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醫療背景不想被定型,跨領域挑戰 MBA!Duke Fuqua Robbin:找尋相似背景校友的例子,對自己更有自信!

很多人問我到底什麼樣的 profile 可以被 top 15 商學院的Adcom青睞,【錄取生申請心得】這系列的文章就是為了回答這問題而寫的,案例裡的學生大方分享他們是如何努力來達成 MBA dream。想像一下,這些已經被錄取的 MBA 學生,一年前也和現在的你一樣坐在電腦前搜尋資訊! 

 

【背景介紹】 

Robbin, admitted by Duke Fuqua(獎學金)

台灣大學 藥理所/ 陽明大學 醫技系

現任工作:AstraZeneca Taiwan 臨床試驗專員

工作經驗:5年

 

來看看即將成為頂尖商學院 Duke Fuqua 新生的她,這一路上的心路歷程、酸甜苦辣。

 

可預見的職場天花板,讓她想透過 MBA 看看更多可能

Robbin 碩士畢業後就到外商藥廠工作,直到兩年前,她發現自己已經對工作內容相當熟悉。同時,她也觀察到主管的工作型態以及外商公司在台的組織架構,大多數人都停留在中階主管的職位,之後的職缺往往會消失。這讓她開始思考:「在這家公司待久了,我已經看到了自己的天花板,是否有機會挑戰其他領域?」

其實 Robbin 想要在公司達成的目標,如果工作十年,或許有機會,但不確定性太高,加上她做的臨床試驗是為了藥品上市前做的工作,比較偏門,大家也較不熟悉,怕被定型的她不斷找尋出路。(延伸閱讀:醫學背景申請MBA,經歷遭到挑戰?Duke Fuqua MBA Renee:勇敢踏出舒適圈,相信自己也有好故事! 

於是 Robbin 在還沒有考 GMAT、對學校沒有任何認識的情況下找我聊聊,她說:「Sabina,我身邊完全沒有人走 MBA 這條路,所以我找你聊時,覺得大概有一半機會會被勸退,沒想到你竟然跟我說,『Why not? 沒有不可行啊!』,也給了我一些學校的資訊,讓我先開始做功課。」沒有人「一定」需要 MBA ,但我的確有很多學生,因為在台灣的職場,看到天花板,或者看到前輩的職涯,不完全是自己嚮往的,於是有了申請 MBA 的念頭。(推薦閱讀:我該念MBA嗎 ?五個你不適合 MBA 的徵兆

Robbin 認為,研究學校這門功課非常重要,尤其是在準備 GMAT 考試時,一開始只知道要考高分、(舊制)超過700分,但因為對學校不了解,沒有明確學校目標,準備的也沒有動力,「感覺就是在追著分數跑,卻不知道原因。」而她也是在研究學校的過程當中,越來越清楚自己的路。

工作內容重要卻難以量化,用方法凸顯自己作為

其實我對 Robbin 印象深刻的部分是,我們光是修改履歷就來回了好幾輪。原因在於她的工作涉及讓受試者使用未上市的藥物,而這些受試者的數量相對較少,因此在履歷中呈現這些數據時,需要一些技巧。 (推薦閱讀:掌握履歷三關鍵!想吸引面試官的目光就是該這樣

Robbin 笑說:「Sabina,一開始我完全抓不到修改履歷的重點,這跟我平常工作的想法很不一樣,我不知道要怎麼把我做的事講得很具體,又帶有漂亮的數字。我記得光是履歷就修改了兩個多月,期間還時不時跟你線上開會討論。」 

由於 Robbin 計畫畢業後要繼續待在醫療產業,所以在 career goal 的部分就必須特別留意,我們先是針對 long term goal 進行了討論,她則是上網做了不少功課,找找跟她相似背景的 MBA 校友,都在做些什麼樣的工作,對於未來有更具體的想像。 

儘管按部就班花了許多心力準備,Robbin 還是覺得自己跟 M7 學校沒有關係,「一來是 GMAT 分數,還有我的背景,雖然我都有看 Sabina 你的部落格,也看到醫療背景的學長姐成功錄取理想學校,但還是覺得那是倖存者偏差,不會是我。」後來在我跟其他校友的鼓勵下,Robbin 還是在 R1 交出申請,並獲得錄取。

跨領域者要對自己有信心,提早開始了解學校

Robbin 很慶幸自己趕上 R1 申請的期限,也因此獲得更大的信心,在 R2 挑戰了更難的學校。對於這段旅程,她認為跨領域者要對自己有信心,「我可以理解跨領域跨太多的那種不安全感,就會有種『差太多了吧?怎麼可能?』的感覺,但經歷整個過程後,我覺得真的要對自己有信心一點。」 (同場加映:A2GMAT x Sabina 2025錄取生分享會:面試不一定決定你是否錄取,但可以看出要刷掉哪些人

至於該如何培養信心?Robbin 認為可以從了解學校開始,透過學校官網看看在校生的組成、校友們的未來工作,或者是在 LinkedIn 上搜尋相似背景的校友聊聊,會發現有了這些例子,比較能說服自己其實是辦得到的。

Robbin 也提到,申請當下一直覺得自己應該要考到理想的 GMAT 成績,才能資格去思考自己適合哪些學校,「其實當你有想要念 MBA 的想法,就可以開始搜尋、比較學校資訊,之後寫 essay、練面試的時間也比較充裕。」

Robbin 最後跟我分享,在申請時可能還不太了解 Team Fuqua 的精神。錄取後同學們互助合作,對跨領域的她也展現極大的包容,會互相提點現階段該做的事、要報名的活動,讓她越來越能理解 Team Fuqua 的意義。相信 Robbin 這樣的感覺,會在進入 MBA 後更加強烈,也期待她跟我分享在 Duke 有趣的事!(延伸閱讀:Team Fuqua不只是一句口號!Duke Fuqua副院長Shari:我們樂於奉獻,將團隊擺第一

如果你確定想申請MBA,想跟Sabina聊更多,歡迎填寫免費評估表格,將會有專人與你聯繫喔!

想和Sabina有更多即時互動與問答嗎?歡迎關注Sabina姐分享MBA大小事,登愣 粉絲團或【Sabina姐分享MBA大小事 】LinkedIn專頁

對申請美國Top 30大學有興趣?歡迎關注RocketAdmit網站RocketAdmit粉絲團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