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工作看產業?Wharton MBA Hanfei:成為各項職能的佼佼者,才不會被淘汰!
時代變化得太快,沒人能保證去了最紅、最大的公司,就代表有個長期飯票的保障,所以要讓自己變得無可取代,你的專業能力就是最佳武器。Wharton校友Hanfei認為,做何種職能、在什麼時期加入公司,都是攸關你未來發展或獲利的重要時機,「如果可以的話,讓自己成為每個function的前5%,讓自己無法輕易被取代!」
在美找到工作≠保障!沒抽到工作簽證職涯遭中斷,他靠著校友連結重返亞洲!
MBA畢業後在美國找到工作,生活就有保障了嗎?我聽著Leo跟我分享的心情,想起這幾年看到學生計畫留在美國發展的渴望。隨著美國政局改變,可能影響國際工作者的消息更是時有耳聞,所以我總是以此勸告準備申請的學生們,一定得加強自己的技能或有個備案,畢竟你在別人的地盤上工作,就得忍受隨時都可能面臨改變的風險。
模擬面試被問倒,好過實際面試遭拒》不斷挖掘心中答案,他找到走下去的動力!
儘管Andrew看來已經有念MBA的動機,但是在與Wharton校友Eric模擬面試的過程中,還是發現一些未想透的地方。他說:「Eric的問題很尖銳,會讓你開始對寫過的essay有點遲疑,只能不斷往內心找答案。回頭想想他的問題其實很有道理,如果我沒有再繼續挖掘自己的內心,就找不到想讀MBA的最終目的。」
Stanford以人為本,剛入學的他說:處處感受到學校用心!
一提到Stanford,大家都想到創業,不過在校生Mr.S說,學校提供的資源很多元,因為GSB前院長、同時也是Ford Motor前總裁的Arjay Miller從70年代就開始提倡均衡卓越的文化,奠定了GSB在各領域追求平衡及榮譽的校園文化。從數據來看,GSB在國貿、行銷、會計等專業領域都名列前茅。
台灣資源少、市場小 資深顧問:要與世界接軌,先打破心中框架
Booth校友Jason每年都到兩岸頂尖大學徵才,並參與beBit公司內部的招募面試。他觀察中國學生參加徵才相當踴躍,提出的問題很貼近未來職涯的發展;台灣學生因為較少接觸國際企業的機會,相對較不活躍,問題也都侷限在比較基本的層面。雖然如此,台灣學生的臨場反應卻讓Jason印象深刻,而且對未來都有屬於自己的想法。
創業受挫後的省思…他想做得更多,決定挑戰MBA,勇敢dream big!
創業不簡單,營運管理更不容易,我的學生Julio創業後計畫展店,卻因組織架構不清、與合作夥伴意見分歧,讓他備受打擊。也是因為這次的挫折,讓他有機會反思自己想要什麼、又缺少何種能力,他發現自己想做的不只是開店,而是培養自己的團隊,宣揚台灣文化,因此決定踏上申請MBA之路,今年要成為UCLA Anderson一員。
打破金融業的各種迷思》創投董事:這一行報酬不少,但別只為了賺錢而入行!
Wharton校友、創投董事Adam認為近年來金融業包山包海,不一定要有商學背景才能進入這一行,像是台灣很紅的生技股,就很需要有生技知識及經驗的人才。不過他也強調:「你若在金融業,錢絕對不會少,但你不該為了錢而進入金融業,因為這不是個簡單的工作,如果你沒興趣、沒熱情,絕對沒辦法做好這些事!」
企業數位轉型勢在必行,他說:想獲得客戶信任,管顧業要有所改變!
Jason從Chicago Booth畢業後,再度回到管顧業,深刻感受到2011年之後的市場,變得跟互聯網很有關聯,讓管顧業面臨了很大衝擊。過去習慣做全球策略的顧問公司,跟不上兩、三個月就有所改變的市場,他在此時看到了數位轉型的趨勢,決定加入beBit台北辦公室。
競爭對手不只是MBA學生,為此他不放過任何實習機會!
各國醫療產業體系有別,加上對專業背景的要求較高,所以就算UCLA Anderson的學生Larry之前已有藥廠經驗,在美國也不一定派得上用場,所以他能拿到實習機會相當難得。此外,Larry的競爭對手不僅是MBA學生,還有很多來自醫學院或正在攻讀博士角逐實習機會,面對未來就業,他說絕不能錯過任何學習機會!
經歷與競爭者相似,如何在面試突圍?她學會展現個人特質,讓面試官留下印象!
我的學生Sandy拿到面試通知時,距離面試只剩一周時間,雖然她之前就上過面試課程,還是無法避免在模擬面試時被問倒,尤其是當模擬面試官問到「跟其他有類似經歷的人比起來,妳有什麼不一樣?」時,她突然答不出來,最後靠著仔細思考她的人格特質為何,並加以連結過往經歷,在真正面試時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