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Columbia MBA Fay’s Life:以為自己是社交咖,但怎麼跟阿兜阿聊天那麼難

前陣子跟在Wharton的Glen聊天之後,寫了一篇【美國不是文化大熔爐,而是個大拼盤】,他正在為文化差異和數不完的社交活動而苦惱,現在在CBS的Fay也是,她不諱言自己也同樣面臨難解的社交問題,Fay:「崩潰呀!怎麼跟阿兜阿社交這麼難呢?我之前是業務,念MBA前還以為社交是自己的強項,但來到這裡,整個對話換成英文之後就不行了,話題實在很難接下去啦。」

Wharton MBA Glen’s Life:美國不是文化大熔爐,而是個大拼盤

時間過很快,當時還在如火如荼的討論、改essay,現在Glen已經在Wharton展開新生活,而且開學一個月了!開學以來,他除了上課更花了非常多的時間參加social event,希望能透過大大小小的活動來認識更多同學,也很努力在適應這種隨時隨地和別人social的文化,Glen:「可是...前兩星期我真的好不適應,每天下了課之後進行小組討論,討論完去參加party,party結束都三更半夜了還要打起精神來看case,而且幾乎天天都這樣欸!」

Columbia MBA Fay’s Diary:終結社交失敗,我開始享受多元的交流

旅行的時候,diversity對我來說是體驗。去恆河要忍著髒污向下潛,在墨爾本一個人試著參加當地的旅行團,心裡存在的是亞洲的價值觀,但腳上走著的是不熟悉的土地,凡事都是新鮮,多元化對我來說是趣味的存在,所以我很喜歡在旅行中交朋友,擁抱各種異質性,享受短暫的衝撞。

Columbia MBA Fay’s Diary:我已經累到每天都要喝兩杯咖啡才能活下來

美國人真的很有事。從早上八點開始就有早餐會,九點開始各種課程,時不時穿插一些和學長姐討論的時間,team building,晚上還有optional的social event,或者是必須參加的party,沒有趴踢或活動的話,那一定有作業或case study要讀,而且隔天上課就要用。

Ross MBA Leo:對有心想轉職的人而言,MBA是一大利器

正值中午的咖啡廳裡,坐滿了來用餐的客人,跟Leo約吃中飯的我提早到了,坐在位置上邊聽著旁邊的人哀號今年夏天實在是太熱,邊用眼睛搜尋Leo的身影,突然眼角瞄到一位穿著水藍色吊嘎、戴著太陽眼鏡的酷男朝我這走來:「哇,Sabina,我們好久不見了!」他是今年剛從Ross畢業的Leo,很愛健身、騎腳踏車,古銅色的肌膚配上muscle,摁女孩你們自己想像吧(只能說我老公Eric走不同路線)!

Columbia MBA Fay’s Diary:最衝擊的是什麼?莫過於走在路上被巴頭的那一剎那

Harlem和Bronx是兩個在紐約的非裔區(說不定其實很多,但我只知道這兩個),Harlem就在我們學校上方大概五條街以後的距離,跨過一條河,就會到Bronx,那裡有著名的Yankee Stadium。前幾天陪著朋友們去朝聖,繞著Stadium走著走著,後腦杓啪的一聲巨響,腦袋還沒反應過來,眼睜睜看著非裔小孩騎著腳踏車呼嘯而去。到現在我都還能夠回想起那熱辣辣的感覺,和腦袋裡蔓延著的混沌。

Ross MBA Alex:糧食短缺及食安風波,食品業更顯重要

全球的農業發展,在因為氣候異常而造成的糧食短缺危機中,格外重要。當然,大家常看到的食安問題,更是近年農業發展很受重視的一個原因。即將要升上Ross二年級的Alex,對農業一直都有興趣,在出國念MBA之前,就與台灣的新創公司配合,將農夫辛苦耕作的農產品,直接推廣給消費者,當然這中間學問很多,遇到的困難也多,他說:「MBA畢業之後,我依然想從事食品業,有機會的話希望能夠回到亞洲,幫助農夫建立更好的獲利模式,同時也讓消費者吃進更健康安全的產品,而Detroit Eastern Market正符合我想做的事。」

Columbia MBA Tiffany:熱衷娛樂產業的我,每天都被夢想叫醒

即將成為Columbia Business School二年級生的Tiffany,MBA之前就待過金融業及電影業,是少數MBA之前就「轉行」的例子。為什麼說轉行呢?很多人希望藉由MBA轉到非傳統產業,但是常常因為同儕壓力(peer pressure),畢業後還是跟隨主流,但Tiffany不僅暑期做了兩個電影產業的實習(一個在北京一個在洛杉磯),其實我認識她的時候(申請MBA之前),她已經從國際銀行、知名外商跳出來,到電影產業了,還協助如金馬獎等國際典禮及影展了。

Kellogg MBA Shawn:商學院畢業,搖身一變超級奶爸

「父親節快樂!Shawn,恭喜你升格為人父啦!」父親節前夕,我和Shawn約了一通Skype call,我們聊得欲罷不能,為人父母的我們,實在有太多共通話題可以聊。「Sabina,兒子出生以後,我老婆將我視為家庭生物鏈的最底層,什麼都是兒子優先,眼裡只有可愛兒子沒有我...」哈哈哈,聽到Shawn哀怨的聲音,我忍不住大笑,好像每個爸爸都會面臨這種窘境(按慣例要加一句我們家Eric除外),老婆手機裡本來都是與他的合照,生了孩子後,十張照片裡有一張是他的就要偷笑了,有點像是...路人的角色,oh不,可能再高級一點,是出去玩時,起身負責結帳的角色。

MIT Sloan MBA Doreen:商學院兩年,是我職涯轉換的起點

台灣女生、MIT Sloan、百事食品、Google東京,把這幾個關鍵字拼湊起來所想到的人是誰?Doreen。MBA畢業後進入Google工作的她,至今已即將邁入第三年,Doreen從gmail這些開放給大眾免費使用的產品開始做起,常常跟公司的工程部門合作,解決使用者遇到的問題; 之後轉調到Google Play(應用商店)的Merchandising部門,她笑說:「我當時就好像應用商店的小編,常常在規劃app的促銷活動,例如母親節、聖誕節,分別要促銷哪些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