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專業社交網絡平台LinkedIn拓展中國市場! Insead MBA Sasha:挑戰中國市場,每天的生活像1.5倍快轉

LinkedIn成長如此迅速,想必在北京辦公室工作的步調一定很快,在公司擔任marketing solutions 產品線的 Client Solutions Manager (類似客戶經理的角色) 的 Sasha 表示,她的工作內容是負責增長大客戶在LinkedIn上的行銷预算投資,從提案到執行還有客戶教育全部包辦,每天要跟多方的負責窗口聯繫,「Sabina,我現在的生活像是被快轉了1.5倍,人生中還沒有一個月做過這麼多deck!」

史丹佛MBA創業家:「人際關係」與「經營管理」是商學院帶給我最棒的墊腳石

我在做免費評估時,常常聽到有人有創業的念頭,但是他們很疑惑,不曉得創業需不需要唸MBA,關於這點,Dawoon分享:「其實MBA對於創業的幫助一定有,特別是在人際關係方面,因為創業初期會需要很多資源,在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更需要別人來拉你一把,我在Stanford GSB的同學,就幫了我很多忙。」

亞洲電競業大腕級推手Johnson Yeh:人生就是一連串的積累,時候到了,就會發現真正的熱情

在中國電競的黃金時期,將《英雄聯盟》一舉推上電競文化代名詞的推手,來自台灣,他是前Riot Games大中華及東南亞區負責人葉強生Johnson Yeh。擁有近二十年國外求學及發展、國際公司工作經驗豐富的他,選擇轉戰台灣創業,希望號召更多在海外發展的台灣年輕人回家,一起改善台灣環境、顛覆市場,為台灣做出貢獻!

中國企業新職能-內部創新,Harvard MBA Leslie說:很適合MBA挑戰!

跨國企業的職能越來越多元,我跟任職於ABinBev的HBS校友Leslie聊天過後,發現了許多企業的新職能,很多都適合受過商業全面訓練的MBA畢業生挑戰。待過陸資與外商公司的Leslie,也就她個人的觀點,分享了許多獨特的見解,希望能讓有意前往中國工作的後輩們獲得更多實用資訊!

不愛派對喝酒,擔心被貼上非典型MBA標籤?看她如何走出社交焦慮,找到自我定位

每次看到念MBA朋友的臉書,充斥著參加活動、派對的照片,你有點羨慕,又有點擔心自己不是派對咖,適合去念MBA嗎?MIT Sloan校友Jossy,也曾走過這一段社交適應期,嘗試過典型MBA活動後,發現自己真的不喜歡,最後還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社交方式,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並從各項活動得到更踏實的感受。

婉拒金融業高薪,他隻身勇闖新創公司,因為:人生就該堅持自己想做的事

很多學生在和我聊career goal時,會談到將來想要創業,的確,掛上創辦人的頭銜很羅曼帝克,能夠產出好產品、對社會有貢獻、創造就業機會等等,都是很正面的思考,但你可能要經歷數百個失眠的夜晚,所以,如果你還沒有100%的決心要創業,那麼加入新創公司可以是一個風險相對小,收穫又很多的準備期。

IESE MBA Joseph:學校教的那堂課,讓我直搗問題核心,看到創業者常犯的錯誤!

互動影音媒體集團M17近期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提出申請,有望在5月底掛牌,而這幕後推手之一就是國際創投IVP台灣合夥人、IESE 2006年畢業的校友Joseph。擁有創業及創投經驗的Joseph,認為不少創業者都忽略了問題核心,最終導致失敗,而當年在IESE的課程ABP,讓他改變思考問題的方式!
wharton-alum-cedric-intel-work-life-balance

在企業工作享受資源、擁有發展空間,Wharton MBA Cedric:每個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

Wharton校友Cedric在Intel工作約9年,近日轉換新部門,接下新挑戰,他認為像是 Intel、HP 等科技業的硬體公司,公司夠大,能讓員工找到自己想做的事,加上工作步調穩定、升遷固定、薪資也不錯,很容易達到work-life balance。

Columbia MBA JL:這就是我夢想中的紐約客生活

畢業後,因為父親從事金融業,因此多少耳濡目染,覺得金融業腳步很快,應該可以學到很多東西,於是先後到了一個基金公司和外資券商做業務,做到第二年開始有自己專屬的業務範圍了,但剛好因為公司人事調動,有些同事想出來創業做有機品貿易,自己也想去試試看,於是離開公司。

Chicago Booth MBA Sam:跟多數人不同,畢業後我選擇回到台灣

Sam從世界頂尖,也孕育眾多諾貝爾得獎者的芝加哥大學商學院 – Chicago Booth畢業之後,順利進到BCG(Boston Consulting Group)台北辦公室工作,他說:「BCG在世界各地都有據點,我那時候其實很掙扎,是要留在美國,去中國,還是回台灣的office。」對大多數MBA學生而言,台灣的就業環境不比另外兩個國家,以投資報酬率來說,也很難在短期內回本,但這裡是家人所在的地方、是熟悉的職場環境、也是充滿成長回憶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