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Columbia MBA Class of 2018: 要先說服自己,才有辦法說服別人

我在學生時代就會跟朋友去美國自助旅行,也有申請到海外當交換學生,因為覺得多出去看看這世界不一樣的地方一定對人生有幫助。在荷蘭交換的那段期間,我看到了海外學生的上課風格和台灣原來這麼不同,驚覺自己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出國念書,因為海外的教學方式才是我想要的。

到底要念MS,還是MBA?你只需要問自己四個關鍵問題!

會問這個問題的人,通常拿不定主意申請哪一種 MS,拿不定主意的原因是自己不知道興趣在哪,台灣學生很可憐的地方是,讀書讀到大學畢業,還是找不到自己的興趣,出國唸書的念頭來自於「我好像應該這麼做」,或是「因為不知道要做什麼工作」,也因為大部分有這個疑問的人,都處於這種階段,所以我不會鼓勵他們去隨便念一個 Master degree,因為就是多花一年,一年後畢業了還是問一樣的問題「我要做什麼工作?」

Yahoo亞太區董事總經理- 鄒開蓮 : MBA是場淘汰賽,你準備好參賽了嗎?

幾個月前,我收到 Rose 的回信,說她確認可以受邀當5月1日全台灣最大的MBA event - MBA 高峰論壇的 keynote speaker,我們團隊都很興奮,除了因為 Rose 是Yahoo亞太區董事總經理暨資深副總裁,負責管理Yahoo在香港、台灣、東南亞與印度以外,也因為近年來科技業是 MBA 的 big recruiters之一;身處這麼資深的位子,你絕對想不到 Rose 本人美麗又有活力,訪問她的這天,她穿著一襲褲裝,一進Yahoo會議室,那聲爽朗的「Hello! 」為我們一個多小時的聊天開了序幕。

你也是 Y世代嗎?一起來看看 Millennials帶來的MBA趨勢

1980年到mid-2000年出生的人稱為 millennials,你可以叫他們千禧世代、Y世代,或者網際世代(好家在自己也在這個範圍內),這群人和其他世代有很大的不同,而現在這群10-35歲的人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十分重要,因為他們漸漸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而申請 MBA 的人,通常是工作年資4-6年的年輕人,那從現在到 15年後,MBA 申請者都是這些 millennials,所以我們可以以這個世代的特性,想想 MBA的趨勢,以及可能要做的改變。

MBA真的不適合我!停止懷疑自己,你需要先學會「不與他人比較」

只要和 Mingdi講話,再累都像是活了過來,再沒有好奇心的人,都好像開始對每件事情,想和她一起問「是喔!Interesting! I wonder why?」這是我認識的 Mingdi,從當初和她一起討論申請 essay開始,很難不被她的熱情影響,想和她多聊、知道她的更多故事。

Kellogg MBA Class of 2018: Always Be Honest to Yourself

還在唸大學時受到我爸影響,覺得自己之後要念法律研究所,我爸他是學法律的現在在當外交官,但後來發現法學院的投資成本太高,學費跟MBA一樣貴而且要唸三年。而且開始工作之後我發現念MBA的投資報酬率似乎更高,會讓我之後的職涯發展更廣,像我現在是製造業,如果我想轉換跑道到其他產業,MBA可以助我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