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美國、歐洲商學院氛圍大不同!他說:一個學習獨立,一個感覺像大家庭

MBA之前曾與親友一同開設醫療器材相關公司的Ted,對社會影響力有很大的興趣,除了在IESE參加相關社團之外,也申請到美國Darden當交換生,希望更了解美國社會企業的運作。體驗過歐美兩地商學院的他,見識到不同國家的社會企業經營模式,也感受到這兩個商學院營造出來的不同氛圍,讓他更珍惜在IESE的日子。

從美國商學院到美國職場,他深刻了解:鮮明的個人形象很重要!

今年從CBS畢業的Greg,前陣子找工作時吃了不少苦頭,在美國面試時,遭面試官質疑文化適應能力,找亞洲工作時,被質疑無心想回來發展,他自認應對進退做得不錯,卻無法讓面試官買帳。我聽了他的困惑後,認為他應該是因為缺乏鮮明的個人形象,使得面試官不記得他,這是亞洲學生的通病,因此練習表達及塑造個人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事。

邁向MBA的路,他走了7年,只因為:一旦開始就不輕易言退!

Victor找我合作前,已經歷了兩個代辦,都沒有得到理想結果。我們首次評估時,我不改問到底的個性,在電話中問了好幾個問題,「勸退」了當時還沒完全想清楚為何要念MBA的他。Victor經過職場的更多磨練,並深思MBA對自己的意義後,再次找我諮詢,我們一起討論他的人生經歷,並與工作經驗結合,完成屬於他的essay。

非工科背景,想當科技業PM?看她用3面向自我剖析

最近好多學生都想前進矽谷,為此我特別找了Wharton的學妹Janet聊聊,她用3個面向分析自己的優勢,並立定目標前進。我認為大家都能學習她的做法,從一開始有興趣的開始,一邊努力研究產業,一邊在MBA藉由不同資源,瞭解自己的興趣及專長,將之結合,逐步找到喜歡在矽谷工作的方向及原因,做最準確的自我市場定位!

培養未來科技業領袖,哈佛商學院與工程學院開設雙學位學程

哈佛商學院與哈佛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聯手開設雙學位學程,讓學生透過兩年紮實的訓練,取得工程科學碩士及MBA兩個學位。哈佛將透過教授完整的管理基礎,養成學生的設計能力,並強化學生對工程的理解,以培養科技新創的未來領袖,我覺得這個學程很適合未來有意要朝科技業產品經理發展的學生,提供大家參考。

善於理解包容,顛覆外國同學刻板印象!看他們在IESE,成為東西方交流的橋梁

最近邀請剛從IESE畢業的Ted、Sannie跟Elly來家裡吃飯,配著他們從西班牙扛回來的白酒跟橄欖油(超有心的,好感動!),天南地北的聊了好久!看著他們一路的成長,還被外國同學認為心胸開闊,很不像印象中的亞洲人,我想這就是台灣人的優勢,可以接受外來文化,又懂得自身傳統,是企業要向外擴張時,最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