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 大學念國企系,系上有些教授建議學生畢業後不一定要考商研所,而選擇先工作累積職場經驗,再考慮出國唸書,她很認同這個想法,所以大學也積極到企業實習。
畢業後,因為父親從事金融業,因此多少耳濡目染,覺得金融業腳步很快,應該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於是先後到了一個基金公司和外資券商做業務,做到第二年開始有自己專屬的業務範圍了,但剛好因為公司人事調動,有些同事想出來創業做有機品貿易,自己也想去試試看,於是離開公司。
雖然新創公司作的不錯,但是後來因為合夥同事們的人生規劃各有不同,加上一直以來沒有打消念 MBA 的念頭,所以開始準備考試及和顧問合作申請,最後順利申請上心目中的第一志願 – 哥倫比亞商學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 CBS)。
一進到商學院,最大的收穫,JL 覺得就是認識好多不同背景想法的同學!她覺得在台灣,身邊的同學朋友們,大多都是作金融或行銷,但是她在 Columbia,除了認識到真正作過大型創投、私募基金的同學外,也有許多同學是在國際知名的大企業裡作營運、人事管理,聽到她們的經驗,覺得她們所待過的企業規模和眼界,真的是另一種層次。
JL 說,在學校學到最多的地方,其實是從同學身上;她有個同學是念西點軍校(The US Military Academy at West Point)的,因為在韓國服役,認識在 Samsung 任職的太太,後來兩人一起進口韓國美妝到美國,來念書以前,公司市值已經很可觀,很多創投搶著要投資。還有一個同學,當過運動員及藝人經紀人,手下曾帶過史恩康納萊(Sean Connery)和布魯斯威利(Bruce Willis)!
商學院第一年就要找暑期實習,JL 進學校之後,從同學們及課堂上,更清楚自己想做私人財富管理(Private Wealth Management,PWM),雖然同樣是銀行業務,但是以前的工作沒有面對到終端消費者,而私人財富管理,需要面對擁有許多個人資產的投資人,直接推薦有效的資產管理,JL 覺得這樣的工作可以學到更多;JL 一共面試了三家外商,最後選擇一家瑞士商的 PWM,在新加坡實習。
除了 PWM 以外,JL 也參加了一些特別的產業講座,其中包含運動管理產業(Business Management);除了接觸到以前作運動員經紀人、媒體的同學外,JL 還參加了 Sports Business Club,到 NBA(國家籃球聯盟)、NFL(國家美式足球聯盟)總部作企業參訪,參觀藍網、尼克隊的辦公室,和該隊的策略顧問、市場開發部門辦講座對談;她除了認識這個產業,也聽到 NBA/NFL 對於社會責任(Social Responsibility)的看法及規劃,原來這些聯盟,除了積極開發新市場,長期以來也鼓勵球員們多作慈善公益活動,甚至有一個社會企業部門,專門負責這項業務。對從台灣去的 JL,這是個很特別的經驗,也讓她大開眼界。
過完第一年紐約 MBA 生活的 JL,最大的收穫還是認識各種不同背景國籍的同學們,學校有曾在百老匯做舞台設計的同學,有曾是職業舞者的同學,也有曾在布魯克林(Brooklyn)教書的同學,雖然大家都說 MBA 的同學們競爭激烈,但是她感受到的是互相激盪的良性競爭。除此之外,雖然自己大學念商,但在課業上還是大有收穫;一年級上許多基礎課程(core course),就算是曾經上過的統計、會計、企業融資,JL 感覺在 Columbia 一年內學到的比大學四年都多,因為教授希望教學生的東西,學生真的用得上,所以會從管理階層的角度上,教妳如何看報表,以前背各種公式,現在是真正了解公式怎麼運用、什麼時候用。
另外,身處紐約的 MBA 生活也是多采多姿!CBS 只有週一到四有課,週四晚上的 happy hour,學校就會把餐廳的桌椅撤走,擺上酒、食物 buffet,還有學生樂團表演;每個大班級(cluster)還會辦慈善募款,有人做菜來賣,有人教中文供競標,學校還有個活動叫做 “CBS Matters",讓每個學生輪流上台演講,題目是 “What matters to you the most"。JL 說從這個活動聽到好多同學做過好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以及不可思議的家庭教育。有人已經在阿富汗辦過學校,有人小學時因為媽媽自殺、爸爸生病去世,將憤怒都發洩在鐵人三項,拿過很多比賽獎章,還開了啤酒公司。
JL 自己也上去發表過,原本覺得自己沒有什麼故事好講的,後來介紹台灣,講台灣歷史,因為覺得這是自己的家,對自己的影響最深遠;結果引起廣大的迴響!也因為這樣,每年舉辦的 Chazen International Study Tour,今年要到台灣做企業參訪及觀光!
最後,JL 覺得紐約生活真的五光十色,但因為這裡都是外地人,是個氛圍很年輕的城市,太多事情時時刻刻都在轉變,她笑著說:「紐約不太適合找人生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