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上一篇 Ian 的人物專訪,引起廣大迴響,讀者除了喜歡加上崇拜 Ian 不屈不撓、勇於嘗試的精神,也都表示對於海外實習想了解更多。所以我再一次專訪 Ian,請他分享當初去新加坡實習的經驗。

 

Sabina: 「你身邊很多同學應該都在台灣找實習,你當初為什麼選擇去新加坡實習?」

Ian: 「去年,因為在AIESEC工作關係,看見新加坡在經濟面各項歷史驚人成長數據,也看見媒體學者不斷提起新加坡。自己很難想像過去被稱為亞洲最大貧民窟、缺乏各種資源的小國,又被稱為魚村,50年後已成為亞洲經濟先驅;而我們這個年紀剛出生時,台灣大學畢業生起薪還跟新加坡一樣,至今新加坡已大幅領先3倍之多。所以希望透過實際職場,了解大家所描述的這亞洲國際人才庫,以及它成功的關鍵與精神。」

 

Sabina: 「是怎麼找到新加坡的實習機會呢?」

Ian: 「我是在新加坡當地的實習平台所找到的,原本這個職缺是開放給新加坡當地的商管學生的。

我記得當時有特別寫信,向公司表達自己的熱忱和能帶給公司的效益,後來亞太區市場開發總監有告訴我,在最後與總監的面試中,他覺得我了做很多功課,有展現對公司相關職務的熱誠與了解,所以可以得到這份實習機會,以及獲得簽證贊助。

其實我當時大約投了30份履歷尋找新加坡的實習,最後拿到2間公司的面試。不得不承認,自己當時也是滿幸運的,畢竟台灣大學生要到新加坡實習簽證相對麻煩,因為原本有間公司要面試我,但是得知我需要簽證贊助,面試馬上被取消了。」

 

Sabina: 「和我們分享這份實習經驗吧!有什麼印象深刻的事情?」

Ian: 「在大三升大四的暑假實習結束後,很榮幸被續聘為公司內部的 Part-Time Consultant,平時負責一些專案,公司有需要時,也會飛到新加坡開會。在實習一直到part-time work這段時間,真正地體會到了所謂的「國際化」。

全球人才

在新加坡實習時,也認識了不少公司以外與自己年紀差不多的學生。光是在實習生這塊,我就已經感受到這全球化的人才競爭壓力。當地的實習生有從大陸、紐西蘭、香港、美國、日本、德國等各地來的,他們任職的公司有投資銀行、軟體開發、建築、Start-up等各產業領域。新加坡企業在實習階段就已開始囊括各國人才,而各國優秀青年人才也是早已放眼鎖定新加坡了。

我的公司內部更是像個地球村,和公司內人資聊天發現,在新加坡公司內充滿各國人才已不是新鮮事,反倒是企業很多時後要傷腦筋如何不超過政府近年嚴格控管的外籍員工比例,因為很多公司一個不小心就到達上限了。若在商業區走一圈, 更不難遇到許多哈佛、MIT等國際名校的精英來這工作。這些畫面時時刻刻都在提醒我自己,世界有多大、多競爭,以及我還要更努力。

工作內容國際化

許多跨國全國知名企業,都將新加坡做為亞太的營運總部,因為需要綜觀管理整個亞太區,而不像大多數台灣分公司較局限在當地市場,所以企業員工、甚至實習生接觸到的工作任務,都相當國際化。這樣的工作內容,是不斷提升人才的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像Sabina妳有在訪問BCG合夥人JT 時提到的,同樣是五年的工作經驗,若一個是長期著眼於單一國內市場、Local 的專案/任務,另一個是長期接觸各國市場、跨國的專案任務,在年輕20幾歲這階段,後者的工作經驗會大大提升自己的國際觀,和未來的職場身價。

自己當時雖然是實習生,就已經需要把市場策略分析報告給亞太區的總監和總裁,之後更協助公司處理亞太多國的專案任務,也擔任第一關的面試官,用英文面試著香港、紐西蘭、澳洲、日本、大陸(還有蒙古人!) 等優秀人才,這些都是很寶貴的經驗。」

 

Sabina: 「那在新加坡應該也都是用英文溝通,有什麼感想呢?」

Ian: 「我覺得英文在我們這一個年紀的職場和求學環境,或許不再是一項加分技能,而是一種基本門檻。希望到新加坡的原因也是,英文是官方語言;雖然有些人會認為新加坡的英文腔調不正統,但我認為英文腔調本來就有百百種,就連美國腔也會因地區而不同,新加坡人的英文程度再怎麼說都是母語等級的,申請MBA不用TOEFL,且企業內部也全都是用英文來溝通的。

自己在台灣長大,英文其實都只是在課堂間學習,並沒有太多機會置身全英文環境。在新加坡實習的時候,讓我真正體驗一個全英文的職場環境,有大量機會撰寫英文報告、進行英文簡報和會議討論。英文變成一項基本工具,用來溝通、表達想法。在此之後,我對於學習及運用英文這件事甚至改觀了。在全英文的職場上,不只是要“英文好”,重點是在於有能力將內在想法順利表達,展現於國際間。因此在新加坡實習,讓我更想要加強這個能力,也奠定了我之後申請Tuck和美國實習的基礎。」

Sabina:「 在新加坡這段實習期間,有發生什麼趣事嗎?」

Ian: 「當然除了認真工作外,該有的吃喝玩樂和生活體驗也不少!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一年四季都很熱,出門第一件事情就是想回去…,但其實常常又都很冷,因為新加坡人開冷氣多數是很慷慨的,而辦公大樓更是慷慨。自己雖然在新加坡的太陽下常走得全身汗,但每次到了辦公室卻又恨不得自己沒帶外套。

而這麼熱的溫度,也有特別的氣候。或許是我小巫見大巫,但新加坡時候有的午後雷陣雨,簡直就媲美台灣的強颱。當我第一次在辦公室看見六點鐘突如其來的超磅礡雷陣雨,把窗戶吹得作響,而全辦公室只有我很吃驚,擔心著這詭異的天氣要不要緊。同事看到我大驚小怪的樣子,用輕鬆的口吻說: 不用擔心,新加坡是個熱帶小島,這個常常有,嚇嚇人而已的,沒事!

在和許多新加坡同事與朋友相處後,也會不自覺為台灣感到自豪,因為大家都很喜歡台灣。許多新加坡人是聽著台灣歌手的歌,台灣的偶像劇長大的,同事們會很興奮的問我有沒有看某部台灣偶像劇,或有沒有見過某歌手。而台灣的高山和夜市,更是很多人期盼和流連忘返的旅遊地點。同事也會半開玩笑的和我說: 「新加坡很無聊wei,就是海和樓、樓、樓,台灣的山和水和夜市雞排相比,台灣根本就是天堂啊!」當我的主管要到台灣出差時,同事無比羨慕,程度甚至遠大於巴黎、日本、上海!」

——

Sabina 後記:

我因為當MBA申請顧問,有時候學生來找我協助申請MBA的時候,履歷已經定型了,就可惜雖然在台灣的工作經驗很不錯,只是沒有一些國際經驗,例如交換學生、國外工作、實習、參加國際商業競賽等等;所以我常受邀到大學演講時,總會抓著機會和大學生分享我的交換學生、在香港工作的經驗。對於拓展視野,以及申請 MBA 來說,有跨國工作經驗,就算只有實習,也會是一項非常加分的項目,因為這證明了 Ian 提到的,如果亞洲申請者能在全英文職場有好的表現,那甚至比托福高分,更來得可以證明你的語文能力。

我和台大的一些教授聊到,現在學校對於國外實習的機會,其實有提供學生很多管道諮詢、申請,但是還是很多學生不知道要利用這個資源,或者沒有想出國的打算。當然,台灣企業有台灣企業值得學習的地方,但是就像 Ian 分享的,如果有機會到大企業的亞太總部工作,那視野會更寬闊,你也可以學到更多不同國家的人,做事的方法,以及如何和他們溝通的技巧。Ian 的分享,希望可以給大家一些參考,一些砥礪!

圖片來源:來源來源

本文同步刊載於女人迷 womany.net

6 COMMENTS

  1. Hollo,我正在新加坡機場就職,在未來規劃上面,我也希望可以通過管道到其他刀國際繼續增進自己,Ian的例子是一個很好的借鏡,希望能夠給我一點方向,我本身是就讀航空服務管理系,目前工作也於此息息相關。

    • Hi Daisy,
      從你的留言當中,我不太了解能給你什麼樣的方向,你想出國念書嗎?還是轉調他國?歡迎你提供更多細節跟我討論喔!

  2. 不好意思,我看完Ian學長的故事覺得很感觸,因為我現在也是成大大二學生,可是我以前不像Ian學長一樣積極去參與多項活動培養專業及領導能力,而現在準備升大三成績也不太好,所以想請教一下現階段的我如果以後想出國實習,念MBA,甚至之後希望有機會進入管理顧問業工作,那我該往哪個方向努力比較好,又可以使用哪些資源呢? 謝謝妳

    • Hi, sorry I saw your question just now. But it’s a very broad question. Like I said, college students could participate i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internship and community services to strengthen their MBA candidacy. For entering the management consulting industry, you should start preparing for case interviews with your peers as well as 學長姊 with internship/full-time experience within the industry.
      As far as I know, 台大管院 career management office offers help and posts job/internship openings, even for oversea job openings. Good luck and hope this helps.
      Sabina

sabina0717 發表迴響 Cancel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