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問我到底什麼樣的 profile 可以被 top 15 商學院的Adcom青睞,【錄取生申請心得】這系列的文章就是為了回答這問題而寫的,案例裡的學生大方分享他們是如何努力來達成 MBA dream。想像一下,這些已經被錄取的 MBA 學生,一年前也和現在的你一樣坐在電腦前搜尋資訊! 

 

【背景介紹】 

Jessie, admitted by MIT Sloan, CBS, Kellogg, Chicago BoothYale SOM(獎學金)Tuck獎學金)

政治大學 企管系

現任工作:玉山銀行 產品經理

工作經驗:4年

 

來看看即將成為頂尖商學院 MIT Sloan 新生的他,這一路上的心路歷程、酸甜苦辣。

 

畢業後都待在同間公司,想看看更多不同發展

Jessie 說她在大學期間就看過我到校演講,對於 MBA 學程有一定的了解,畢業後加入本土銀行,一待就是4年,她說:「雖然都是在同間銀行,不過常常換部門,也有出國出差的機會,可是在一些國際經驗的累積上來說,還是相對較少,雖然在這裡待得也不錯,但還是想趁年輕出去看看。」(推薦閱讀:所屬公司退出台灣市場,下一步該怎麼走? Berkeley Haas MBA Jess:我還想趁著年輕,多看看不同產業機會!

Jessie 畢業後在銀行從法金貸款人員(法金 ARM)做起,之後轉任產品經理,也因為參與了不少再生能源融資案,累積豐富產業知識。其中又因為幾個離岸風電相關的案子,讓她對 ESG(企業永續)產生興趣,這也成為她想在 MBA 多加探索的目標之一。 

還記得 Jessie 在第一次跟我聊天時,就有稍微提到對於工作經歷的擔憂,她說:「對啊 !Sabina,我待的銀行以國際標準來講,沒這麼大,但也不算小,然後我也聽過不少人說,本土銀行資歷要申請 M7,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當初就是有點擔心。」 (延伸閱讀:2022-2023申請回顧:大膽選校,獲得多間夢想名校錄取並非不可能!

我的學生中,本土公司、外商的都有,我也常常跟大家說,MBA 是個廣納各行各業菁英的地方,只要你做好準備,並且能思考清楚、精準表達自己在工作、產業上的貢獻,想從學校學到哪些知識,運用在未來職涯上,其實不管什麼資歷背景,都還是有機會申請到好學校。

不習慣討論自己的成就,寫 essay 要突破心防

Jessie 來說,申請 MBA 的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痛苦,考 GMAT 時,邊工作、邊備考,因為無法預測自己的表現,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結束這樣的生活而痛苦。

而寫 essay 又是另一種痛苦,Jessie 笑說:「Sabina,你應該記得吧?我們剛開始討論 essay 時,對話沒有很熱絡,因為我比較慢熟,花了點時間進入狀況。」我記得很清楚,因為我一直覺得 Jessie 做的事滿特別的,但每個成就被她講起來都很雲淡風輕,所以我們一直在挖深她做每件事背後的動機。(延伸閱讀:想在美國職場立足,她說:亞洲學生別太溫良恭儉讓!

Jessie 表示,自己的個性比較不會大肆宣揚做過的事,條列自己的優點,但是 essay 要寫的卻是這些,一開始真的很不習慣。她回憶,當初在處理離岸風電公司財務重組的專案時,因為要合作的部門很多,而她就是居中召集、協調的人,「用中文簡單說,就是『聯繫窗口』,但 Sabina 你認為我在做的事,可以展現 leadership,雖然公司沒有給我 leader/manager 這樣的職稱,不過仔細想我的工作內容包含協調、溝通等,確實是需要某種程度的領導能力。」 

我常常覺得台灣學生太溫良恭儉讓,明明在不同產業當中,一人抵三人用,但是在要討論自己的成就時,卻不居功,把做過的事講得好輕鬆,跟美國學生從小養成表達自己的思維,有很大的不同。

Jessie 在和我討論、被我推一把之後,回頭仔細看看自己的足跡,不管是學校社團,或者是出社會後的各種活動,她都累積了一些特別的經歷,「我一直覺得,這些活動好像不太可能拿去國際舞台跟別人競爭,但是真的寫下來後,反倒認為這些就是我的優勢。」(延伸閱讀:產業、頭銜擺一邊,你在職場的影響力,才是錄取關鍵

面試太過求好心切,看起來更不自然

突破 essay 關卡後,來到面試的挑戰,尤其對4年來都待在同公司、很久沒有面試的 Jessie 來說,這是個令人緊張的過程。

Jessie 表示,第一次跟智夢 CEOWharton 校友 Eric 練面試時,真的緊張到不知道自己表現如何,「我的個性比較求好心切,練面試時常常話講一講,覺得自己講得不好,或者文法有錯,頭腦就打結,想要重來,接著就忘了之後要講什麼。」(推薦閱讀:2024錄取生分享會》MBA 面試不是要討對方喜歡,學習用精準語言,表達「我是誰」!

不少學生第一次練習面試時,確實會因為文法等枝微末節而忽略了大方向,就像 Eric 常常鼓勵學生的,會收到面試邀請,就表示你已經夠好。所以我當時建議 Jessie,不要因為文法錯誤想回頭修改,要想辦法有條理的表達自我,讓面試順順的過。Eric 則建議 Jessie ,要避免每段話之間,有不自然地停頓,可以試看看吸飽氣再說話。 

Jessie 表示,在這段申請過程中,她慢慢發現在熟人面前討論自己時,會有點彆扭,反而是在面對各校面試官時,因為不認識,更能夠侃侃而談,在每一場面試交出好表現,並獲得多校錄取。

獲多校錄取不知道怎麼選?後悔沒早點認識校友

Jessie 在拿到多校錄取後,坦言絕對沒有想過,自己會有這麼好的成績。當初只聚焦在東岸、中西部的學校,是在參加不同學校的 coffee chat 時,發現了一些從未留意的學校,並進一步申請,但是如果可以,她希望能更早與校友聊聊。(同場加映:認識校友好處多多,但你一定要問「好的問題」

Jessie 說:「如果要我給未來申請者建議,我認為是要多去參加各校活動,並且早一點開始思考,自己錄取或沒有錄取的每條路。」我想她說的是,因為沒想過會獲得多校錄取,加上收到面試後,又沒有太多時間和校友連結,直到結果出爐,要做最後抉擇時,才有點不知所措;當然,我常常說這是個 happy problem,也以此鼓勵學生,如果有時間,多申請幾間學校。 

Jessie 補充,面試之後比較沒有壓力,可以在最終結果出來前,多去接觸不同校的校友,這樣一來,你心中的學校排序可能會更加明確,在做出最後的選擇時也會比較容易。

至於給有類似背景的申請者,Jessie 則鼓勵大家,不要一開始就因為公司名字,有了先入為主的想法,不管是本土公司或外商,重要的都是你在公司做過的事,在 essay、面試中明確表達自己,就有可能申請到好學校!(推薦閱讀:沒去過美國,在本土公司工作 HBS MBA Annie:雖然準備時間長,但只要相信自己,也能申請到理想 MBA!  

Jessie 最後在錄取的6校當中,選擇了 MIT Sloan。她認為 Sloan 很早就有永續發展(sustainability)的相關研究、課程,這是讓她很感興趣的部份,又加上當初參加學校活動時,感受到校友們的熱情互助,很期待跳脫舒適圈,把自己放到一個理工專長的學校,學習更多不同的新知,累積不同產業的經驗。 (延伸閱讀:2018台灣MBA高峰論壇》理論與實作經驗一樣重要,MIT Sloan鼓勵學生創新,開啟更多可能!

很開心能陪 Jessie 走過這段更加認識自己的 MBA 申請旅程,除了替她開心,上次和她喝酒,我還在笑她,記得有一次,Eric 建議我來和她練面試,她完全語塞,我又不敢對她太嚴厲,因為下一個面試就在隔天!哈哈,還好她說後來有正常發揮;我相信她未來成為 Sloanie 後,也會有很精彩、特別的經歷,期待 Jessie 之後的更多分享!

如果你確定想申請MBA,想跟Sabina聊更多,歡迎填寫免費評估表格,將會有專人與你聯繫喔!

想和Sabina有更多即時互動與問答嗎?歡迎關注Sabina姐分享MBA大小事,登愣 粉絲團或【Sabina姐分享MBA大小事 】LinkedIn專頁

對申請美國Top 30大學有興趣?歡迎關注RocketAdmit網站RocketAdmit粉絲團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