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校資訊這麼多,該如何選擇?她說:親自參觀學校,總比未來後悔好

當時申請數間學校的Clare,為了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校,趁著工作到歐洲出差的時候,參觀了所有她感興趣的商學院,也因此愛上位於西班牙巴塞隆納的IESE。她表示,巴塞隆納的環境、氛圍很生動,會讓人感覺充滿活力,加上感受到學長姐不吝提供協助的精神,讓她真正愛上這個大家庭,最後也如願錄取。

比較中國、美國職場文化差異 他說:美國人做事像醫生問診

曾在中國電子製造業工作6年的Kellogg在校生Joseph,今年夏天在美國電子製造業的產品行銷部門實習,他比較中國及美國職場經驗,認為美國人做事重視邏輯、框架,就像醫生問診,先找出問題點,再用框架去解釋。不過在中國做事,常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因素,而且很重視人情關係,常常是先做再說,出了問題再來救火。

MBA資源何其多》認同永續發展價值觀,他善用MBA資源走出自己的路!

很多人認為,進入MBA未來就是要朝管顧業、金融業發展,卻忽略了其他產業的可能性,也忘了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會長久的道理。Ross的Alex過去就對農業有極大興趣,如今他因為想更了解環境永續發展議題,選擇攻讀雙學位,並善用MBA資源,爭取專案機會,走出一條跟別人不一樣的路。

有豐富經歷卻不知如何串聯?她選擇相信專業

Zoe大學時就起了要念MBA的念頭,從大三開始特別注重學業成績,並積極參加社團活動、到國外擔任志工、到外商實習,也曾參加每年舉辦的MBA高峰論壇,與我面對面聊天,畢業後更是選擇到外商公司磨練。儘管Zoe過去累積不少經歷,申請一開始卻不太知道如何將經歷串連,我陪著她找出與職涯目標的關聯,一起度過驚險的申請截止日。

MBA實習記》MBA的隱形價值,讓他帶領美國航空前進中國市場

就讀Ross的Andy在經過慘烈的面試考驗之後,成為今年美國航空leadership program中的唯一國際學生,在實習期間協助公司擬定前進中國市場的策略,並獲得公司高層好評。他在實習過程中,學到更多與美國人一同共事的方法,也將在Ross學到的溝通技巧派上用場,度過非常充實的實習生活!

金融業轉戰創業》因為INSEAD,讓她隨時充滿改變的動力!

INSEAD畢業的Joanne MBA前任職於金融業,回想自己敢走出舒適圈,勇於面對創業的挑戰,全拜INSEAD之賜。她認為進入INSEAD,就是希望有所改變,「你渴望改變,但是不知道從何開始,所以INSEAD教學生不要害怕嘗試新事物,讓我不害怕改變,讓我有動力去換環境,不論是開新公司或轉職,都先試了再說!」

不愛派對喝酒,擔心被貼上非典型MBA標籤?看她如何走出社交焦慮,找到自我定位

每次看到念MBA朋友的臉書,充斥著參加活動、派對的照片,你有點羨慕,又有點擔心自己不是派對咖,適合去念MBA嗎?MIT Sloan校友Jossy,也曾走過這一段社交適應期,嘗試過典型MBA活動後,發現自己真的不喜歡,最後還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社交方式,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並從各項活動得到更踏實的感受。

親愛的,一起出國念MBA吧!看個性互補的兩人,如何度過波折不斷的申請路

今年即將與未婚夫Joe一起前往CBS念書的Kris,兩人不論顏值或氣質都相當登對,每次出現在我舉辦的活動總會成為眾人焦點,但是一路陪著他們的我了解,能夠一起申請到同間學校,都是因為他們互補的個性,支撐著彼此走過這段不簡單的申請路,期待聽到兩人在紐約的更多獲得!

想在歐洲找到工作 IESE畢業的她說:學習動機比流利外語更重要

許多人認為在歐洲工作,第二外語一定要相當流利,IESE畢業的Elly卻認為,擁有基本第二外語能力,等於在向面試官展現你有強烈的學習動機,而這動機往往是最重要的。加上許多歐洲城市聚集大量外來人口,對於第二外語的要求已經逐漸降低,主要還是看你如何透過MBA這段期間培養更多技能,而且找到不需要精通第二外語的工作機會。

MBA畢業後的求職戰場》金融業競爭激烈,他靠隱形技能拚輸贏

其實能進MBA都擁有一定的專業技能,所以畢業後求職的最大賣點,除了過去產業知識,反而是一些隱形的技能,能讓你在面試官前脫穎而出。Hank認為求職有點像申請MBA的延伸,也再次運用我們先前申請時討論、整理專屬於他的人生故事,充分掌握自己的優勢後,再協調手上資源,並與應徵工作的技能需求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