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然後呢?」不僅是我們的 podcast 節目名稱,更是平常與 MBA 校友交流時,常常聊到的話題。上一集我們與 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夫妻檔 Sam Sally 聊了在 MBA 的收穫及在家族企業工作的經驗。

這一集,我們繼續與他們聊聊,以 MBA 專案的觀點來育兒,以及夫妻平常的溝通,他們也分享了擔任 CBS 在台面試官的經驗,以及給台灣 MBA 申請者的一些建議。

本集來賓

Sam 

學歷:CBS MBA Class of 2011

經歷:家族企業(醫療領域) 

現職:家族企業(醫療領域)

Sally

學歷:CBS MBA Class of 2011

經歷:

William Sonoma Purchasing manager

Janie and Jack Purchasing manager

現職:Heritage Bakery & Cafe 創辦人

 

【歡迎收聽及訂閱 – MBA,然後呢?】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Kxp6Ap
Spotify:https://reurl.cc/WEk43O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V3jaEQ

本集重點

  1. 小留學生+台灣土生土長背景的夫妻組合,共同挑戰育兒

其實如果要以 MBA 的專案角度來看,育兒就像是夫妻兩人一定要互相合作的超大專案,也因此育兒也是我們常常跟 MBA 校友分享的話題之一。我跟 Eric 3個孩子都是9月出生,起因在於 Eric 看了一本書 Outliers(中譯: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其中提到美國很多專業運動員都是一月出生,也因此發育好、體育成績好,常被鼓勵而有自信,形成正向循環,也因此我們也希望孩子能成為同屆年紀最大、最成熟的。

當時聽到 Eric 這樣的想法,受台灣教育的我(當時以為跟台灣教育有關),第一時間是很想要給他別的答案或反駁,因為就連我的家人也會覺得,只是生孩子,有必要這麼有策略嗎?不用拘泥這些細節,可是受美國教育影響的 Eric,會很認真思考這個動機的正確性、該怎麼執行,這就是我們兩人相處不太一樣且需要磨合之處。 

不過 Sam Sally 的風格則是相反,在台灣長大、受教育的 Sam 表示,自己懂策略,會思考比較多前因後果,「像是家庭旅行,我就會思考誰會去、過程中小孩會怎麼樣,火車、飛機怎麼訂,那 Sally 比較是憑直覺走,背包一背就要走的那種。」

Sally 回想自己當初開 Heritage Bakery & Cafe 其實也是憑直覺,「店開6年了, 現在回想再叫我去開店,我反而會說不要,因為想太多就不會做了。我一向是這樣,想做的事不會想太多,會先栽頭去做,中間發生什麼事再解決。Sam 就是會先把事都想好,在育兒這塊也是,我們兩常常要透過溝通找到平衡。」(推薦閱讀:史丹佛MBA最受歡迎課程-Touchy Feely:用真槍實彈的溝通練習,培育更有影響力領袖!

  1. 各自內化 MBA 價值,成為最互補的夫妻

我當顧問10年了,也有很多學生走進婚姻、生子,在聊育兒經時,發現大家都很有 MBA 的習性,會列出很多 pros & cons,並思考更多長遠的策略,我們每次都覺得這種將 MBA 價值內化到生活中的討論非常有趣,也是當初念 MBA 時沒想過的情景。(延伸閱讀:疫情返台思考下一步,決定投入申請!CBS MBA Cosmo:入學後對 MBA 價值的體會更深了!

像是 Sam 提到,他向來不是喜歡上課的人,到了 MBA 更重視的是探索,「我在台灣教育體制中長大,到 CBS 想做的是一些可能想過但沒做過的事,所以我上了很多策略、行銷、領導力的課程,那個氛圍也一直影響我至今,以小孩教育為例,我會在意每件事的長期價值,這個體驗啟發了什麼?這是我比較會跟小孩討論的事。」

Sally 則不太一樣,在 MBA 時修了很多投資課程的她,就如同大部分的 MBA 生一樣,很會用 excel、設模組計算,她說:「我生第一胎時,確實有建了一個模組,計算從尿布到學業要花多少錢、預算該放多少之類的,就是很 MBA 的想法,結果孩子出生發現是無底洞後,就把模組刪掉,再生第二胎時就完全沒想過這件事,因為育兒根本不會有什麼報酬率嘛!」 

聽到 Sally 分享的這段,我真是太有感了!因為 Eric 在我們討論該不該生第三胎時,也曾經半夜睡不著覺,用 excel 做了表格計算生第三胎需要花的錢,當他把計算結果秀給我看時,我看都沒看的蓋上電腦,告訴他「女兒會帶財」,哈哈!

其實我覺得也是因為兩人看事的風格這麼不同,才能帶來更多不同的觀點,不管是在育兒、夫妻相處甚至是工作上,透過不斷的溝通、磨合及包容,才能成為互補的夫妻檔。

  1. 擔任 CBS 在台面試官,他們各自最在意這一點

CBS 在台灣的社群很大,Sam Sally 也長期熱衷於學校事務,之前曾經幫學校面試在台灣的申請者,所以我們也把握這個機會請他們聊聊這方面的經驗。

Sam 提到自己很重視申請者的熱情,「MBA 是大戰場,每個人都話很多,所以有架構的講出自己想說的話,只是基本,我覺得申請者對過去做的事或未來目標有沒有熱情,能不能從言談中感覺到他們的 excitement ,讓我對他好奇、想多問幾題,這很重要。」他表示,不要把去 MBA 當成是念書而已,以他遇到畢業後發展不錯的人,都是認真念書、認真生活的類型。(推薦閱讀:因為 MBA 面試認識更多校友,成為申請的意外收穫!Insead MBA Chewei:面試第一準則,讓對方喜歡你! 

我很認同 Sam 講的,因為我也遇過一些申請者,話不是太多,不過透過交談可以發現他很瞭解自己的定位,也知道過去發生的哪些事件能代表自己。Sam 也附和:「對啊,我也遇過資歷很漂亮、很專業的申請者,像這種我就會真的問他念 MBA 嗎?我會想知道他是要去唸書拿學位,還是要去體驗、開眼界的。」

Sally 則回想起自己剛開始擔任面試官時,比較採取國外面試的方式,「在國外面試申請者時,會期待他們給出合理答案,所以問問題會比較 aggressive 一點。對美國人來說這樣的面試,是比較嚴肅的過程,可是觀察 Sam 跟其他台灣長大的申請者,他們的面試型態比較像在聊天,所以我後來也修正了一下方式。」

Sally 認為她不在意申請者的英文能力好壞,只要有內涵並講得出來,快、慢都不是問題,「我比較會思考的是,這個申請者畢業10年後,他做的事是不是我想進一步瞭解的?他在校友會聚餐時,是不是我會想要多聊幾句的人?他會為學校社群帶來什麼貢獻?」(同場加映:申請MBA,內向是加分還是扣分?Berkeley Haas MBA Hope:向面試官吐露心聲,意外得到正面回應!

畢業比較久的 MBA 校友聚在一起時,常常最珍惜的是每次聊天有沒有不同啟發,因為各行各業的生態都非常有趣,MBA 社群最在乎的,不是你多會做模組,而是你有沒有辦法聊不同的話題,跟別人產生不同對話。很高興這次有機會跟 Sam Sally 夫妻檔大聊特聊,也期待下一次的聚餐、playdate

問題摘要

00:46|育兒這件事,從 MBA 角度來看也是個超大專案,兩人一定要一起合作,談談你們的育兒經驗?

03:45 |Sam 跟 Sally 也是小留學生、台灣本土學生的夫妻組合,你們的風格也很不同嗎?

06:32 |你們之間有什麼事是有很長時間的分歧?彼此不理解但又不想讓步的時候怎麼做?

08:54 |生活有哪個面向特別受到 MBA 教育的影響?

16:15 |在家中如何分配工作?誰是頭腦、誰是工人?

24:42 |兩人都當過 CBS 的面試官,風格也不太一樣,有沒有什麼趣事?

28:56 |哪一種 storyteller 會吸引到你們?

 

【歡迎收聽及訂閱 – MBA,然後呢?】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Kxp6Ap
Spotify:https://reurl.cc/WEk43O
Google Podcast:https://reurl.cc/V3jaEQ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