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專題】參加 Tech trek 好充實,還經歷了第一場科技業面試!Ross MBA Cheryl:這些精彩的經歷,加深了我要加入科技業的決心!

10月的月記,Ross 學生 Cheryl 與我分享了跟同學參加 tech trek,到美國西岸參訪11家公司的活動,還參與了第一場科技業的面試,累積了不錯的實戰經驗及心態。Cheryl 也分享了她對於 MBA 課業的心情轉變,我覺得這都是很珍貴的紀錄,一起來看看吧!

【10月專題】管顧業實習申請逐步截止! MIT Sloan MBA Jessie:繼續備戰接下來可能接到的面試!

這個月的 Jessie,還是把心力放在找實習及課業上,Jessie 提到,管顧業三大龍頭 MBB 10月上旬在他們自家公司舉辦說明會,11月初迎來的就是這幾間公司的實習申請截止日,其他顧問公司則再晚個幾週。剛送出一批實習申請的她,也沒有閒著繼續練習,因為這些公司通常在11月底就會發出面試邀請,1月安排面試。

【10月專題】經歷開學的震撼教育後…Berkeley Haas Yun:繼續找實習,也開始慢慢享受灣區的 chill!

進入10月, Berkeley Haas 的 Yun 持續為了找實習在努力著,但也慢慢地懂得享受在美國西岸的放鬆感。他跟我分享了找管顧業實習機會的進度,以及學校有哪些資源、又辦了哪些活動,他參加了新創圈的世界盃活動,也去了幾場美國西岸那些悠閒的社交活動,來看看他的分享!

【9月專題】MBA 開學一個月!Ross MBA Cheryl:每天都好累,工作量好像是以前的2.5倍!

我找了剛到 Ross,每天都過得多采多姿的 Cheryl 來分享,她的社群媒體上,常常放了很多跟同學出去玩、看球賽、煮飯的照片(還有露肚子的網美照,哈哈),但是她跟我說:「Sabina,MBA 剛開學一個月,每天都好累,我都覺得工作量好像是以前的2.5倍耶!」來看看她如何在招募、學業跟社交之間取得平衡!

【9月專題】MBA 剛入學如何找到平衡?Berkeley Haas MBA Yun:時間管理,是目前最挑戰的事!

這一篇文章,我找了 Berkeley Haas 的 Yun 來聊聊,已經開始投入管顧業招募的他,分享了找實習工作的狀況,也坦言剛開學不久,自己還在努力學習時間管理。我則告訴他,MBA 學生一入學總是會有要在找實習、party 跟課業之間抱頭燒的適應期,來看看他的分享。

【9月專題】上課要念的 case 好多,時間怎麼分配? MIT Sloan Jessie:時間管理真困難,每天都過得很爆炸!

課業是 MIT Sloan 的 Jessie 目前放最多心思的地方,這屆約有400至450人,分成6班,每班又有6-7人為一組的 core team,「因為課程設計的安排,第一學期都是必修,且跟同一群人上課,所以花很多時間跟組員在一起。我的組員有顧問、工程師,也有來自 Amazon、Uber 的同學。」

想出國唸書或找工作,你得先問自己「為什麼」

想出國唸書或找工作?很多成功的學生,都在大學或更早就開始有一個「初衷」,他們選的社團、參加商業競賽做專案的發想、進入的公司,甚至申請MBA之前創的業,都可能圍繞著這個初衷,不管是增強自己某方面的能力,還是達到某階段性任務,他們做的每件事情,都是大喊著「因為我最終想要改變教育」,頂尖商學院就是想要這種校友。

計畫在R2交出所有學校的申請,但也考慮拚看看R1嗎?R1優勢一次說給你聽!

近年我們曾有高達21個台灣學生申請到CBS,是史無前例,但希望不要後無來者的記錄,而這21個學生,全數都是在Early decision round(ED)申請的,也就是說他們10月初以前就繳交了申請文件,所有top MBA裡面,也只有針對CBS,我會建議所有國際學生都不要輕易嘗試在ED之後的Regular round(4月截止)申請,而CBS也是採取特別的rolling basis(先到先審)制度,一但開放申請後,在ED截止日之前繳交的申請資料,都會在一個月左右就發放面試邀請,兩週內完成面試,大約面試後兩週就發放錄取/拒絕通知。

看完這個時程表,你還覺得5月準備申請MBA太早嗎?

2015-16年度的MBA application,光我們的台灣學生(不包含其他大陸、美國、全世界的學生)就有38個「人」申請上M7,M7錄取數(number of admissions)更高達五六十之多(申請上的38人裡面有人拿到不只一個M7 admission,例如某人申請上Wharton & Kellogg,那就是1個人但2個錄取數)。

有想法很好,但別只是空想!採取行動,你才能離理想方向更近!

我問他最重要的問題:Why MBA?他說他想幫台灣打出品牌,他從台灣代工業出身,覺得成本不能是台灣產業唯一在乎的地方,他說他研究國外的品牌發展,發現從根源就有四個問題可以著手。我看他思緒清晰,他對申請的學校,也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接著我問他:「你一直在代工業工作,又那麼想改變這個環境,那你曾經做了什麼去改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