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 the latest news

GMAT高於760分可以保證被Top MBA錄取嗎?

假使你只是其中一項表現非常好,例如GMAT考了760分,但工作經驗遠低於或遠高於該校錄取學生平均工作年資,或者面試表現很差,又或者760分但其他項的表現只有普通,那麼進M7的機會就很難說了。想要進入M7,760分只能給你好優勢,但絕對不是鐵定進去的保證!

Columbia MBA Fay:誰說商學院交不到知心好友呢

大家都聽過溫水煮青蛙的故事,比喻人因為安逸而漸漸失去了警覺性。而Fay在經歷了一個月的文化衝擊之後,她用人與蒸籠來形容自己:「人都有潛在的適應能力,我們先假設人不會因為高溫而被烤熟,那麼把人放在蒸籠裡,適應這溫度一段時間後,就會習慣成自然了。」哈哈這比喻不錯,但怎麼讓我想到小籠包呢,可能餓了(笑)。

Harvard MBA Yi-Chen’s Diary:對女性的歧視普遍存在於哈佛校園中

在這樣的課程中,最讓我驚訝的是班上部分同學居然發言表示:男女已經很平等了,上述的研究必定存在嚴重偏差,不值得採信。其實在前陣子的模擬遊戲課程中,全班16組就有至少2組有同學私下和我說,討論課時當下沒感覺到,但事後看錄影才發現組內的男生持續打斷女生的言論。

要有管理人的經驗才能申請MBA嗎?

我有很多學生都不是manager,嚴格說起來一年大概只有5%的人才有這title。所以就算沒有title of manager 或管理人的經驗也沒關係,但最好有實際上領導(lead)過人!例如你身為某銀行的儲備幹部,在一個需要與行銷及財務部共事的特別專案,你身為 project leader,有時候甚至要指揮到比你官階還大的人,這是很微妙的關係(因為你的考評歸他管,他卻要聽你的話做這個專案的事),這就考驗你如何讓自己成為一個具有領導風範的絕佳領導者。而Adcom要找的就是這種人才!對MBA來說, 領導經驗絕對比管理經驗來的重要許多。

Wharton MBA Glen’s Life:蝦咪?!才剛開學,已經開始找工作了

「距離上次跟Sabina你講電話,又過一個月了耶,時間過得好快呀!」是啊,上次跟Glen通話時,才剛開學,各種社交活動讓Glen大喊吃不消,不適應的壓力排山倒海而來,我當時就告訴他,只要recruiting還沒開始,壓力都還只是小case,而現在已開學一個月,recruiting也悄悄展開摟!
spot_img

━ popular

美國科技業寒冬,MBA 實習怎麼找?UCLA Anderson MBA TC:運用過往經歷,在 Samsung Research America 探索不同可能!

UCLA Anderson 二年級生 TC 在 Samsung Research America 實習,專注 Emerging Technology 與新創合作。這篇文章分享 MBA 學生如何找到實習、PhD 團隊為何錄取 MBA、以及校友人脈帶來的助力。想進科技業或新創的 MBA 學生別錯過!

選校抉擇時刻,突破刻板印象!Yale SOM MBA Catherine:學長姐友善互助,這就是我想去的學校!

Catherine 延宕多年才真正下定決心申請 MBA,最終同時錄取 Yale 與 Duke 並拿下獎學金!從考試低潮、Essay 不斷修改,到面試時學會抓住重點,Catherine 的故事說明了,申請 MBA 並不是等「準備好」才開始,而是要在過程中邊走邊修正。

Podcast EP 44:MBA,然後呢?然後就投入熱愛的運動產業了! -Amer Sports 策略長 Victor Chen(下)

上一集,我們跟 Chicago Booth 校友、Amer Sports 策略長 Victor 聊到在管顧業超過10年的經歷,如何幫助他轉型到運動產業,以及他在不同階段的闖關打怪史。這一集,我們持續與 Victor 聊聊,要離開待了這麼久的管顧業,走入企業,最大的契機是什麼?以及在企業擔任策略長的職責是什麼?一起來閱讀及聆聽。

MBA 獎學金搶人大戰!為何 Joshua 最後選擇 MIT Sloan?校友的一句話成為關鍵

MBA 獎學金搶人大戰正熱烈上演!Joshua 最終選擇 MIT Sloan,不是因為金額,而是因為校友的一句話。想知道這句話如何改變他的選校關鍵?看這篇真實申請故事!

Podcast EP 43:MBA,然後呢?然後就在管顧業闖關打怪了! -Amer Sports 策略長 Victor Chen(上)

Victor 從 Chicago Booth MBA 畢業後,在 BCG 擔任顧問 11 年,疫情期間轉戰運動品牌 Amer Sports 擔任策略長。從顧問到企業,他分享如何累積高層決策經驗、培養氣場,以及在自由與收入間找到平衡。本集 Podcast 帶你看顧問轉職的挑戰與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