申請者,千萬不要省略這個步驟。 (延伸閱讀:2019台灣MBA高峰論壇》產業界線逐漸模糊,Yale SOM極力培育跨產業領袖)
Catherine 說:「如果可以的話,盡量早一點開始去認識學校,不要等到錄取要抉擇時,還是有些刻板印象。」
Catherine 接著說,由於自己是在 FMCG 產業做行銷,或許不是管顧、金融業那種傳統背景的申請者,「不過行銷要做的事其實很雜,所以我們有很多經驗可以運用,申請 MBA 要抱持著開放的心態,勇敢去嘗試。」
恭喜 Catherine 即將踏上 MBA 之路,也希望她在 MBA 能有許多獲得,記得之後要再跟我分享在校的點點滴滴!
如果你確定想申請MBA,想跟Sabina聊更多,歡迎填寫免費評估表格,將會有專人與你聯繫喔! 想和Sabina有更多即時互動與問答嗎?歡迎關注Sabina姐分享MBA大小事,登愣 粉絲團或【Sabina姐分享MBA大小事 】LinkedIn專頁 對申請美國Top 30大學有興趣?歡迎關注RocketAdmit網站、RocketAdmit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