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台灣MBA高峰論壇,5月13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熱鬧展開,雖然一早就飄著小雨,但還是有近千名MBA校友及與會者不畏風雨前來,好像與今年的主題「邁向成功之路」相呼應。
為了想讓MBA錄取生及校友交流,Sean Lin(芝加哥大學Booth商學院校友、美商亞培糖尿病照護事業部台灣、香港及韓國總經理)在2005年創立MBA高峰論壇,從當年一開始的50人小聚會,一路舉辦到今年,已經是個吸引上千名大學生、年輕上班族與會的大型論壇。我的母校Wharton今年更是論壇主要贊助學校,有幸身為其中一員,為台灣MBA社群盡一份力,就算忙著趕場主持及演講也開心。
商學院人人各取所需,有目標才不迷失
今年很榮幸邀請到台灣投信業最年輕女董座-摩根資產管理台灣區負責人暨摩根投信董事長 Judy(石恬華)擔任主講嘉賓,她不吝與我們分享職涯歷程及與MBA的淵源,也讓我有不少啟發。
Judy雖然已在投信業耕耘十幾年,但熱愛人文藝術的她,多年前也曾面臨是否要將金融業視為職業的關卡,然而,是一場公司派她參加的海外訓練,改變了這個狀況。她回憶:「那場宛如小型MBA的海外訓練,對我來說是個轉捩點,當時我深刻體悟到,要留在這行,勢必得面對現實,加強我的財金知識,否則就得轉行。」(同場加映Judy專訪:國際競爭激烈!台投信業最年輕女董座:走出去才看見自己不足)
選擇留在金融業繼續打拼的Judy形容當時的自己「求知慾爆發」,短時間內便申請到芝加哥大學Booth商學院位於新加坡校區的EMBA學程,開始課業、事業蠟燭兩頭燒的空中飛人生活。
由於EMBA是個重大投資,Judy也見識到同學們都相當了解進入商學院的目標,不論是拓展人脈、尋求金主種種需求,她說:「每個同學來商學院都是各取所需,我則是要來補起知識的缺口,我很清楚自己要什麼,所以EMBA的那20個月課程,就是我這輩子最用功的時候!」
從找答案到問問題,受用無窮的思考力
Judy也分享了就讀EMBA時的幾點收穫,其中一點更是挑戰台灣人的過往習慣:別再嘗試找答案,要學著問問題。她說:「東方人面對一件事,習慣找答案,因為我們沒有答案會慌張;受西方教育的人,著重在問問題,也會不停挑戰那個既有的答案。」
這些在職場上稍微能感受到的東西方思考差異,回到校園以後感受更為深刻。Judy說,當一個人長年以慣用的方式做事,就不會有思考其他方式是否可行的能力,而學習發問,對她及工作都有了根本的影響。(延伸閱讀:BCG顧問公司合夥人JT Hsu分享,找出真正問題才考驗功力)
她進一步說明,當時公司面臨邁向全球化、與國際接軌的過程,西方人那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作法,對於向來習慣找答案的同事們,是相當大的衝擊。她也逐漸發現,真正困難的是要改變公司文化,「我一直記得,剛開始推動全球化的過程,很多同事都會問『我們做錯什麼了嗎?為什麼每天都要被問這麼多問題?還要我們思考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直到三、五年後,大家才比較熟悉不斷發問的模式。」
MBA不一定是職涯解方,有確切目標才走得遠
因為擁有確切的目標,讓Judy從EMBA得到不少收穫,不過她也反問現場觀眾,「MBA就是職涯的解方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因人而異,她說:「學歷只是敲門磚,我覺得台灣年輕人要對MBA有更正確的心態,MBA給的是資源及環境,但不是所有瓶頸的解答。」
現場觀眾好奇Judy面對金融業的各種挑戰,如何調適及激勵自我成長?她表示:「我常常會思考的是,擺在眼前的機會,有沒有辦法充分發揮我的優勢,並幫助我克服劣勢。」
Judy分享過去在EMBA修過的營運管理課程,是她較不熟悉的領域,直到接下董事長一職,才明白企業的根本就是營運管理,「後來我才發現,那些讓你害怕、無感的事,最終都會影響到你有感且熱情的領域,所以不要排斥任何機會,擁抱每個挑戰,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有什麼樣的收穫。」
Judy認為,沒有人能幫你找到職涯方向,找尋的過程必須保持彈性,常常微調也很正常,重點是要保持信念,「堅定的『信念』會成為基石,而『熱情』則是這一路上的燃劑,如果遇上燃劑沒了的狀況,則要靠著『執著』咬牙撐下去。」
看著台下一雙雙發光的眼睛,我可以感受到年輕朋友對Judy的分享深有所感,也希望未來能繼續聽到Judy站在金融業第一線的職場觀察,一起幫助台灣人站上世界舞台。
還在扼腕錯過今年的台灣MBA高峰論壇嗎?別忘記鎖定接下來推出的論壇專題報導喔!
2016年台灣MBA高峰論壇主講嘉賓專訪:Yahoo亞太區董事總經理- 鄒開蓮 : MBA是場淘汰賽,你準備好參賽了嗎?
看完這篇文章,你覺得哪個朋友也應該看看這篇呢? 用三秒鐘的時間分享給他/她吧!
如果你確定想申請MBA,想跟Sabina聊更多,歡迎填寫免費評估表格,將會有專人與你聯繫喔!
想和Sabina有更多即時互動與問答嗎?歡迎關注Sabina姐分享MBA大小事,登愣 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