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跟EMBA有什麼差別?哪一個才適合我?

面對不一樣經歷的學生,我通常會提出最適合他們的選擇,像是這幾年曾陪伴幾個工作資歷較長的學生申請到頂尖商學院的EMBA學程。大部分的商學院都提供MBA、EMBA的學程,兩種學程的相似之處在於授課老師及上課的地點都差不多,但是在上課內容、學程長度及學費各方面可能有些差異,快來看看兩種學程要找什麼樣的學生吧!

我該念MBA嗎 ?五個你不適合 MBA 的徵兆

我有一些學生,其實不是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為什麼要申請 MBA 的,或者說他想申請的原因有點歪,例如因為同學都在申請,因為就是想要出國;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接學生之前需要作免費評估!因為我想知道他/她目前工作多久、考試了沒、關於申請MBA的了解有多少、目前工作多忙、需要的幫助是什麼(也不是每個人都應該要找顧問),但我想最重要的是,我想知道他們「為什麼想念MBA」、「希望申請哪些學校」,說起來不符合我這個申請顧問的工作,但每年和幾百人問這些問題,久了我也有自己的一套「觀察不適合 MBA 的人的特質」,甚至還研發出「勸退申請 MBA 的方法」!

GMAT 成績對申請 MBA 到底有多重要?

因為每年舉辦 MBA 高峰論壇,我看過上千位的申請者,好多人問我這個問題 - GMAT 成績要多少才可以申請某某商學院?對台灣人(或亞洲人)而言,考試太重要了,畢竟我們大學以前的一生都在搞這東西;再者,對我們而言,考試太簡單了,畢竟我們有世界級的補教業,我們通常可以做出或者上網下載到最精良的考試技巧整理大全,我們甚至可以準確預測 GMAT 什麼時候換題(GMAT 考試約每個月換題一次),並且發明所謂的「機經」,在甫換題時蒐集各種題目,在快換題前背下所有答案應考。

學校教授、公司總經理…想出國念書,千萬別找這4種人幫你寫推薦信

申請MBA的文件裡,包含一到三封的推薦信,大部分學校要求兩封推薦信,也有少數學校,例如Michigan Ross,近年改成只要求一封推薦信。通常學校會希望你找現任老闆,如果你沒有這麼做,有些學校甚至會請你在optional essay裡解釋原因,因為學校在乎你近期的工作,不然MIT Sloan不會強烈建議申請者一律舉近三年內的例子,而你的現任老闆,就是最能為你現在的工作表現發聲的人。

到底要念MS,還是MBA?你只需要問自己四個關鍵問題!

會問這個問題的人,通常拿不定主意申請哪一種 MS,拿不定主意的原因是自己不知道興趣在哪,台灣學生很可憐的地方是,讀書讀到大學畢業,還是找不到自己的興趣,出國唸書的念頭來自於「我好像應該這麼做」,或是「因為不知道要做什麼工作」,也因為大部分有這個疑問的人,都處於這種階段,所以我不會鼓勵他們去隨便念一個 Master degree,因為就是多花一年,一年後畢業了還是問一樣的問題「我要做什麼工作?」

問自己五個問題,搞清楚可以申請到什麼樣的MBA?

假設你決定今年要申請 MBA 了,你有了幾年工作經驗,考了一次的 GMAT,正在前往大家說的 700 分的路上,把大學成績單翻出來,發現 GPA 有點低,整理從以前到現在做過的課外活動,好像有點少,目前有一些工作機會,要不要現在轉換跑道?這些問題,都是為了一件事。

A2- 補教名師教你申請 MBA GMAT 如何考高分

A2:「我考GMAT前有十年沒碰英文,所以那時也有去補習班補習,當初每100人只有不到5個人考破700,所以當初目標只是想考650唸個不錯的Master就好,當時發現每間補習班都是在教學生學文法背單字背句型,並沒有針對這個考試的考點做分析歸納,很多教學者也沒考過試,不了解GMAT的計分系統及臨場時間壓迫下怎麼做決策。」

為什麼要念MBA ?這會是你最初、最重要也可能是難回答的題目

你想念MBA,你想到國外工作,想跟全世界最優秀的、背景不同的人一起切磋學習,你想工作之後再重返校園學習更多東西,你想轉換跑道,也有人說就是為了更好的薪水。以上都對!我知道我很cynical,很喜歡訓話,但以上原因都沒有錯,都是很好的原因,我沒有要說「錯!」所以我把這篇標題叫做「深層的原因」,因為以上的原因都是 “What”,not really "Why"。

掌握履歷三關鍵!想吸引面試官的目光就是該這樣

我們講過怎麼參加活動、問校友問題,我們也擬定了你的申請時程表,終於,要進入實際申請文件的撰寫了。五月就會有學校開放申請明年秋季班了,Columbia Business School就是其中一個,我知道,你現在可能還在從GMAT 600多分前往700多分的路上,沒關係,你還是可以找時間先構思你的履歷表,因為很有可能等你考到理想成績的時候,deadline已經快到了,而你如果連履歷表都還沒著手進行,那你將沒有時間把三個essay寫好,以及聯絡老闆寫推薦信。

面對「什麼是你最大的失敗?」這一題,你會怎麼回答?

相對於我的美國、香港、中國學生,我發現我的許多台灣學生面對最大的失敗這一題,回答的內容總是無法讓面試官留下深刻印象,這不代表他們不曾失敗過,而是不知道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闡述失敗。所以我認為要知道該怎麼回答,應該先從心態開始調整,最重要的是,在年輕時就不要害怕犯錯,勇敢迎接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