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管顧業轉戰互聯網公司 Wharton MBA Houfer:MBA帶給我的影響力,讓職涯每一步都有跡可循!

Wharton 2015年畢業、任職於騰訊的Houfer表示:「我當初進Wharton時,就是想要再摸索一下職涯的更多可能性,當時參加Wharton West的學程,上了不少科技相關的課程,也在矽谷累積了科技業實習的經驗,幫助我確定自己未來要往科技業走。」

顧問的壓力不是只有工時長 IESE MBA Elly:頂著MBA學歷所承受的挑戰,才是心裡最難熬的一關!

由於Elly在MBA之前不是管顧業背景,雖然在MBA期間曾受過顧問case訓練,但真正上場時,能力難免會受到質疑,她說:「我剛進公司時,覺得連兼職助理做事都做得比我好,加上我領的是MBA pay,如果無法在短時間內學所需技能,就會受到上司、客戶的質疑,這個心理壓力是比較難熬的。」

爭取法國美妝品牌行銷實習職缺,HEC Paris Andrew:第二外語很重要,懂亞洲文化更能加分!

想要挑戰海外行銷工作,必須夠瞭解當地文化,以國際學生的身分來看,相對來說不是那麼容易獲得雇主青睞。HEC Paris的學生Andrew表示,過去工作經歷與全球市場開發有關,因此成為他的優勢,加上很多精品業都將總部設在法國,總部內都有全球市場相關的部門,所以他都以相關部門作為目標,此外,第二外語也很重要。

金融業不是只有傳統銀行 Chicago Booth Maggie:Boutique bank團隊小、升遷快,是我選擇投入的主因!

Chicago Booth學生Maggie選擇投入boutique bank,我問她跟傳統銀行的差異在哪,Maggie說:「其實boutique bank從以前就存在,只是亞洲都還是以大行為主,我覺得這類型銀行的優點在於團隊比較小,升遷相對快,更多直接與團隊前輩工作學習的機會,而且薪水、獎酬制度不比大行差。」

申請MBA陷入自我懷疑… Ross MBA Christina:是戰友的扶持,才讓我走到這一步!

MBA相當講求團隊合作力,部分學校近年開始都採取團體面試的方式來篩選申請者,包括我的母校Wharton。而Christina認為,面試官想透過團體面試看到的,是你是否懂得適時發表意見,面對僵局時也能找到平衡之道,並時不時關心組員的狀況,而不是要你獨樹一格,技壓全場。

想轉換職涯跑道卻苦無門路?UCLA Anderson MBA Kal:MBA所學,可以成為我的轉職跳板!

申請MBA一開始不簡單,不過只要有了開始就會一直有進展,除了跟我討論該如何將過往經歷與學校強項、未來目標連結之外,Kal也找了很多人討論,希望能讓他的故事更有說服力,他說:「在我深入研究之後,發現運動產業近年也越來越重視的策略或事業發展部門,都可能需要擁有金融知識的人力,也因此跟我的經歷更有共通點了!」

申請MBA那年獲得外派機會,蠟燭多頭燒… CBS MBA Natasha:學會時間管理很重要!

決定挑戰MBA之後沒幾個月,Natasha就面臨職涯上的重大轉變-被公司外派到馬來西亞一年,她回憶那段外派前極為忙碌的準備期,「一邊要學開車、補托福,又要交接工作、搬家,一次要處理好多件事,非常痛苦!可是我就把這樣的壓力當成提早面對未來MBA的忙碌生活,也好好學習時間管理。」

STEM風氣吹向MBA!Duke Fuqua MBA Stacey:選修指定課程獲得認證,成為履歷亮點!

美國對於高科技人才有一定需求,因此讓修讀STEM相關科系的學生,可以在畢業後獲得3年的OPT,等於可以抽3次工作簽證,因此吸引許多人攻讀STEM。現在這股風氣也吹往MBA,Duke Fuqua推出STEM認證課程,鼓勵學生在MBA課程之外,多選修一些特定課程強化專業知識,並得到與STEM學程相同的資格。

Essay除了突顯自我優勢,還能怎麼寫?CBS MBA Allen:心中有讀者,才能寫出別人看得懂的Essay!

想要申請MBA,說故事的能力是我這幾年不斷跟學生強調的,而在陪伴Allen申請的過程中,我也不斷的對他拋出各式各樣的問題,希望能讓他想得更透徹,讓過去經歷與未來目標變得更為流暢。此外,寫essay不要只是自己埋頭寫,你可以給親朋好友看看初版,最好也能跟不同產業的戰友們互相討論,才能得到更多不同角度的觀點。

不受文化、性別的刻板印象牽絆,為飯店業注入新意!新竹豐邑喜來登飯店CEO Cecily:MBA讓我在職場勇於接受挑戰!

為了將來可能回到家族企業的職涯發展做好準備,Cecily開始運用Stanford GSB資源,上了一堂實用的家族企業課程,她說:「課堂中提到『先確保家族核心價值,企業才能順利營運』,當初聽覺得很抽象的概念,其實就是我現在會遇到的狀況。」當她要改變既有作法時,難免會遇到不同聲音,所以她運用MBA所學改善溝通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