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生的酸甜苦辣
Columbia MBA Fay’s Life:以為自己是社交咖,但怎麼跟阿兜阿聊天那麼難
前陣子跟在Wharton的Glen聊天之後,寫了一篇【美國不是文化大熔爐,而是個大拼盤】,他正在為文化差異和數不完的社交活動而苦惱,現在在CBS的Fay也是,她不諱言自己也同樣面臨難解的社交問題,Fay:「崩潰呀!怎麼跟阿兜阿社交這麼難呢?我之前是業務,念MBA前還以為社交是自己的強項,但來到這裡,整個對話換成英文之後就不行了,話題實在很難接下去啦。」
Sabina -
「申請陪伴」
崩潰!可以不要再重考GMAT了嗎?告訴你分數不高也能進好學校的關鍵…
最近和大家在週四喝一杯,讓我覺得我是不是口業造太多,太嚴厲了,顯然大家都很懼怕我(好啦我知道你會說是尊敬),但是讀者投書又一直問這個問題:「GMAT xx分要重考嗎,我...我可以不念嗎?!」基本上學生問我這個問題,大部分就是要討拍(大部分,不是你),你希望我說「恩您辛苦了,其實學校還是看工作經歷大於GMAT。」基本上這樣說沒錯,但是當其他申請者工作經歷很不錯,未來目標明確,essay花心思寫,GMAT又考得好的時候,你怎麼說服學校選你不選他?
Sabina -
Ask Sabina
工作經驗二年,可以申請到頂尖商學院嗎?
3年工作經驗是一個cut-off point,但沒滿3年仍可以申請的前提是什麼?你的公司很大、很有名、最好是國際知名的企業,舉例像是MBB(McKinsey、BCG、Bain)、Morgan Stanley、Facebook、Google。能夠進入這些公司,表示你有一定程度的優秀能力,而且這些公司的工作強度很強,你一年所做的專案可能抵過別間公司的二到三年,這是一個quality > quantity的概念!
Sabina -
在校生的酸甜苦辣
Wharton MBA Glen’s Life:美國不是文化大熔爐,而是個大拼盤
時間過很快,當時還在如火如荼的討論、改essay,現在Glen已經在Wharton展開新生活,而且開學一個月了!開學以來,他除了上課更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參加social event,希望能透過大大小小的活動來認識更多同學,也很努力在適應這種隨時隨地和別人social的文化,Glen:「可是...前兩星期我真的好不適應,每天下了課之後進行小組討論,討論完去參加party,party結束都三更半夜了還要打起精神來看case,而且幾乎天天都這樣欸!」
Sabina -
在校生的酸甜苦辣
Columbia MBA Fay’s Diary:終結社交失敗,我開始享受多元的交流
旅行的時候,diversity對我來說是體驗。去恆河要忍著髒污向下潛,在墨爾本一個人試著參加當地的旅行團,心裡存在的是亞洲的價值觀,但腳上走著的是不熟悉的土地,凡事都是新鮮,多元化對我來說是趣味的存在,所以我很喜歡在旅行中交朋友,擁抱各種異質性,享受短暫的衝撞。
Fay -
在校生的酸甜苦辣
Columbia MBA Fay’s Diary:我已經累到每天都要喝兩杯咖啡才能活下來
美國人真的很有事。從早上八點開始就有早餐會,九點開始各種課程,時不時穿插一些和學長姐討論的時間,team building,晚上還有optional的social event,或者是必須參加的party,沒有趴踢或活動的話,那一定有作業或case study要讀,而且隔天上課就要用。
F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