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ark
USC Marshall MBA 2008
現任職於Google Japan,同時也是worklifeinjapan.net共同創辦人
Sep 29, 2016
來到日本第8年的38歲, 第一次轉職就挑戰了世界級難度的 Google。 經過1年多的奮戰終於有了成果, 將在10月開始我在日職涯的第二章。 雖然有很多事情不能講很清楚, 還是想藉著這個機會分享我的經驗給大家參考。回頭看了自己的工作經驗, 不能說有明確的規劃,更不是走精英路線, 只能說跟大家走了一條很不同的路。 也因此我不想給大家一個錯誤的結論, 好像只要有目標, 不斷努力就能夠上 Google , 除了該做的東西之外還有很多不能控制的變數, 而成功機率的高低就是在你能把運氣的比例降低到多少。
GOOGLE的0.1%錄取率
平均來講, Google 的一個職缺會收到250到1000份履歷表, 這就是第一個門檻, 換句話說, 你要有能力在1000人裡凸顯而出, 才有機會拿到面試的機會。 對於我們這種標準差沒有2.5以上的人, 就只能想辦法從不同的能力和經驗裡湊出一個 Google 會有興趣的組合, 然後在履歷表上表達出來。我的情況是在日本的這八年接觸了當時還算不是顯學的行動支付產業,也參與了不少日本跟國外公司合作的案子。 累積的經驗剛好遇上了最近幾年的行動支付熱潮。 策略來講就是走利基市場, 降低競爭強度。 等到了天時地利,Google 剛好在找這方面的人, 我就因此拿到了面試機會。
面試準備
因為我申請的職位不是技術職,所以面試並沒有什麼讓我太意外的問題。第一類的問題就是深入詢問履歷表內的經驗 (在 xxx 的經驗裡, 你覺得最 yyy 的東西是什麼)。 第二類是假想性的問題 (如果在 zzz 的情況之下, 你會怎麼做)。 和其他公司的面試比起來, 我感覺的到 Google 問題的目的很明確。 與其想知道你之前的工作細節, Google 更想藉由這些經驗來引出你的個性和做人處事的方法。 Google 很認真的想找出適合Google文化的人, 也就是在 Google 的前人事總管提到的 Googlyness :
●享受興趣 (enjoying fun)
●聰明但是謙虛 (a certain dose of intellectual humility)
●嚴謹自律 (a strong measure of conscientiousness)
●在不明確的環境裏感覺自在 (comfort with ambiguity)
●在人生中有過特別或是有膽識的經歷 (evidence that you’ve taken some courageous or interesting paths in your life.)
這也代表了在和Google面試時其實很難做假, 畢竟江山易改, 本性難移, 人的行為舉止到了30多歲時已經不會有什麼劇變。 Google也會安排很多不同單位和背景的面試者,以全方位去研究面試者的履歷和個人特質。 在這種情況我的做法其實就是誠實, 把自己的興趣, 喜好, 甚至是弱點都表現出來, 讓雙方可以在平等的條件下來決定互相是否適合。 雖然我已經來日本8年, 講寫日文還是我的弱點。 原因是因為我一直是面對非日本的公司, 溝通都是用英文。 公司內部的會議雖然幾乎都是日文, 大家也都習慣了我這個外國人亂講日文再摻英文。 其實一年前我曾經也有一次和 Google 面試的機會,當時就是因為工作需要比較多的日文而沒有進行到下一關。 這次的電話面試時, 我也誠實的提出我對自己日文的評價。 不過Google可以接受我的日文程度, 第一次面試也用了一半時間講日文之後到最後一關就都是用英文。 最後我也順利的通過所有的關卡拿到了offer。(Google真多台灣人才,快來看看台灣女生如何前進Google總部)
人脈的重要性
那有沒有認識Google的員工到底重不重要? 簡單的回答就是有, 但是前提是你本來就有能力通過所有的面試。 我是覺得人脈的效果就像乘法。 如果能力越好, 再加上人脈的話相乘效果就會越大, 但是如果沒有能力的話, 零不管乘多少結果還是零。 在日本的8年我認識了不少在 Google 工作的朋友, 這次的契機其實也是其中的一個的朋友拿了我的履歷, 幫我選了兩三個職缺, 其中一個就是我這次拿到的 offer。 雖然他在錄取的決定上沒有任何影響力。 但是他了解 Google 內部組織, 知道哪些缺比較適合我。 如果沒有他的幫忙, 說不定我就會錯過這個機會, 所以我覺得人脈不是必須的, 但是如果在對的時機是可以利用上的話是可以事半功倍的。
到了 GOOGLE 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起點
Google 給一般人的印象就是薪水福利社風好, 才會一直是大家最想要去就業/轉職的公司。 但是 Google 為什麼會敢提這麼好的條件, 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要確定你不會有了這些條件就安逸下來。 Google 要的 Googleyness 其實就是代表了這種心態: 不只是你能為Google做什麼, 進了Google 之後你自己想要利用這些資源做什麼也是一樣的重要。 這個月開始我就是個老菜鳥Noogler (New Googler)。 接下來會怎麼樣呢? 我不知道但是也很興奮!(同場加映: 待過Google及Facebook,華頓畢業生的超強面試祕笈)
看完這篇文章,你覺得哪個朋友也應該看看這篇呢? 用三秒鐘的時間分享給他/她吧!
如果你確定想申請MBA,想跟Sabina聊更多,歡迎填寫免費評估表格,將會有專人與你聯繫喔!
想和Sabina有更多即時互動與問答嗎?歡迎關注Sabina姐分享MBA大小事,登愣 粉絲團
圖片:來源
本文轉載自worklifeinjapa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