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離產品更近一些,卻不知道從何切入?NYU Stern tech MBA Jocelyn:想繼續在科技業工作,1年制 tech MBA 最適合我!
Jocelyn 畢業後就在科技業擔任專案經理,儘管本來就有計畫念 MBA,但是沒有給自己設定完成的時間,直到疫情凍結了外商公司的缺額,又加上學習曲線變緩,更驅使了她念 MBA 的心意。由於她已經工作7年,未來也想在科技業工作,因此在她衡量的結果之下,考慮1年制的 tech MBA,最後錄取 NYU Stern!
Podcast EP 37:MBA,然後呢?然後就從管顧業轉戰 corporate了! -互聯網廣告策略長 Houfer Chen
管顧業向來是 MBA 畢業生嚮往的職業之一,不過因為工作型態的關係,他們大多希望能在管顧業奮鬥幾年後,轉戰企業。這一集,我們邀請到 Wharton 學弟,擔任互聯網廣告與行銷服務策略長的 Houfer,來談談當初從管顧業轉戰企業的契機、對職涯的看法,以及在中國工作的所見所聞,一起來閱讀及聆聽。
工程師念 MBA,薪資漲幅有限?USC Marshall MBA Yi-Lin:希望透過 MBA 轉職、換產業,把工程能力當作加分武器!
這幾年有不少工程師背景的學生,找我討論申請 MBA,他們其中的擔憂就是:工程師在台灣的薪水待遇可能已經優於其他產業,去念 MBA,會如何為職涯加分?Yi-Lin 起初也有這樣的想法,我和她分享過去帶過的工程師學生,畢業後的職涯發展,讓 Yi-Lin 更有信心,並錄取理想學校 USC Marshall!
邊工作、邊申請好崩潰,時間管理怎樣才對?Berkeley Haas Yun:調整好自我心態,排出優先順序,才能從容應戰!
Yun 在申請期間常「壓線」交件,回頭看看,他也更明白要加強時間管理能力。他說,在申請期間,擔心工作表現受到影響,放在工作跟申請的心力比例大約是7:3,「當時雖然知道自己在申請 MBA,但不知不覺還是把工作放到首位,反而在申請上沒有花這麼多心力。」所幸最後稍作調整,還是錄取理想學校 Berkeley Haas。
本土銀行經歷,能挑戰申請好學校嗎?MIT Sloan MBA Jessie:別因為公司名而先入為主,明確寫出自己的故事,你也做得到!
還記得 Jessie 第一次跟我聊天時,就有稍微提到對於工作經歷的擔憂,她自認待的銀行以國際標準來講,沒這麼大,但也不算小,也聽過不少人說,本土銀行資歷要申請 M7,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此有點擔心。MBA 是個廣納各行各業菁英的地方,只要你思考清楚、懂得精準表達,不管什麼資歷背景,都有機會申請到好學校。
美國景氣差,找實習有難度?Berkeley Haas Jess:及時改變策略,提高面試轉化率!
暑假期間,很多 MBA 在校生都忙著實習、旅行,也有些學生趁著短暫回台的時間,約我喝一杯,聊聊在美國的所見所聞。沒能見到面的,就線上約個時間聊聊,最近跟 Berkeley Haas 的 Jess 聊到她剛結束的 Visa 實習,很開心知道這屆的台灣學生找實習狀況都不錯!
Essay 寫了精彩故事,面試卻不知如何表達?Ross MBA Cheryl:準備申請的過程環環相扣,同步進行才完整!
面對寫 essay、練面試,Cheryl 雖然已經熟讀我的部落格,但自己真正面對時,還是難免會陷入迷思。她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知道自己做過的事當中,哪些影響力比較大,「其實我不是沒有故事,而是不太習慣把自己放在舞台中央,跟別人分享過去經驗的亮點,也不太知道我的表達方式,對他人來說聽起來是什麼感受。」
Podcast EP 36:MBA,然後呢?然後就在同一家公司待了15年! -Orbis Investments 全球新興市場基金經理 Stanley Lu
今年是我跟 Eric 從 Wharton 畢業的15年,我們念舊的找了好朋友來聊聊畢業後的時光,以及他的職涯經歷。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在 Wharton 結識的一輩子好友、Orbis 投資管理公司基金經理 Stanley, 一起重溫我們在校的幾個關鍵時刻,並聊聊他為什麼在 MBA 畢業後,在同間公司待了15年。
邊工作邊申請,整段過程充滿焦慮!CBS MBA Monica:做好時間管理,回頭看看就沒這麽難熬!
今年的錄取生分享會,我特別邀請 Monica 分享她的準備過程,因為覺得她的申請策略很值得讓未來申請者參考。她在 R1 就申請了幾間學校,確認自己獲得錄取後,R2 可以放膽申請一些更有難度的 dream school。而她也跟我分享了在申請期間的各種焦慮心情,是助力也是阻力,一路陪著她申請到理想學校!
拉長戰線申請 MBA 之外,還應該事先做好哪些準備?UCLA Anderson Astrid:定期檢視工作經歷,才能找到獨特的個人亮點!
申請 MBA 要多早開始準備申請?每個人回答不同,回想這段申請的過程,UCLA Anderson 的 Astrid 認為已經將戰線拉長,考 GMAT、申請都各留了一年,但思考個人亮點這部分,感覺可以再更早開始,「放榜後回去看自己寫的 essay,還是有不同想法,現在的我,感覺更清楚要如何凸顯個人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