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4月專題】暑期實習前進 BCG Dallas!MIT Sloan MBA Jessie:對再生能源感興趣,要到能源重鎮德州實習!

MIT 的 Jessie 忙到一個段落後,我又約她聊聊。這次其實我心裡滿感動的,因為她是個內斂不過節奏明確的人,她不太參加派對、不強求社交,在 MIT Sloan 的 MBA 生活裡,靠著真誠與行動,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軌道。(推薦閱讀:不愛派對喝酒,擔心被貼上非典型MBA標籤?看她如何走出社交焦慮,找到自我定位

課業

-到泰國做 Action Learning 專案,打開國際視野

Jessie 這學期修了一門 Action Learning 的課程,對東協國家的企業做顧問專案,春假去了泰國做 project。她說那是一段充滿文化衝擊又收穫滿滿的經驗,不只是學到了跨文化溝通的方式,也更清楚自己喜歡什麼樣的工作情境。

Jessie 表示,在泰國時,剛好分到跟兩個泰國 Sasin 商學院的學生一起做專案,「透過實際跟泰國企業合作,更加了解東南亞的工作文化。」我在 Wharton 認識的摯友也是來自泰國,我也跟 Jessie 分享了我在泰國的經驗。

招募

-對再生能源感興趣,實習前往 BCG Dallas

真正讓我驚喜的是,Jessie 已經拿 BCG Dallas 的實習 offer,非常替她開心!她即將在6月開始到 Dalls 實習,而 Jessie 也跟我分享,當時她也在 MIT 的實習職缺網站上,找到一個建設業的能源再生專案職缺,並拿到面試邀請,不過當時已經拿到 BCG 職缺,就沒有繼續深入。(畢業後也到 BCG Dallas 的還有他,北美就業市場旺 Duke Fuqua William:好好把握機會,在北美管顧業闖一闖!

德州自從疫情後,成為不少 MBA 學生的首選,有人跟我分享搬到 Austin 的原因是關稅友善,也有很多吃喝玩樂的地方。我也好奇 Jessie選 Dallas 做實習的原因?她說:「因為我對能源領域有興趣,而德州本身就是能源重鎮。」

更棒的是,她在 Dallas 的 BCG 團隊裡,還遇到兩位也是台灣來的 MBA 學長姐(其中一位還是 MIT 校友),讓她覺得在陌生的城市裡也多了幾分熟悉感。

對於找到實習,Jessie 如釋重負,她笑說:「第一個學期的努力以及犧牲的社交生活,總算沒有白費,剩下的三個禮拜寒假可以好好休息,看看不同城市。」她也分享,在找實習時,就算跟美國沒有任何連結,只要能說清楚為什麼對那個城市/辦公室有興趣,就有可能被錄取,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在送出履歷之前,要找到公司內願意 promote 你的人。(推薦閱讀:美國景氣差,找實習有難度?Berkeley Haas Jess:及時改變策略,提高面試轉化率!

-找管顧業填志願有技巧?

Jessie 也跟我分享了當初找管顧業實習的一些小技巧,參加顧問公司到校舉辦的活動之後,就會進入 Coffee Chat 流程,「在這個階段,你就要跟想申請的辦公室的人聊,之後在送申請文件時,就要排出前3個想去的辦公室。」(延伸閱讀:美國景氣差,找實習變得困難!CBS MBA Vincent:運用過往人脈及工作經歷,讓我獲得 TikTok 實習機會!

Jessie 笑說:「Sabina,關於排出前3個想去辦公室的說法,眾說紛紜。有人說你要百分百 commit 一個辦公室,才會被選中,有人則說只要有填就有機會,不過最基本的就是你一定要認識那個辦公室的人,有跟他們聊過。」

這些 MBA 學生申請暑期實習的履歷,會依照志願發送到不同辦公室,如果第一志願被刷掉,則會到第二志願的辦公室繼續審核。

這兩年美國就業市場的景氣不算太好,導致 MBA 找實習的方式有點變化,像是很多公司的招募不照過往流程,改以 rolling 或者 case by case 的方式進行,所以學生只能隨時維持機動性,視情況投履歷、面試。

雖然我在現階段可能幫不上什麼大忙,不過我也盡量幫學生跟 MBA 校友任職的公司媒合,有幾個學生在等待暑期實習的offer 期間,也做了一些遠端實習,都是很不錯的嘗試。(推薦閱讀:新發現的興趣,成為找實習重點項目 Wharton MBA Clea:在 MBA,挑戰了很多想都沒想過的事!

社交

-內向者的社交模式,也可以很有力

時間真快,Jessie 到 MIT 也快一年了,她嘆口氣說:「唉!感覺比想像中的還久,課業、找實習佔掉太多時間,沒什麼機會社交。」她不是一個會說「我熱愛社交」的人,所以大多時候都不在派對上,而是更傾向參加一些主題明確、有收穫的活動。但也因為這樣,她也慢慢懂得怎麼把握每一次有意義的對話,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延伸閱讀:申請MBA,內向是加分還是扣分?Berkeley Haas MBA Hope:向面試官吐露心聲,意外得到正面回應!

我覺得 Jessie 這樣知道自己所需,願意逐步跳脫舒適圈,找到自在的與人交往模式,其實滿好的。像我以前在校時就是 party queen 風格,可能滿場飛跟大家打招呼,但跟每個人的連結比較淺,不過幸運的是,還是找到一輩子知心的朋友(以及人生伴侶 Eric)。

Jessie 表示:「我不會說我特別喜歡這些社交活動,但我知道它們讓我學到很多。」有這樣的體悟就很難能可貴了!因為很多人會覺得:MBA 學費這麼貴,我一定要上很多有名教授的課、參加很多 party、認識很多朋友,可是事實是,不是每個人都要把 MBA 活得像社群媒體上一樣光鮮亮麗,找到自己的節奏、走出自己的故事,才是最棒的過程。(不可錯過這篇:調整社交心態,順利轉戰管顧業  Kellogg MBA Satrina:感謝學長姐為我找出盲點,讓我克服社交恐懼

雖然如此,最後我還是媽媽魂上身的跟她開玩笑說:「這個暑假給自己一個小小目標,好不好?交一個 life-long friend。」她笑得有點心虛地說:「這壓力好大喔!」但我知道,她已經在路上了。

先預祝 Jessie 在 Dallas 的實習順利,也別忘了你不是孤單一人走在這條路上!期待聽到你分享更多精彩的故事喔!

如果你確定想申請MBA,想跟Sabina聊更多,歡迎填寫免費評估表格,將會有專人與你聯繫喔!

想和Sabina有更多即時互動與問答嗎?歡迎關注Sabina姐分享MBA大小事,登愣 粉絲團或【Sabina姐分享MBA大小事 】LinkedIn專頁

對申請美國Top 30大學有興趣?歡迎關注RocketAdmit網站RocketAdmit粉絲團

LEAVE A REPLY

Please enter your comment!
Please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