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latest news
Who is Adcom? – 帶你透視選學生的幕後「黑手」!
招生委員會(Admissions Committee),又簡稱 Adcom,他們就是把關所有申請文件(基本資料、履歷表、essays、推薦信)、面試報告的學校人員,每年的工作就是將下個年度的 class,用最傑出的、最多元的、未來有潛力的人才填滿。
Sabina -
找工作,大部份人一直遺忘的3件事
企業主會因為你「做過很多事情」而找你來面試嗎?或許,但如果可以寫出每件事情的成果,是不是更能表達你的優秀之處?與其讓老闆猜測你這些經歷背後代表的意義,何不告訴他你是怎麼做的,更重要的是,你「成就」了什麼?所以做過什麼專案,可以寫:專案協助公司簽到幾個客戶、或完成什麼目標;參加過社團,可以寫:當過某幹部,召集會員多少人等等。
Sabina -
誰說商學院是男人的天下?從 MBA 看女性優勢
MBA 一直很強調 diversity(多元化),國際學生要收一定比率、非商科學生要收多少,再來就是 - 錄取多少女生!歐美一直是特強調男女平等的,商場上也不例外,歐美 top MBA 每班平均有 35% 的女生,比十年前多了約 5%!我的母校 - 華頓商學院一直以來又是最愛女生的,我那一班 09年畢業有 38% 的女生,2013 年甚至有 45%!
Sabina -
MBA 教我的事 – 談判技巧超重要!
大家或許知道我的母校 - 華頓商學院有個有名的教授 Diamond,他的課在當時是有錢(點數)也不一定買得到;2013 年以前,華頓是用「競標」的方式在選課,每個學生一年級剛開學會有一筆點數,每堂課用競標的方式選擇教授、時間,我記得當時一開學有 5000 點吧,但是 Professor Diamond 的課最高可以標到 10000 多點!像我這樣傻傻選(買)自己想上的課的人,最後根本沒機會,那是誰有機會呢?像當年我親愛的老公那樣,買低賣高一些他沒有要上的課程,想辦法「套利」的人,才有機會在二年級上 Diamond 的課。
Sabina -
12年國教,接下來呢?大學怎麼選學生?
12 年國教,會考和選填志願的「賭博戰」鬧得沸沸揚揚,家長走上街頭,(其實我一直很好奇怎麼不是學生發起?)有人說政府「立意良好,相關政策有待改善」;也有人說「明星高中有什麼不好,幹嘛教改」。12 年國教旨在希望教育普及、減緩學生升學壓力、鼓勵多元教學,減少以往大家從國小開始就要拼命考試,沒上北一建中好像就沒有未來的心態。
Sabina -
━ popular
MBA月記
【4月專題】暑期實習前進 BCG Dallas!MIT Sloan MBA Jessie:對再生能源感興趣,要到能源重鎮德州實習!
MIT 的 Jessie 忙到一個段落後,我又約她聊聊。這次其實我心裡滿感動的,因為她是個內斂不過節奏明確的人,她不太參加派對、不強求社交,在 MIT Sloan 的 MBA 生活裡,靠著真誠與行動,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軌道,暑期實習即將前進 BCG Dallas 辦公室!
Podcast「MBA,然後呢?」
Podcast EP 40:MBA,然後呢?然後就變成矽谷投資人了!-Kineo Finance 資深副總裁 Lee Hsieh
對 Wharton 校友 Lee 而言,這個「然後呢?」,是從 MBA 畢業後加入投資銀行,歷經幾年高強度的金融職涯後,選擇跳進矽谷新創圈,成為 Deep Tech 投資人,一路走進 AI、機器人與醫療科技的世界。從分析 Excel 裡的財報,到走進一間只有 40 人、專做生物晶片的新創公司,Lee 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投資視角與職涯節奏。這集,我們聊聊他從投行到 VC 的轉變,也聊聊在 AI 崛起的時代,他怎麼看 MBA 的價值。
在校生的酸甜苦辣
競爭者從別的產業湧入,找投行實習難上加難! CBS MBA Wayne:競爭加劇,國際學生處劣勢!
CBS 在開學前就會舉辦不同產業的 Career Event,根據 Wayne 的分享,由於2023年管顧業、科技業的實習招募數據不佳,反倒是投資銀行的表現還不錯,導致2024年入學的學生要找實習時,大家都把目標指向投行,「所以投行的職缺總額不變,可是競爭者明顯變多,所以找投行實習變難了!」
Podcast「MBA,然後呢?」
Podcast EP 39:MBA,然後呢?然後就打臉自己創業了! -Preprican Co. 合夥人 Jennifer Huang
上一集,我們跟 Wharton 學妹、創立 Preprican Co. 的 Jennifer Huang 聊到她不擅長創業的0到1,還是個排斥做銷售的管理顧問,變成願意扛業績的創業家,這一集來閱讀及聆聽她的創業過程,以及當爸爸也成為她的客戶,是什麼樣的感覺。
Podcast「MBA,然後呢?」
Podcast EP 38:MBA,然後呢?然後就愛上扛業績的感覺了! -Preprican Co. 合夥人 Jennifer Huang
在申請 MBA 時,我們常常說要透過這過程認識自己,其實認識自己這件事,可說是一輩子的課題。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 Wharton 學妹、創立 Preprican Co. 的 Jennifer Huang,來聊聊她是如何,從本來排斥做銷售的管理顧問,變成願意扛業績的創業家,一起來閱讀及聆聽她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