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經銷通路業務總監Jane:從MBA培養的溝通力,讓我更能洞察各方需求!

從MIT Sloan畢業後加入Google大中華區線上業務團隊的Jane,曾任中小企業客戶的業務經理、大企業客戶業務協理,現在又轉作經銷通路,幾乎服務過各面向客戶的她認為有效率的溝通力,不只是確認每個人在團隊中的任務是什麼,還要能從頭到尾洞察各方的需求,且在與時間賽跑的同時,確保達到團隊目標。

畢業後回到亞洲發展,Harvard MBA Chris用行動回饋台灣年輕學子!

部分大型企業都有輪調計畫,我覺得對MBA畢業學生是很好的機會,你可以藉由不同專案更確認自己的目標或長處,Chris則說:「如果對產業有明確想法,我覺得不妨直接做企業內部顧問,因為內部顧問轉換職能,會比顧問來得容易。可是如果還沒確定未來要做什麼好,以公司名聲來說的話,還是顧問公司會比較吃香。」

INSEAD MBA Jamie:除了學習、找工作,也要have fun

認識 Jamie 很久,她其實不是一般人心目中「典型」的 MBA 畢業生,她笑起來有點靦腆,在一大群人裡面也不是講話最大聲的那個(我就是),所以我記得當時和她在腦力激盪essay的過程中,知道她自己一個人曾經「搭便車環台灣島」,我下巴差點沒掉下來。

從創業到新創公司財務長》擁有專業技能,讓他的職涯轉換自如!

Wharton校友Adam不僅是金融業菁英,工作幾年之後,看見亞洲的MBA市場,因此與Wharton同學一起創立智夢教育,期盼帶領更多亞洲學生站上世界舞台。除此之外,他也曾擔任新創公司的財務長,最後再回到金融業的懷抱。能在職涯轉換自如,全因為他將自己最熟悉的工具當成加分利器,不管是創業或在新創公司都有不錯成績。

Columbia MBA Eugene:長期擔任CBS的面試官,我對台灣人非常有信心

如果你曾經跟CBS的校友、admits聊過天,那麼你一定聽過這名字- Eugene,我也久仰他大名,沒想到他說自己也從學生口中,常常聽到我的名字。1996年從Columbia Business School畢業,就讀CBS那兩年時,是學校的台灣同學會會長,他說:「CBS有很多校友在各領域發光發熱,例如遠東集團董事長- 徐旭東、晶華酒店集團董事長- 潘思亮,還有政治人物- 連勝文。」畢業後四年,Eugene開始當起面試官,幫學校面試想申請CBS的台灣人,連學校每年都會來台灣辦的info session,也都是Eugene在接洽和規劃,「就算我那陣子不在台灣,也會特別飛回來籌辦這活動。」

從美國商學院到美國職場,他深刻了解:鮮明的個人形象很重要!

今年從CBS畢業的Greg,前陣子找工作時吃了不少苦頭,在美國面試時,遭面試官質疑文化適應能力,找亞洲工作時,被質疑無心想回來發展,他自認應對進退做得不錯,卻無法讓面試官買帳。我聽了他的困惑後,認為他應該是因為缺乏鮮明的個人形象,使得面試官不記得他,這是亞洲學生的通病,因此練習表達及塑造個人形象是非常重要的事。

想把 MBA 當跳板,轉換職涯跑道?Wharton MBA PJ:MBA 不是齊頭式平等,有確切目標才可能被記得!

最近花了一些時間跟畢業幾年的 MBA 校友討論 MBA 價值,聽到了許多不同說法,像是我的 Wharton 學弟 PJ 對於 MBA 就有很不一樣的見解,他認為 MBA 就像一個超大的菜單,在同學這麼多的情況下,如果你的工作經歷很普通、又沒有確切目標,其實不太會有人記得你。

企業數位轉型勢在必行,他說:想獲得客戶信任,管顧業要有所改變!

Jason從Chicago Booth畢業後,再度回到管顧業,深刻感受到2011年之後的市場,變得跟互聯網很有關聯,讓管顧業面臨了很大衝擊。過去習慣做全球策略的顧問公司,跟不上兩、三個月就有所改變的市場,他在此時看到了數位轉型的趨勢,決定加入beBit台北辦公室。

在美找到工作≠保障!沒抽到工作簽證職涯遭中斷,他靠著校友連結重返亞洲!

MBA畢業後在美國找到工作,生活就有保障了嗎?我聽著Leo跟我分享的心情,想起這幾年看到學生計畫留在美國發展的渴望。隨著美國政局改變,可能影響國際工作者的消息更是時有耳聞,所以我總是以此勸告準備申請的學生們,一定得加強自己的技能或有個備案,畢竟你在別人的地盤上工作,就得忍受隨時都可能面臨改變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