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dcast EP10:MBA,然後呢?然後 working mom 就出書了!-MIT Sloan 校友 Jossy Lee

找到一份喜歡,而且能運用自我優勢的工作,是再幸福不過的事,但是當我們成為職場父母後,如何在工作、家庭間取得平衡,讓下一代瞭解我們對工作的熱情?投身教育產業的 MIT Sloan 校友 Jossy,將談談她如何善用自我優勢的經歷,還有最近跟團隊籌辦新學校、又推出繪本-Mommy Goes To Work 的生活。

補強經驗不足劣勢、通過測謊般的面試,看她續寫關於時尚的故事!

CBS的Lena為了進入精品業,在校期間透過社團、珠寶品牌辦的活動,增加實戰經驗。面對美國學生的強勢競爭,Lena理性提出自己的優勢,在面試時展現自己是個有想法的「敘事者」,知道如何說出動人的好故事,接著再通過耗盡精力的3小時電話面試,未來要加入雅詩蘭黛,期待累積在紐約所學,為亞洲時尚圈注入活水。

Kellogg MBA Tina:想留在美國工作,你絕不能錯過暑期實習

對Tina而言,Kellogg是一所很supportive的學校,她說:「同學之間的資訊很流通,彼此會互相幫忙、互相分享,就算是競爭相同公司的職缺,也不會藏私的大方分享自己知道的訊息。」我有很多學生對Kellogg的描述也都是這樣,Kellogg是一所校友網絡非常強大,同學間會互助合作的學校。大家會一起準備面試、互相加油打氣,就像Tina說的,可能三五好友都拿到了Nike的面試,但是沒有人會耍心機的藏私,也不會有人故意給錯誤的資訊,而是彼此分工搜集資料,最後再互相討論、練面試。

Podcast EP31:MBA,然後呢?然後就把矽谷搬到台北了!-Wharton 校友 Lily、Kellogg 校友 Gino(上集)

好多學生想申請 MBA,都是希望能留在美國工作,更精確的說是:在矽谷工作。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兩位在矽谷、科技業工作的 MBA 校友- Wharton 校友 Lily、Kellogg 校友 Gino,來聊聊在矽谷工作的各個面向,以及他們生活在美國的特別經歷,一起來閱讀及聆聽他們的分享。

Amazon實習記》一個人做不出產品,UCLA Anderson MBA Angela:產品經理要懂得怎麼四處協商、找資源!

Angela實習期間剛好遇到公司制定明年方向的會議,也見識到產品經理跟不同部門協商的模樣,「假設產品經理一年會碰到5、6個產品,那他在這個會議中,就要向不同部門討論人力需求,首先他要讓其他人瞭解他想做的產品的重要性,希望能說服其他部門一起完成產品。」

Ross MBA Leo:對有心想轉職的人而言,MBA是一大利器

正值中午的咖啡廳裡,坐滿了來用餐的客人,跟Leo約吃中飯的我提早到了,坐在位置上邊聽著旁邊的人哀號今年夏天實在是太熱,邊用眼睛搜尋Leo的身影,突然眼角瞄到一位穿著水藍色吊嘎、戴著太陽眼鏡的酷男朝我這走來:「哇,Sabina,我們好久不見了!」他是今年剛從Ross畢業的Leo,很愛健身、騎腳踏車,古銅色的肌膚配上muscle,摁女孩你們自己想像吧(只能說我老公Eric走不同路線)!

MIT Sloan MBA Doreen:商學院兩年,是我職涯轉換的起點

台灣女生、MIT Sloan、百事食品、Google東京,把這幾個關鍵字拼湊起來所想到的人是誰?Doreen。MBA畢業後進入Google工作的她,至今已即將邁入第三年,Doreen從gmail這些開放給大眾免費使用的產品開始做起,常常跟公司的工程部門合作,解決使用者遇到的問題; 之後轉調到Google Play(應用商店)的Merchandising部門,她笑說:「我當時就好像應用商店的小編,常常在規劃app的促銷活動,例如母親節、聖誕節,分別要促銷哪些app。」

3個月上完必修課、同學都是產業專家 Cornell Johnson MBA Andy:一年制MBA,讓我每天都在挑戰極限!

聽過很多念一年制MBA的校友分享,都說那一年是在挑戰自我極限,學校課程安排不會因為時間較短而簡化,而是將每堂必修課的精華濃縮在幾個月內教完,如果沒有商學相關經歷,肯定每天都在挑戰自己。Cornell Johnson校友Andy表示,雖然課程緊湊,壓力不小,但這一年讓他有非常多的獲得!

因為 MBA 面試認識更多校友,成為申請的意外收穫!Insead MBA Chewei:面試第一準則,讓對方喜歡你! 

MBA面試是讓很多學生苦惱的事,不過錄取Insead的學生Chewei 所說,把面試看成一道菜,面試的回答是「菜餚美味程度」,討人喜歡比較像「菜餚的擺盤」,一場好的面試應該要兩者兼具。他說:「我每一場面試都在想,要展現真誠的自己,謙虛、有禮貌、討人喜歡,不會有自大、講話詞不達意、沒重點等負面人格特質。」

It’s Party Time! MBA的事實竟然是:「一路喝到掛」

以我的觀察,趴體似乎是美國社交很重要的途徑,大部分的美國人不喜歡嚴肅的人,他們喜歡好玩的人。所以每周三我們學院會固定辦happy hour,每隔幾周的周四(有時候是連續)會有CBS Social,在整個哥大校園,只有商學院的餐廳在七點以後允許酒精飲料的出現,但是hard liquid還是不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