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logg MBA Shawn:商學院畢業,搖身一變超級奶爸
「父親節快樂!Shawn,恭喜你升格為人父啦!」父親節前夕,我和Shawn約了一通Skype call,我們聊得欲罷不能,為人父母的我們,實在有太多共通話題可以聊。「Sabina,兒子出生以後,我老婆將我視為家庭生物鏈的最底層,什麼都是兒子優先,眼裡只有可愛兒子沒有我...」哈哈哈,聽到Shawn哀怨的聲音,我忍不住大笑,好像每個爸爸都會面臨這種窘境(按慣例要加一句我們家Eric除外),老婆手機裡本來都是與他的合照,生了孩子後,十張照片裡有一張是他的就要偷笑了,有點像是...路人的角色,oh不,可能再高級一點,是出去玩時,起身負責結帳的角色。
MIT Sloan MBA Doreen:商學院兩年,是我職涯轉換的起點
台灣女生、MIT Sloan、百事食品、Google東京,把這幾個關鍵字拼湊起來所想到的人是誰?Doreen。MBA畢業後進入Google工作的她,至今已即將邁入第三年,Doreen從gmail這些開放給大眾免費使用的產品開始做起,常常跟公司的工程部門合作,解決使用者遇到的問題; 之後轉調到Google Play(應用商店)的Merchandising部門,她笑說:「我當時就好像應用商店的小編,常常在規劃app的促銷活動,例如母親節、聖誕節,分別要促銷哪些app。」
Chicago Booth MBA Sam:跟多數人不同,畢業後我選擇回到台灣
Sam從世界頂尖,也孕育眾多諾貝爾得獎者的芝加哥大學商學院 – Chicago Booth畢業之後,順利進到BCG(Boston Consulting Group)台北辦公室工作,他說:「BCG在世界各地都有據點,我那時候其實很掙扎,是要留在美國,去中國,還是回台灣的office。」對大多數MBA學生而言,台灣的就業環境不比另外兩個國家,以投資報酬率來說,也很難在短期內回本,但這裡是家人所在的地方、是熟悉的職場環境、也是充滿成長回憶的故鄉。
Wharton MBA Glen: 勇於創新、接受挑戰,工作經驗兩年也能上頂尖商學院
熊大出現了!!很多女生看到這張照片會少女心爆發,也很想跟熊大合照一張;看到熊大你會想到什麼?當然是風靡全台灣的通訊軟體Line!待過Line, 在Google, Intel實習過,這些都是鼎鼎有名的公司,上個禮拜剛飛抵Philadelphia,即將開始兩年的Wharton MBA生活,他是我的優秀學弟- Glen。
Columbia MBA Eugene:長期擔任CBS的面試官,我對台灣人非常有信心
如果你曾經跟CBS的校友、admits聊過天,那麼你一定聽過這名字- Eugene,我也久仰他大名,沒想到他說自己也從學生口中,常常聽到我的名字。1996年從Columbia Business School畢業,就讀CBS那兩年時,是學校的台灣同學會會長,他說:「CBS有很多校友在各領域發光發熱,例如遠東集團董事長- 徐旭東、晶華酒店集團董事長- 潘思亮,還有政治人物- 連勝文。」畢業後四年,Eugene開始當起面試官,幫學校面試想申請CBS的台灣人,連學校每年都會來台灣辦的info session,也都是Eugene在接洽和規劃,「就算我那陣子不在台灣,也會特別飛回來籌辦這活動。」
Columbia MBA Fay: 別人三十歲的夢想是買房,我則買一個MBA學位
Fay是我很欣賞的學生,怎麼說呢?如果快遞界的使命必達是聯邦快遞,那電機工程界的使命必達絕對就是Fay了,她2015年參加MBA高峰論壇,第一次和我碰面,那時候她還沒考GMAT,可是她很確定的和我說,我一定會申請。跟著我上課、合作、寫 essay,反正就是我說什麼她做什麼,使命必達就是她了。有時候我很心疼她的認真,身為家中的經濟支柱,她必須相信自己可以將一切做到最好,還好她生性樂觀,對自己的人生也很有想法,很多人三十歲的夢想是買房,但對她而言:「我三十歲的夢想是買一個MBA學位,雖然經濟上吃緊,但700萬花下去絕對值得。」
Harvard MBA Joey:24歲進入哈佛,我需要比別人花更多力氣才能生存下去
24歲,沒什麼工作經驗的人進到哈佛MBA,Joey 說和他一樣年輕的哈佛同儕,聚在一起聊天的第一句話不是問之前待過的產業或公司而是:「說說你的故事吧!(What’s your story?)」,畢竟年紀輕卻能夠打敗眾人進到哈佛,除非有非常顯赫的家世背景,否則一定是有特別的故事,足以讓Adcom認為,他能在頂尖的商學院裡立足。
Kellogg MBA Hudson: 靦腆的台灣男生,一樣有機會申請上頂尖商學院
很多來找我諮詢的學生,被我問到為什麼想念MBA,通常都是回答:「最近在工作上遇到什麼什麼瓶頸」「主管的生活型態讓我不敢恭維,我不希望之後變成他那樣」「念了MBA可以讓我有更廣的職涯選擇」但是Hudson打從一開始就很清楚自己將來要做什麼,任職於富邦金控的他,在長期和客戶接洽的過程中,接觸到客戶的私募基金以及投資公司等這類項目,發現自己對buy side有很大的興趣,希望能透過MBA讓自己更快速的朝目標前進。
無工作經驗,24歲申請上哈佛商學院》主動積極、多方嘗試,用豐富閱歷打動面試官
在美國度過童年,12歲回到台灣,20歲出版第一本書,23歲進入瑞士銀行證券研究部門工作幾個月,24歲進入哈佛商學院。對於 Joey 申請 MBA 的時候,完全沒有當兵以外的工作經驗,很多人頭上開始有個大問號:「為什麼沒有工作經驗,可以申請上哈佛商學院?」一般來說,要申請歐美的頂尖 MBA,申請時的工作經驗約三到五年,入學前四到六年,低於這個工作年資,便很少有人能申請上商學院,當然,哈佛和史丹佛是兩間平均年齡稍微低一些的商學院,只是除了當兵以外沒有工作經驗,還是難上加難。
Chicago Booth MBA Johnny:待在BCG,管理顧問是讓我一輩子不會膩的工作
Johnny 申請當年是台灣的風雲人物,因為他以一個土生土長台灣男生的身分,難得的拿到了很多個 M7的錄取通知,接著暑期實習到了前三大管顧公司之一的 BCG工作,又拿到 return offer,就是大家口中的「人生勝利組」。更棒的是,在 MBA第二年又交到了那麼棒的女朋友(也是我們學生),根本就愛情事業兩得意!以下就是 Johnny 怎麼從 “nerdy” 的芝加哥大學商學院到 “nerdy” 的 BCG的過程,管顧業除了實事求是之外,其實還要懂得說服客戶接受他們或許不想接受的事實,以下是 Johnny 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