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學院大小事
頂尖商學院就業報告- Class of 2015 MBA Employment Report
每個商學院都會公布就業報告 (employment report),統計當年度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其中包含 industry (consulting/finance/tech), function (marketing/operation/finance), location (east/midwest/west/non-US),甚至很多學校會列出所有雇用該校畢業生的企業名,及每個企業共錄取幾個該校畢業生,這麼細部的數據,你如果沒看過,就說你想要申請某某學校,那真的很有可能浪費了幾百萬的 MBA 投資!
Sabina -
商學院都在幹麻
和家人一起體驗 MBA Life – MBA Family Affair
MBA申請者,大多有 4-6年的工作經驗,平均年齡 26-30歲的 MBA 學生,很多人有男女朋友,甚至已經結婚生子。想和親密的另一半申請MBA,可參考這篇文章【不想遠距離戀愛,和伴侶申請 MBA 會是個不錯的選擇】。但不是每個人的另一半都剛好也工作4-6年想要申請 MBA,更不是所有伴侶都想要花兩份投資,就讀這個鍍金的學位;其實多數商學院為了吸引優秀的人才,為了讓優秀的candidate不要因為一些個人因素而放棄入學,大多會有所謂的family affair。舉個例子,假使candidate有家眷(先生/妻子、小孩)需要一起帶著來念MBA,那麼這些眷屬們便可以參加學校提供的family affair。
Sabina -
校友來分享
Kellogg MBA Powen:比起執著於結果,要更珍惜途中學到的經驗
我認識 Powen 這麼久,他是我很「看好」的學生之一,看好的意思除了工作發展的好,其實也包含人生方向、人際關係,他是一個很紮實的台灣男生,他會說自己很宅,我說他什麼事情都喜歡研究到可以回答很多問題;他永遠會在要問我問題之前(MBA申請之前之後都是),準備好自己的答案及思考方法。我只是隨口和他提到家裡要換電子鎖,他就可以寄來幾個website 告訴我怎麼選最適合我們家的鎖,這就是我認識的 Powen!
Sabina -
商學院都在幹麻
商學院最著名的教學方式- Case method! 培養優秀領導者
除了找工作、參加 party 以外,回學校當然是一件很不一樣的經驗,而頂尖商學院之所以要求申請者入學前要有 4-6 年的工作經驗,就是為了課堂上一個很重要的教學方式 - “Case method”!Case method / case study 又叫做個案分析,這種教學方式與 lecture based 的課程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同學的分享與教授的提問或解說,都在課堂上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也就是說,學生可以從教授身上學習,也可以從同學們彼此的經驗、分析、想法學習,所以每個學生不只扮演接受學習的一方,更扮演了讓彼此學習的角色。
Sabina -
校友來分享
INSEAD MBA Jamie:除了學習、找工作,也要have fun
認識 Jamie 很久,她其實不是一般人心目中「典型」的 MBA 畢業生,她笑起來有點靦腆,在一大群人裡面也不是講話最大聲的那個(我就是),所以我記得當時和她在腦力激盪essay的過程中,知道她自己一個人曾經「搭便車環台灣島」,我下巴差點沒掉下來。
Sabina -
MBA申請必看
選擇MBA商學院,你一定要思考: Location!
我們討論過怎麼看各家媒體排名【2015 MBA 排名 – 剖析 MBA Global Ranking】,對於正在研究選校的MBA申請者,我除了建議大家先釐清不同排名的差異外,我也建議大家想想另一個應該對你而言很重要的選校因素 - 地理位置!學校的地理位置。以美國商學院為例,學校類型大致可分為三種:超大城市(New York City, San Francisco, LA)、大城市(Philadelphia, Boston, Chicago)、大學城(Duke, Ross)。
Sab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