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Podcast EP 18:MBA,然後呢?然後就賭上自己的 happiness了!-Wharton 校友 Wayne Hu

從 Wharton 畢業至今已經13年了,在我們跟同學聊天時會發現,人生中讓人開心的事物,跟金錢不一定有直接關係。 這一集我們與 Wharton 同屆的老同學、 現為 Tess Ventures 的 Partner 兼 COO-Wayne Hu 聊聊,他當初走上博弈事業的過程,以及他不太一樣的價值觀。

曾是演員的她,踏上申請 MBA之路!HEC Paris MBA Yentl:適當展現個人特色,相信自己辦得到!

HEC Paris 的 Yentel 以非商院背景的身份鼓勵大家,每個人都有個人亮點,要相信自己一定夠格,「在申請期間很多時候是自己不相信自己,要記得找到支持自己的朋友,讓他人理解你的優勢,不要放棄自己的特色,因為你沒有矮人一截。」MBA 學生的背景真的五花八門,不要在還沒開始嘗試申請前,就給自己設下限制!

疫情返台思考下一步,決定投入申請!CBS MBA Cosmo:入學後對 MBA 價值的體會更深了!

MBA是個什麼機會都有、什麼都可能發生的地方,而Cosmo在順利錄取CBS的J-term後,也有這樣的體會。原本的他預計念完MBA後,就回到台灣的製藥公司幫忙,現在的他說:「我是到了CBS後才更加瞭解什麼是『MBA 價值』,我認識了更多人、更多產業,大家都很樂於助人,也讓我想試看看不同產業。」

Podcast EP 17:MBA,然後呢?然後就從留學顧問變成投資人了!-Wharton 校友 Adam Cheng

當MBA申請顧問超過10年了,常常有人問我怎麼踏入這一行?每次談到這個話題,就不得不提到智夢教育創辦人Adam。這一集,我們要與Wharton學長、 現為KHL Capital的Managing Director -Adam Cheng聊聊,他當初為何創立留學顧問公司,以及成為專業投資人的歷程。

在美國找工作好難?UCLA Anderson 提供的資源、同儕的支持,讓她們放膽去闖!

我常常跟學生說,選 MBA 除了看排名之外,校友網絡的凝聚力也很重要,除了大家最常聽到的 Ross、Kellogg 這些以「團結」出名的學校之外,最近我的學生 UCLA Anderson 的 Tiffany、Amy 也跟我分享,學校是如何幫助他們找到實習、正職,以及校友如何實質的展現支持。

低GPA不代表進不了Top 15 MBA

GPA 3.0是申請Top MBA 的cut-off point,低於3.0學校當然會對你有所質疑,但你仍舊有機會用optional essay去彌補從前不在乎成績的年少輕狂,像我很多大學GPA低於3.0的學生,最後還是能申請上甚至M7的學校,除了工作經驗、GMAT成績以外,optional essay也很重要。Optional essay不同於其他的essay,它的主要功能是拿來解釋你的低GPA、career gap、推薦人為何沒找現在工作上的主管、已經有了一個台灣的MBA學位,為何還需要另一個MBA,以上問題你都可以在optional esssay裡好好解釋給Adcom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