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Page 34

企業數位轉型勢在必行,他說:想獲得客戶信任,管顧業要有所改變!

Jason從Chicago Booth畢業後,再度回到管顧業,深刻感受到2011年之後的市場,變得跟互聯網很有關聯,讓管顧業面臨了很大衝擊。過去習慣做全球策略的顧問公司,跟不上兩、三個月就有所改變的市場,他在此時看到了數位轉型的趨勢,決定加入beBit台北辦公室。

競爭對手不只是MBA學生,為此他不放過任何實習機會!

各國醫療產業體系有別,加上對專業背景的要求較高,所以就算UCLA Anderson的學生Larry之前已有藥廠經驗,在美國也不一定派得上用場,所以他能拿到實習機會相當難得。此外,Larry的競爭對手不僅是MBA學生,還有很多來自醫學院或正在攻讀博士角逐實習機會,面對未來就業,他說絕不能錯過任何學習機會!

經歷與競爭者相似,如何在面試突圍?她學會展現個人特質,讓面試官留下印象!

我的學生Sandy拿到面試通知時,距離面試只剩一周時間,雖然她之前就上過面試課程,還是無法避免在模擬面試時被問倒,尤其是當模擬面試官問到「跟其他有類似經歷的人比起來,妳有什麼不一樣?」時,她突然答不出來,最後靠著仔細思考她的人格特質為何,並加以連結過往經歷,在真正面試時派上用場。

University of Oxford(Saïd)

歷史悠久的牛津大學,成立MBA的時間較短,不過靠著豐厚的資源,在全球商業及管理課程奠定基礎,近年來在新創及科技業頗具名聲。Saïd Business School(簡稱SBS)提供一年制學程,教學方式較為綜合,其中一學期會使用case method教學法,另一個學期以團隊報告為主。

University of Cambridge(Judg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就是擁有百年歷史的劍橋大學,該校在1990年成立商學院Judge Business School(簡稱Judge),被視作培育未來專業經理人的搖籃,也是劍橋大學的重要資產之一。從Judge畢業的學生,投入管顧與金融業的占60%以上,其中又以金融業為最大宗。

IESE

位於西班牙巴塞隆納的IESE,創立於1958年,1964年在IESE及哈佛商學院共同組成的聯合委員會指導之下成立MBA學程,是歐洲第一所擁有兩年MBA學程的商學院。IESE校友遍布各產業,管顧業占約30%,其次為金融業及科技業。為了吸引更多大學生優先為MBA卡位,IESE也推出不同學程,期待培育未來世代的人才。

想前進矽谷?先盤點你的優勢!看他活用財務實戰經驗,立足矽谷創投圈

Wharton校友Lee擁有矽谷的新創公司及創投經驗, 看著他的例子我希望提醒MBA學生,想要進矽谷或創業前,除非已經有確切想法,否則應該趁MBA及畢業後這幾年好好計劃,培養對的能力及經驗。像Lee透過金融業經驗,看得更廣更遠,所以我常對商學背景,卻急於步入矽谷科技業的學生說,想想你的優勢在哪,別跟風去矽谷。

不想靠抽工作簽證決定未來?考慮歐洲MBA吧!

MBA畢業後計畫留在歐美發展,兩地都有困難之處,在美國工作,得擔心抽工作簽證;而在歐洲工作,雖然工作簽證沒有限制,不過是否具備第二外語能力也是個挑戰。相比之下,學習第二外語的難度比抽工作簽證的風險低,如果沒有一定要留在美國工作,到歐洲念MBA,同樣可以培養MBA學生應有的各項技能,是個不錯選擇!

FT全球商學院排名,歐洲MBA勢力不容小覷!

雖然各大媒體的MBA排名都採用不同的方法論,很多時候僅供參考,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中發現一些趨勢。像是觀察FT今年的排名,前10名中有5所學校來自歐洲,其他則被美國M7佔據,對向來在排名表現不俗的美國MBA來說,是個衝擊,也表示申請者對國際化的日益重視,因此激發學校的更多改革。

沒有人是少數族群!在歐洲商學院,體驗真正的國際化

歐洲MBA的國際學生比例很高,我曾聽學生說,每個國家的學生人數不超過總人數的10%,因為人數太少無法自成一群,所以勢必要跟其他國家的同儕互動,也因此根本不會感覺到自己是「國際學生」的這種標籤。也就是因為這種較為對等的感覺,讓每個人都很樂意學習、適應不同的文化,不知不覺就變得很國際化。