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i-Che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Class of 2018

November 7, 2016

美國總統大選就在本週,之前曾經談過HBS學生的投票傾向,上週行銷老師寫了一份個案,討論美國總統大選的行銷策略!經全班投票表決,川普的行銷策略因為高度聚焦目標群體、行銷廣告切中訴求,90%同學贊成川普的行銷策略比希拉蕊成功XDD

【總統到底算是什麼產品?】

買椅子可以試坐後再決定購買,買飲料在買完當下就能知道好不好喝,但選了總統後什麼時候才知道好不好呢?因為總統造成的影響不能立即感受到,行銷時就不適合以功能為主打,反而適合訴諸情感。此外,選舉中的目標群眾一般較為廣泛,高層次的情感訴求更能產生共鳴(例:自由、平等)

【行銷?反行銷?為什麼要抹黑?】

一般產品行銷的目的為吸引購買;總統大選行銷時不僅要吸引投票、還必須強化「選民抵制其他參選者」。在這屆選舉中,希拉蕊使用~60%負面攻擊廣告、遠多於川普的~10%,雖然可能降低川普支持者的投票意願,但沒有提供更吸引人的論點以轉換川普支持者投給希拉蕊,為本次選舉操作中的敗筆之一。

【獲得的(Earned)、還是付費取得的(Paid)媒體版面?】

希拉蕊陣營非常有錢、大幅度投入付費媒體行銷;然而,美國人早就已經看希拉蕊20年了,一般媒體不會想要主動報導。反觀川普,身為言論激烈的政壇新人,媒體在無酬的情況下仍然爭相採訪報導,曝光度和投資金額比例遠高於希拉蕊。當獲得的媒體版面比付費取得的版面大時,付費媒體的有效度大幅降低。

【補充:美國選舉的特色】

1. 每州選民投完票後,假設希拉蕊在該州獲得51%、川普獲得49%,則該州代表大家去投真正總統大選的代表團就會把票全部投給希拉蕊。因此,政黨傾向非常明顯的州就不會是行銷重點,而真正產生拉鋸戰、會影響選舉結果的地區,其實只佔全美2%的人口!

2. 承上,在加州這種希拉蕊躺著選都上的地方,就會有人想和在拉鋸戰所在地賓州的人進行「選票交易」,例:我們在加州兩位原本要投希拉蕊的人會改成投票給川普,藉此交換在賓州一位原本要投川普的人去投希拉蕊。

3. 在地大物博的美國,選舉時挨家挨戶拜訪是非常重要的行程,曾經參與歐巴馬2012年選舉操作的同學說,當年他們在新英格蘭地區失敗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挨家挨戶拜訪中,反而激勵了支持其他參選者的選民出門投票;所以如何良好搭配行銷與反行銷,確實是一門學問!

 

看完這篇文章,你覺得哪個朋友也應該看看這篇呢? 用三秒鐘的時間分享給他/她吧!

如果您確定想申請MBA,想跟Sabina聊更多,歡迎填寫免費評估表格,將會有專人與您聯繫喔!

想和Sabina有更多即時互動與問答嗎?歡迎關注Sabina姐分享MBA大小事,登愣 粉絲團

本文轉載自大王小姐’s FB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