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重點來啦!MBA常見的三個問題,你也有嗎?

今年我總共寫了兩百多篇部落格文章,應該也做了不下一百個免費評估(free assessment),所以我想分享一下心得,也順便回答一些大家共同的問題。我自己帶的學生會互相組成讀書會,討論申請、一起參加學校活動、問校友(我以前帶的學生)問題、練習面試;我知道很多申請者/讀者身邊,不見得有目標也放在MBA的朋友,所以也希望藉著這個週一專欄,給大家一個「虛擬的」線上讀書會,讓你知道其他人有什麼疑問、申請進度到哪裡。

Harvard MBA Joey:24歲進入哈佛,我需要比別人花更多力氣才能生存下去

24歲,沒什麼工作經驗的人進到哈佛MBA,Joey 說和他一樣年輕的哈佛同儕,聚在一起聊天的第一句話不是問之前待過的產業或公司而是:「說說你的故事吧!(What’s your story?)」,畢竟年紀輕卻能夠打敗眾人進到哈佛,除非有非常顯赫的家世背景,否則一定是有特別的故事,足以讓Adcom認為,他能在頂尖的商學院裡立足。

Kellogg MBA Hudson: 靦腆的台灣男生,一樣有機會申請上頂尖商學院

很多來找我諮詢的學生,被我問到為什麼想念MBA,通常都是回答:「最近在工作上遇到什麼什麼瓶頸」「主管的生活型態讓我不敢恭維,我不希望之後變成他那樣」「念了MBA可以讓我有更廣的職涯選擇」但是Hudson打從一開始就很清楚自己將來要做什麼,任職於富邦金控的他,在長期和客戶接洽的過程中,接觸到客戶的私募基金以及投資公司等這類項目,發現自己對buy side有很大的興趣,希望能透過MBA讓自己更快速的朝目標前進。

哥倫比亞商學院在找這五種特質的學生,你符合嗎?

每個人都有專屬的獨特個性,商學院也是,每間商學院都有自己的風格,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學校都愛問申請者why school,學校想知道申請者是愛上學校的哪一點,是課程?地理位置?還是校友網絡?要能清楚回答why school,一定要先深入瞭解學校,例如我常常建議學生上學校網站看employment report和student blog、參加info session和coffee chat、多和校友聊聊,有很多方式可以讓你了解學校的風格是什麼。

無工作經驗,24歲申請上哈佛商學院》主動積極、多方嘗試,用豐富閱歷打動面試官

在美國度過童年,12歲回到台灣,20歲出版第一本書,23歲進入瑞士銀行證券研究部門工作幾個月,24歲進入哈佛商學院。對於 Joey 申請 MBA 的時候,完全沒有當兵以外的工作經驗,很多人頭上開始有個大問號:「為什麼沒有工作經驗,可以申請上哈佛商學院?」一般來說,要申請歐美的頂尖 MBA,申請時的工作經驗約三到五年,入學前四到六年,低於這個工作年資,便很少有人能申請上商學院,當然,哈佛和史丹佛是兩間平均年齡稍微低一些的商學院,只是除了當兵以外沒有工作經驗,還是難上加難。

Chicago Booth MBA Johnny:待在BCG,管理顧問是讓我一輩子不會膩的工作

Johnny 申請當年是台灣的風雲人物,因為他以一個土生土長台灣男生的身分,難得的拿到了很多個 M7的錄取通知,接著暑期實習到了前三大管顧公司之一的 BCG工作,又拿到 return offer,就是大家口中的「人生勝利組」。更棒的是,在 MBA第二年又交到了那麼棒的女朋友(也是我們學生),根本就愛情事業兩得意!以下就是 Johnny 怎麼從 “nerdy” 的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到 “nerdy” 的 BCG的過程,管顧業除了實事求是之外,其實還要懂得說服客戶接受他們或許不想接受的事實,以下是 Johnny 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