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然後呢?」不僅是我們的 podcast 節目名稱,更是平常與 MBA 校友交流時,常常聊到的話題。今年是我跟 Eric Wharton 畢業的15年,我們念舊的找了好朋友來聊聊畢業後的時光,以及他的職涯經歷。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在 Wharton 結識的一輩子好友、Orbis 投資管理公司基金經理 Stanley 一起重溫我們在 Wharton 的幾個關鍵時刻,並聊聊他為什麼在 MBA 畢業後,在同間公司待了15年,一起來閱讀及聆聽他的分享。

本集來賓 

Stanley Lu

學歷:

Wharton MBA Class of 2009

台灣大學 財務金融學系

 

經歷:

陸軍財務軍官

永豐銀行交易室

現職:Orbis Investments 全球新興市場基金經理

【歡迎收聽及訂閱 – MBA,然後呢?】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Kxp6Ap
Spotify:https://reurl.cc/WEk43O

本集重點

  1. 在同間公司待15年,是他沒有預料到的事

我們2009年從 Wharton 畢業時,受到金融風暴影響,能找到金融業工作機會的人很少,不過 Stanley 憑著自己的本事(雖然他謙虛地說是運氣好),找到 Buyside 的工作,而且從畢業至今都在同一間公司,一待就是15年! (延伸閱讀:什麼是 Buy Side? What is Buy Side?

在我們認識的 MBA 校友中,很少有人在同間公司這麼久時間,Stanley 提到,在 MBA 前就對投資有興趣,一畢業先到公司總部所在地-百慕達,與創辦人一起工作,並在工作兩年後為公司到香港開設新據點。(我跟 Eric 結婚時,Stanley 還從百慕達飛回台灣一個週末,當我們的伴郎!)

Stanley 表示,一開始進公司,什麼都不懂,老闆要他看某個行業、特定股票或公司,就會直接做,其實也沒有很明確的如何看、看什麼或者結論如何呈現的方式。「因為我背景的關係,從比較熟悉的領域,像是台灣金融產業、中央銀行政策這些開始,慢慢擴展到其他行業、市場、國家,工作職責也從寫報告給決策者,到現在自己也成為決策者。」

至於為什麼會在這間公司這麼長的時間,Stanley 表示,本來就希望工作地點不要離台灣太遠,所以在 MBA 時期婉拒了去紐約的機會,亞洲比較有可能的地點則是香港、新加坡,「我自己對投資有一定的執著,相信 long term greedy,不是 short term greedy,我比較不擅長短期的投資風格,所以要能運用我的分析能力、對商業的敏銳度,又要有一定規模的公司,在亞洲選擇非常非常少,這是我一直待在同個公司的原因之一。」 (推薦閱讀:2019台灣MBA高峰論壇》金融業需要的不只是財務知識,這些才是他們更看重的技能!

能知道自己的優勢,並找到發揮的舞台,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也是很多人一生中在追求的,Stanley 舉例 Wharton 傑出校友、Google CEO-Sundar Pichai,也是長年待在同個公司,「我覺得職涯發展很難一開始就做好設定,有時真的是直覺判斷,要換跑道或留下來耕耘,都不知道對錯。不過在我們這行,做這麼久,沒有一點成績或機會,也是不太可能,所以一直都是在動態思考下一步要怎麼做。」

  1. 幫公司找 MBA 人才,他首重這些特質

Stanley 這幾年也常常需要飛美國出差,並到頂尖 MBA 幫公司找人才,所以我們當然要幫學生問問,想要進 Buyside,需要有哪些特質、技能。Stanley 說,一開始會用很多 behavioral questions 去了解這個人對投資的喜好程度、對 Buyside 的了解以及如何將自己的能力與產業需求結合。 (推薦閱讀:2018台灣MBA高峰論壇》在高壓之下做出對的決策,是金融業吸引人的最大主因!

他說:「我到 MBA 招募時,看到很多人在 pre-MBA 做的是 Sellside 相關的或管顧業,他們都理所當然覺得進 MBA ,畢業就是會到 Buyside,對這行不是真的喜歡,只覺得報酬高、光鮮亮麗,所以我們要做很多測試,了解一個人真正的喜好。」

Stanley 也分享,比起職涯成就,他更喜歡問對方有沒有犯過錯,透過這些問題看出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我也會想知道這個人會不會犯系統性錯誤,就是每次投資都犯類似的錯,這樣可能沒搞清楚自己的錯在哪。」

這跟申請 MBA 很像,學校會想知道申請者遇過最大的挫敗是什麼,我的很多亞洲學生剛開始面對這一題,都答不太出來,一來是可能沒經過什麼大風大浪,二來是不習慣討論失敗。所以我會花時間跟學生討論,就算只是小過錯也值得寫,因為學校想看到的是面對過錯的心態、處理方式。(同場加映:面對「什麼是你最大的失敗?」這一題,你會怎麼回答?

  1. 你要「禿頭」還是「性無能」?MBA學生連簡單議題也有深刻討論

要說到跟 Stanley Wharton 的經典回憶,實在太多了,我這裡簡單列舉兩個,其他的就讓大家聽 podcast 來發現。我常常在「跟姐喝一杯」時提到,有個同學在 Wharton 時期,問了我跟 Eric,如果兩件事讓你選,是要「禿頭」還是「性無能」?這個看似無釐頭的問題,卻讓當時在 Wharton 的我們花了一整晚討論,而這一題的「原始作者」就是 Stanley!

我現在問學生這問題,也覺得很有趣,因為每個人的經歷、背景不同,考量的要素都不一樣。那麼 Stanley 是怎麼思考這一題的呢?他說:「我一直以來都覺得不能禿頭,因為就外在跟功能性來說,要選擇有缺陷的話,我個人覺得外在,對於我認為重要的目標來說,比較重要。」這些重要目標指的是工作成就、交友的成功等,外表佔了很大部份,對一個人能否達到某些特定行業、事情的成功率,外在是個很大因素。

其實重點不是這問題的答案是什麼,而是當時的我們,為了這個題目聊到比例、定義、時空背景等,把一個小小的題目挖到最深,是我進入 MBA 之後才有的經歷,跟過去的生活都不太一樣。(MBA 真的什麼都能討論,來看看 一堂讓同學落淚的課,意外凝聚班級情感!看哈佛如何討論種族議題

這時 Eric 提起讓我有點震撼教育的 Continental talkStanley 跟他都是參與者之一。當時在 Wharton 一年級的我們,有天下午到學校附近的餐廳 – Continental 吃飯,當時我跟 Eric 各自都還有另一半,不知道為什麼聊到結婚要花多少錢、錢的重要性這類話題,我不經意地說,有錢、沒錢都可以結婚,沒想到 Eric Stanley 兩人一臉擔憂,開始你一言我一語,跟我討論金錢的重要性。

因為他們兩人都很擅長把一個話題聊得很深入,討論的方式(aka不斷發問)也讓我覺得很有壓力,我只記得當時走出餐廳時,覺得整個人頭頂好像烏雲籠罩,非常黑暗。(Stanley 還說我應該像是重生了吧,最好是啦大哥!) 

這也難怪 Eric Stanley 可以在畢業這麼多年後還保持聯繫,因為兩人思考、討論的風格實在太像。Eric 說,Stanley 是那種會把所有可能都想過,做決策前也會思考自己有多少選擇的人,「這就是為什麼我常常遇到疑難雜症,都會找 Stanley 聊聊,很多學生說我是面試大魔王,其實我在問學生問題時,也都會想著,Stanley 會問學生們什麼問題。」(延伸閱讀:2024錄取生分享會》MBA 面試成功的關鍵:時時保持好奇心!

  1. MBA 學生的建議:不要高估風險,低估自己能力

就像我們之前也討論過,HarvardStanford 這兩校的畢業生創業比例較高,或者比較敢做些沒人做過的事,是因為學校文化使然?還是這些學生們的財務背景,比較可以承受職涯上的風險?

對此 Stanley 認為,如果能進好一點的 MBA,基本上10年後很失敗的機率應該滿低的,「可是大部分的人都高估風險,低估自己潛力,太過 risk-averse。」他提到花了台幣800,900萬念 MBA,得到一張門票以及敲很多門的機會,如果把這機會用在很安穩的選項上,回頭來看是很浪費的。(推薦 Wharton 學長 Hanfei 的這一集:Podcast EP 35:MBA,然後呢?然後就保持好奇心,不斷的改造自己了!-易威生醫董事長 Hanfei Lin

Stanley 說:「我們以金錢來衡量,雖然有點世俗,但也很難有客觀的衡量標準,畢業後的20年,同學中有最高成就的人,應該不是去最大公司的人。」Eric 則以自己大學畢業後,錄取當時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 GE,進入前景看好的的 management program 輪調,在那工作了六年,看著股價從4,50塊美元,掉到金融風暴時的5元,見證了就算進了第一名的公司,就只能在這個位置上慢慢下降,因為已經沒有再往上的空間。 

Stanley 認為,很多事是 game selection,假設最聰明的人都要競爭同一類型的工作,你不一定能脫穎而出,但如果你的 game selection 是選小型、有潛力的公司,一起成長,即使公司最後沒成功,但你還是有優勢,像是得到負責做些重要事情的機會。

他說:「我覺得比較大的劣勢,是去很大的公司,裡面都是你最聰明的同學在競爭,最後你不適應或被淘汰。你已經從很好的學校畢業了,所以不需要再 resume building,不用再去追求一個名字很大的公司。」(推薦閱讀:想轉換職涯跑道,卻不知從何開始?Chicago Booth MBA Louise:先想想自己的最大賣點!

Stanley 回憶,當初念 MBA 時,大部分人都想做投資銀行,但這行需要的技能,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其實我覺得大部分人都不適合投資銀行,這一行需要很特殊的人格特質,我記得以前同學有1/3都有申請投資銀行工作,最後真正擅長並存活在這個產業的,比例一定比1/3少很多。」

Stanley 想想自己的職涯,或許也不夠大膽,因此他建議,MBA 學生一定要把眼光放遠,不一樣背景的人,對於畢業後前三年的金流需求不同,有些人需要還學貸,所以注重短期報酬,「但為什麼 risk taking 很重要?就是即使在這種(需要報酬)的情況下,也可以大膽一點,先不考慮報酬, 考慮10年、15年後想做什麼,從那邊再回頭看,如果15年要做到這個目標, 那我前五年要做什麼?這樣想比較可以幫助你克服恐懼,不然在 MBA 其實很常有 FOMO,但長遠來看,這些都沒有關係。」(推薦閱讀:用10年成為外商藥廠最年輕董事總經理,Chicago Booth MBA Sean Lin:遇到挫折先自省,才能讓你變得更好!

Stanley 的建議,我跟 Eric 都非常認同,也是我們每次聚會聊天時的感觸,很開心有機會這次能透過 podcast 把這些聊天實況錄下來分享給大家,也期待下一次我們兩家一起出遊!

問題摘要

01:20 |自我介紹

02:45 |畢業後為何選擇進 Buyside

03:45 |在基金公司的工作內容?

08:00 |幫公司到美國 MBA 招募人才時,重視的特質是什麼?

13:10 |外界對 Buyside 最大的誤解是什麼?

15:12 15年來都在同間公司,是我們認識的 MBA 校友中少數這樣的人,你如何思考換工作或繼續待在同個公司的決定?

24:30 |聊聊經典問題,你要「禿頭」還是「性無能」?

35:45|選工作的哲學?

41:08 MBA 學生除了要勇於冒險,還有什麼建議?

【歡迎收聽及訂閱 – MBA,然後呢?】
Apple Podcast:https://reurl.cc/Kxp6Ap
Spotify:https://reurl.cc/WEk43O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