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latest news
MBA不只在找優秀的申請者 Kellogg MBA Ian:寫essay別太自我導向,要懂得強調助人成長的領導力!
Kellogg Ian說:「我記得有些學校的題目會問你在乎的價值,我一開始想的都是『勇敢』、『堅持』等對我很有意義的個人價值,但是後來我們討論,覺得這些價值只看到我是一個優秀的申請者,沒有看到領導力和外部影響力,修正方向後,我就寫了比較多與他人合作、幫助他人體會到的價值,不再只有我的個人成長及成就。」
Sabina -
協助專業社交網絡平台LinkedIn拓展中國市場! Insead MBA Sasha:挑戰中國市場,每天的生活像1.5倍快轉
LinkedIn成長如此迅速,想必在北京辦公室工作的步調一定很快,在公司擔任marketing solutions 產品線的 Client Solutions Manager (類似客戶經理的角色) 的 Sasha 表示,她的工作內容是負責增長大客戶在LinkedIn上的行銷预算投資,從提案到執行還有客戶教育全部包辦,每天要跟多方的負責窗口聯繫,「Sabina,我現在的生活像是被快轉了1.5倍,人生中還沒有一個月做過這麼多deck!」
Sabina -
當面試比重佔越來越高,你一定要知道的四個面試心法
MBA的申請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把所有申請文件(GMAT/TOEFL考試分數、履歷表、論文 essay、推薦信、申請表格)準備好,在截止日期前提交,第二階段就是等學校寄送面試邀請給「優秀」的申請者,當然每個學校有自己決定優秀與否的篩選標準。所以常常學生們在第一階段結束後,就自行開始「放假」,等收到面試邀請時,才急急忙忙來找我問怎麼準備,有時候面試甚至可以就在一週後!其實應該把面試當做準備馬拉松比賽一樣,最後幾週是密集訓練,在那之前,你已經要提早準備好你的預備訓練。
Sabina -
為什麼要在essay寫失敗經歷?Insead Adcom Jennifer:我們希望你誠實面對自己,從失敗經驗中學習,成為更好的自己!
Insead是很多亞洲學生感興趣的歐洲MBA,Adcom Jennifer也趁著線上分享的機會,針對每一題essay給予建議。她說亞洲學生不擅長寫失敗經歷,很多申請者都會試圖美化失敗或缺點,「建議不要這樣做,因為這些套路我們都看過,我們就是希望你直接面對自己的缺失,認清事實後又做了什麼改善。」
Sabina -
疫情之下,MBA這條路該怎麼走?你應該今年申請MBA嗎?這篇一定要看!
受到疫情影響,今年申請會更加激烈,我建議學生,今年申請R1更有優勢,別等到學校在R2統整缺額時,才遞出申請。其實我有些學生已經「偷跑」,在GMAT考到成績後,現在就開始寫essay了,打算衝R1申請。我往年都有學生早早就開始準備essay,去年還有個學生7月就錄取CBS,有更多時間可以做pre-MBA實習!
Sabina -
━ popular
校友來分享
從管顧業裸辭,想做更有影響力的事!IESE MBA Teresa:回頭想想,當初申請 MBA 寫的 career goal 實在太小了!
一場疫情,對於 IESE Class of 2022 校友 Teresa 來說,改變了她的志向。她在非洲實習期間,看到當地人對 Covid 疫苗的猶豫、誤解而喪命或延誤注射,促使她希望能進入公共衛生領域,做更有影響力的事。畢業後的她先到倫敦當顧問,之後裸辭,並用盡線上、線下的人脈,最後成為 Clinton Health Access Initiative 駐盧安達辦公室的一員。
MBA申請必看
AI 是未來的商業語言!盤點歐美那些把 AI 放進核心課程的 MBA!
AI 已不只是 MBA 申請的旁門左道,而是許多頂尖商學院正面迎戰的主戰場。根據最近的新聞,現在美國與歐洲好幾所 MBA 頂尖學校,不只是在課程裡「加一點 AI」,而是直接開出專業的 AI concentration,甚至有學校喊出:「AI 就是未來的商業語言。
MBA月記
【4月專題】暑期實習前進 BCG Dallas!MIT Sloan MBA Jessie:對再生能源感興趣,要到能源重鎮德州實習!
MIT 的 Jessie 忙到一個段落後,我又約她聊聊。這次其實我心裡滿感動的,因為她是個內斂不過節奏明確的人,她不太參加派對、不強求社交,在 MIT Sloan 的 MBA 生活裡,靠著真誠與行動,一步步走出自己的軌道,暑期實習即將前進 BCG Dallas 辦公室!
Podcast「MBA,然後呢?」
Podcast EP 40:MBA,然後呢?然後就變成矽谷投資人了!-Kineo Finance 資深副總裁 Lee Hsieh
對 Wharton 校友 Lee 而言,這個「然後呢?」,是從 MBA 畢業後加入投資銀行,歷經幾年高強度的金融職涯後,選擇跳進矽谷新創圈,成為 Deep Tech 投資人,一路走進 AI、機器人與醫療科技的世界。從分析 Excel 裡的財報,到走進一間只有 40 人、專做生物晶片的新創公司,Lee 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投資視角與職涯節奏。這集,我們聊聊他從投行到 VC 的轉變,也聊聊在 AI 崛起的時代,他怎麼看 MBA 的價值。
在校生的酸甜苦辣
競爭者從別的產業湧入,找投行實習難上加難! CBS MBA Wayne:競爭加劇,國際學生處劣勢!
CBS 在開學前就會舉辦不同產業的 Career Event,根據 Wayne 的分享,由於2023年管顧業、科技業的實習招募數據不佳,反倒是投資銀行的表現還不錯,導致2024年入學的學生要找實習時,大家都把目標指向投行,「所以投行的職缺總額不變,可是競爭者明顯變多,所以找投行實習變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